江苏省普通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袁益民

    摘要:体操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全面调查了江苏省中学体操教学的现状,结果显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中学体操教学进一步萎缩,难以正常开展。通过对影响体操教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学体操教学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江苏;中学;体操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2-0091-04

    1 前 言

    体操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来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尽管1982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取消了体操项目,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逐渐下滑,但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仍然显示出非常重视体操教学。

    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实施后,体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将不再取决于体育教学大纲,而是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技能与意愿、学生的兴趣,学校的场地器材等。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普通中学体操教学情况的调查,并就其现状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以期客观剖析影响体操教学的原因及因素,由此提出相关对策,从而为有关教育部门深化体育教育改革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设计制定了《江苏省中学体操教学现状调查》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问卷3种,分别对江苏省120所普通中学领导、200名体育教师、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3 江苏省普通中学体操教学现状

    3.1 体操教学内容

    按《标准》规定,体操类项目中的体操四项技术动作包括技巧、双杠、单杠和跳跃四项,本文对《江苏省体育与健康》教材所列的体操48个体操动作的教授情况进行调查。

     体操技术动作的教授情况并不理想。除技巧13个动作的平均教授率为56.92%以外,单杠、双杠和跳跃动作的教授率都比较低,其中跳跃为30.33%,双杠为30.00%,而单杠动作的教授率只有22.93%。其中,技巧13个动作中,学校教授率达50% 以上的动作有8个,只有前滚翻和后滚翻两个动作的教授率为100%;双杠13个动作中教授率达50% 以上的动作只有3个简单的动作,分别是跳上支撑前摆成分腿坐、支撑摆动和分腿坐前进;单杠15个动作中,只有引体向上和支撑后摆下两个动作的教授率达50%以上;跳跃6个动作中,只有山羊分腿腾越动作的教授率达50%以上。可见,体操技术动作教学主要集中在技巧动作上,双杠、单杠和跳跃三个项目的教授集中在极少数几个技术简单、安全系数高的动作上。

    3.2 教师、学生对体操教学的需求

    3.2.1 教师、学生对初中体操教学的需求

    《标准》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作了灵活的处理,在7-9年级,学校可以根据各方面的条件和多数学生的兴趣,在每一类运动项目中选择若干动作技能作为教学内容。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选择权。体操教学达到水平四阶段时,学生将能够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

    学生对体操学习的需求中,四个项目需求的差别不大,分别为技巧29.3%、双杠25.4%、单杠23.7%、跳马21.6%。可见,学生对体操四个项目兴趣的差别不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系统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这两个因素在形成对比的时候教师是上位,教师是教学内容选择权上掌握主动的一方,而学生在选择教学内容包括教学方法上是被动的。在初中学段,教师有权确定具体教学项目和内容。从教师对体操教学的需求可见,在体操四个项目中,有73.9%的教师优先选择技巧教学,14.3%的教师优先选择双杠,而优先选择支撑跳跃和单杠的教师分别为8.1%和3.7%。其中优先选择单杠进行教学的女教师为0%。由此可见,随着《标准》在中学的深入贯彻,技巧在中学体操教学中将占有极其重要的统治地位,而双杠、单杠和支撑跳跃三个项目的前景黯淡。

    3.2.2 教师、学生对高中体操教学的需求

    《标准》指出:“高中学生在水平五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从而减少运动技能学习的项目内容,以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可见,在高中阶段体操项目的发展取决于教师是否愿意开设,学生是否愿意选修体操课。从教师对体操教学的需求看,愿意开设体操课程的教师只占9.3%,也就是说只有极少数的学校愿意为高中阶段学生开设体操选修。而在学生最愿意选修的体育项目中,只有1.7%的学生选修体操,可以说即使学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打破班级界限,在同一年级进行选项教学,体操也难有学生选择开班教学。因而,随着《标准》的深入贯彻,体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将很难出现。

