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质量与编排创新的和合之美
樊莲香 刁在箴
摘要: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功地跃居第二名,总结艰难的备战历程,成功并非偶然。狠抓编排创新,提高成套动作档次;把握高规格的完成质量;保证百分百的成功率是备战的重点。追求动作质量与编排创新的和合之美,是中国艺术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奖牌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艺术体操;动作质量;编排创新;和合
中图分类号:G83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2-0079-03
1 制约艺术体操成绩的两大因素
在艺术体操高水平的竞争中,成套动作的创新决定了其编排的“档次”,而“档次”加上完成情况就决定了比赛的“名次”。一支运动队要在艺术体操创新的发展趋势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推出创新编排;更要练就在赛场上能高规格地完成创新编排的能力。综观北京奥运会艺术体操比赛中俄罗斯队的尽善尽美、中国队的整齐划一、白俄罗斯队的精益求精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场上如巧夺天宫般的创新编排及高规格完成成为她们北京奥运赛场上制胜的法宝。可见,创新是核心,完成是保证。它们始终是制约艺术体操成绩的两大重要因素。
1.1 创新编排决定成套动作整体艺术价值
1.1.1 创新是难美项群评分类项目的生命
艺术体操属于技能类难美项群中的表现类项目,创新是其发展的生命。艺术体操项目的“新”不像体操、技巧、蹦床等项目必须不断的创新单个高难度动作或动作群,而是更倾向于比成套创新编排的艺术性,它要不断地体现人和器械之间“险”的新关系,“难”的新动作,“巧”的协作配合。强调的是多维空间、多元运用的美学特征。回顾90年代初,在规则强调艺术性、观赏美的同时,以“0.1”的器械惊险性加分拉开了艺术体操竞技性的序幕。对于当时的10分满分来说,不过一个百分点,然而就是这0.1分之争, 竟成为衡量选手成败的关键。一时间,器械的惊险技术的创新发展迅猛,不仅出现了像“拉带抛”这样有价值的新器械技术,而且“高抛、视线外接、不用手接”这些含有惊险因素的创新器械技术几乎成为每个运动员的必选。2009-2012新规则更强化了器械的创新技术,首次将器械技术上升为器械难度,并正式交由难度裁判评分。可以说历届世界冠军独一无二的成套编排和连接都是创新技术的典范。创新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成不变,创新成果之所以具有赛场价值,在于它引领着项目的发展更给项目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1.1.2 创新提高了成套编排的艺术价值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艺术性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将情绪信息传递给观众,并体现出舞蹈编排的主题思想, 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音乐伴奏,艺术想象和表现力(舞蹈),艺术价值最多为10.00分[1]。
可以理解为用一种旋律与器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有逻辑、有主题并能折射出音乐情感、个性特点、艺术想象、空间线索及很强美学特征的成套动作。
集体成套的创新便是在上述的特点基础上,将难度动作的设计、器械熟练性的运用在规则的允许下,在有限的时间及空间的高度、宽度、深度三个纬度上,探索一种可视的艺术价值及赛场的竞技。相比较而言,前者为主,后者为次。一个很高分值的创新协作或连接,如果缺乏可视性,观赏性及艺术性,成套编排的艺术价值将大打折扣。相反,如果成套中有层出不穷的创新连接或协作,哪怕不具分值或仅0.1的价值,整个成套的艺术观赏性都会大大增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艺体队独创的“孔雀开屏”尽管没有加分,但却令人过目不忘,记忆犹新。尽管当时没有拿到奖牌,但是坚定不移地溶入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成为中国艺体坚持创新编排的新思路。在北京奥运会上著名的乌克兰艺术体操明星安娜?比索诺娃的一套美伦美幻的圈操,将《天鹅湖》典型的艺术风格融会到难度和器械动作中,将不同难度特点的动作合理地分配在情感体现强弱的区域,运用环形、圆形、对角线、横直线等跳步难度动作表达场上天鹅的孤寂与凄美,唤醒观众的同情与感应。这一堪称艺术体操的精品之作,为我们充分展现了艺术体操的柔美、难美和惊险美的艺术之美。
我们佩服俄罗斯队伍的完美,驰骋世界艺术体操赛场多年,却从未失手过集体金牌并拿到绝大多数个人全能金牌,在北京奥运会上,俄罗斯艺术体操队又实现了奥运三连冠。俄罗斯姑娘能称霸艺术体操赛场,靠的是难度、创新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尽管在难度上,意大利等国的队伍已经和她们相差无几,但俄罗斯选手的创新动作却引领着世界艺术体操的发展,甚至影响着艺术体操每一周期规则的改变。据俄罗斯队主教练伊万尼兹卡娅介绍,她们不仅强调动作的熟练性,还特别强调独创性和艺术性方面的创新,她们每年最少推出一套新动作,促使技术上和编排上不断创新[2]。
1.2 完成质量决定