    3.3 体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地位

    从教师对体操类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地位的评价可见,在体操类各项目中,教师认为体操很重要的只占5.6%,认为重要的为23.6%,远低于健美操的21.7%和62.7%。随着1982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取消了体操项目,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逐渐下滑。由于受动作复杂、难度大、有一定的危险性、缺乏相应的场地、器械以及教师业务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体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的根基已经动摇,成了体育教学中可有可无的内容。

    4 影响中学体操教学的原因

    4.1 以竞技体操为主的教学模式妨碍体操在学校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树立健康第一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意识已成为体育教育界的共识。在体育教学中应以有利于学生健康为原则,淡化竞技意识、专项体育意识,强化锻炼意识,培养学生从事锻炼兴趣和习惯,为学生从事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标准》的贯彻实施对现有传统运动项目的改造提出了要求,在整体健康观的指导下,简化规则、简化技能战术、修改内容、降低难度要求是田径、体操、球类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适应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反观体操教学,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体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仍然单纯使用竞技化、成人化的内容,使体操教学无形之中成了竞技体操教学。在技术动作教学中过分苛求动作的细节、追求动作技术的完善性及动作的高规格,未能有效降低体操动作的难度和要求以便使体操教学变得学生化、趣味化,导致人们对体操难度大,有危险,不易开展的片面认识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根深蒂固的以竞技体操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使体操的竞技性内涵趋于增大,导致体操教学的范围、内容越来越狭窄和单一,而其外延却越来越小,致使对目前人们广泛需求的体操健身功能及健身手段缺乏必要的研究。从总体上说,体操教学仍然延续着20世纪50年代以竞技体操为主的教学模式,体操教学改革始终没有新的突破,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学校体育教学对体操的新需求。

    4.2 缺乏体操器材影响学校体操教学的顺利开展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基本标准》对五类学校提出了不同要求。调查发现,在体操各项器材中,垫子是唯一一项平均数超过基本要求的体操器材,其它各项体操器材的平均数都低于基本标准。从达标学校百分比来看,垫子也是达标学校百分比最高的体操器材,有68%的学校达到了基本标准。高单杠与低单杠的达标学校分别是58%和13%,高单杠的达标率远高于低单杠。高双杠与低双杠的达标学校分别是12%和36%,低双杠的达标率高于高双杠。目前体操的各种器材中,只有垫子的平均数达到了基本标准;达标学校百分比超过50%的器材只有垫子和高单杠。中学体操器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体操教学的顺利开展。

    4.3 缺乏具有体操特长的教师

     在161名体育教师中,具有体操特长的教师只有25人,明显不足,仅占15.5%。体操是一项技术较高,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因而需专业教师任教为宜。具有体操特长的女教师极其缺乏,在45名女教师中,只有1人有体操特长,仅占女教师总人数的2.2%。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是必要的教学手段,对于中学阶段的女生来说,男教师保护与帮助不仅不便,而且在学生心理上也容易产生顾虑,从而会影响学生练习体操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些对中学开展体操运动都为不利。

    4.4 影响中学体操教学的其它因素

    学生升学压力大。影响体操教学在中学开展的深层次原因是升学考试已经成为学校、家长、学生的指挥棒,学生的学习时间主要放在与考试有关的文化课上,很少有学生把体育当一门正而八经的学科来看待。另外独生子女家庭不赞成子女冒险的心态也影响了体操教学在学校开展。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传统的竞技体操动作教学有一定危险性,作为一生只能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都反对孩子练习体操,影响了学生对体操的学习兴趣。

    学生人数过多。从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授课的班级数和学生数来看,所调查的161名教师平均教授的班级数为7.26个班,平均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为48.50人。从师生比例来看,中学要全面地开展体操教学是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在体操教学中需广泛运用保护与帮助,学生人数过多,加重了教师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影响了教师进行体操教学的积极性。

    5 体操独特健身作用决定了中学开设体操的必要性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操练习,能够促使学生的力量、柔韧性、灵敏性、平衡协调能力以及前庭分析器的机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从教师对体操锻炼身体作用的评价看,有46.0%的体育教师认为体操对锻炼身体具有其它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19.9%的体育教师认为作用很大,28.6%的教师认为作用一般,仅有5.6%的体育教师认为体操对锻炼身体的作用不大。说明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体操锻炼身体的作用是认可的。《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5个领域,鉴于体操对锻炼身体的独特作用,在各个领域中分别涉及到了很多体操的相关内容。在运动技能领域,达到水平四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达到水平五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较为熟练地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在身体健康领域,《标准》强调通过体操练习不但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还能发展学生的柔韧、反应、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以及肌肉力量和耐力。体操对锻炼学生身心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决定了体操在中学开展的必要性。

    6 促进中学体操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6.1 改革体操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标准下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

    以竞技体操为主的教学模式阻碍了体操在学校的发展。体操要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再度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就必须改变以竞技体操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健身体操为主,体操技术动作教学为辅的体操教学新模式,满足学生体育健身的客观需求。从《标准》的身体健康学习领域看, 体操练习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发展体能的重要手段。加强体操健身功能及健身手段的研究和宣传,使人们了解体操丰富多样的健身手段及其健身价值;挖掘和开发集教学、素质、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体操健身手段,充分发挥体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普及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标准》对初高中学生的体操技术动作教学有明确的要求,教学中应选择那些能有效地完善人体和增强体质的、经过学习和努力能够掌握的,对学生身心能起良好作用的技术动作作为教学内容, 并对其进行非竞技化改造,使体操技术动作教学教材化、学生化、趣味化。竞技体操是国际竞赛项目之一,它的练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原来娱乐和锻炼身体的实用价值。虽然随着竞技体操技术的发展,现代竞技体操的技术内容已经不可能在中学的体操教学中出现,但是由于受传统竞技体操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体操技术动作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常常是呆板的重复练习,在教学评价中往往过分注重动作细节和身体姿态。按照这种模式进行体操教学的结果总是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一个前滚翻从小学教到大学,学生仍然没有学好的怪现象。因此体操技术动作教学必须根据所需完成的教学目标对动作进行非竞技化改造和创新,将体操技术动作从场地、器材、技术、规则等方面加以简化,使教材内容既脱离了单纯竞技式的技术,又保留了体操技术动作独特的健身功效,使其更具趣味性,更便于学习,符合体育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有运动专长的学生为特点的教育行为。例如,山羊分腿腾越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支撑跳跃练习增强学生下肢、腰腹、肩带肌和上肢肌群的爆发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和超越障碍的实用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山羊的高度、第一腾空、第二腾空以及身体姿态等方面降低要求,并且可以做一些撑背过人的游戏或比赛,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支撑跳跃练习达到了锻炼身体的实效,同时享受了锻炼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相反,若教师严格按竞技体操标准来进行教学,不仅会因器械不足而影响健身效果,而且教学过程单调枯燥,多数学生会因为不管如何努力还是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而产生挫折感,从而影响他们学习体操技术动作的兴趣。

    总之,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体操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创造性劳动来改进体操教学,使其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不仅要靠改革体操教学方法来营造课堂气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要通过加强对体操教材内容的内在乐趣的开发和认识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体操运动固有的乐趣,才能使体操成为学生自愿选择的学习项目和健身手段,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使体操运动在学校正常开展起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健身作用。

    6.2 加强教学管理,确保体操教学的健康发展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际情况,适当规定水平一至水平四的体操教学内容,确保体操教学的连贯性、递进性及实效性。加强教学管理,绝不能允许教师随意回避教学中的难题,使一些在教学中稍有难度和挑战性的体育项目在学校难以开展,无法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通过在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的课程目标。

    设立基层体操比赛,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操竞赛,包括体操、基本体操、健美操和艺术体操等。积极开展体操类各项目的校内外竞赛,通过交流,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提高学生对体操的兴趣,促进学校体操教学的健康发展。

    改革体育中考的模式。目前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对体育中考都非常重视,可以说在初中体育教育中,体育中考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主管部门应扩大体育中考的考试项目,把体操等项目列入体育中考内容,使学生能自由选择考试项目,确保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避免体育教育完全演变成应试教育。具有体操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练习体操获得高分,确保学生对体操的兴趣不会因为体育中考而扼杀。

    6.3 加大投入,确保体操教学基本条件

    众所周知,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及体操教学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江苏省经济和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都位于全国前列,但目前江苏省中学体操和轻器械设施的达标率却很低,影响学校体操教学的正常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大投入,优先改善体操教学条件,切实提高学校体操场地、器材设备的数量和人均比例,为体操教学顺利开展提供基本保障,使中学体操教学走出低谷、逐步好转。

    学校应增加教师,减小师生比。目前,一方面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比过高,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做到关注个体差异,重视个体需求,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妨碍了体操等项目的开展。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大量毕业生不能就业。学校应增加体育教师,减小师生比,在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应按照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规定选修学生人数,有利于降低体育教师上课时的心理负担,提高体操教学的安全性和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6.4 提高教师体操教学的业务水平,确保能胜任体操教学的能力

    《标准》突出强调的要尊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苏省体育教师的体操运动技能和体操教学能力较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举办体操教学培训班,培训内容应包括示范讲解能力、保护帮助能力、教法运用能力、教学拓展能力、组织能力和各种先进的教学理论等,全面提高教师认识水平和体操教学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教师体操教学的积极性和从事体操教学的能力。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体操教材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加强校本培训,有针对性开展教研活动,切实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确保教师胜任体操教学的能力。学校应鼓励教师从事体操教学科研,提高教师解决体操教学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6.5 改革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确保师资人才培养质量

    中学体育教师培养的孵化器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鉴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基本体操和体操技术动作的教学内容与时数,注重各种能力培养。加强基本体操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根据中学体操教学发展趋势,合理调整体操四个项目之间的教学比例,增加易于普及、趣味性强的技巧类动作,适当减少难度较大的器械体操动作,使器械内容向着健身化方向发展。强化体操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体操普修考核内容,学生必须做到会示范、会讲解、会保护帮助、会教法等,使学生将来能全面适应学校体操教学。

    7 结 论

    7.1 江苏省体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体操技术动作的教授情况不佳,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技巧动作上。教师对体操在体育教学中地位的评价不高,对从事体操教学的态度不积极。《标准》的实施,进一步削弱体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在初中学段,体操教学集中于技巧项目,而双杠、单杠、支撑跳跃3个项目教学进一步萎缩;高中学段,体操教学很难开展。

    7.2 影响中学体操教学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根深蒂固的以竞技体操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使体操技术动作教学缺乏必要的非竞技化改造,而对具有广泛需求的体操健身功能及健身手段又缺乏必要的开发和研究,体操教学改革始终没有新的突破,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学校体育教学对体操的新需求。另外缺乏体操器材、具有体操特长的教师不足以及学生人数过多等原因也妨碍了中学体操教学的顺利进行。

    7.3 体操独特健身作用决定了体操在中学开展的必要性

    促进中学体操教学的措施与对策主要有:改革体操教学模式,建立以健身体操为主,体操技术动作教学为辅的体操教学新模式,适应新课程标准下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加强教学管理,确保体操教学的健康发展;加大投入,确保体操教学基本条件;提高教师体操教学的业务水平,确保能胜任体操教学的能力;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确保师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童昭岗. 体操[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张予南,高留红,张予云,谢建中.对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热与冷”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238-240.

    [3] 刘志明. 学校体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95-96.

    [4] 冯张昌.从学校体育的变革探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改革[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3):62-65.

    [5]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汪小波.江省中学体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92-94.

    [7] 张卫平.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初中技巧、单双杠、支撑跳跃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108-111 .

    [8] 闫虹,赵永魁,雍世仁.探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改革思路[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384-385 .

    [9] 刘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45-246 .

    [10]A[ZK(#]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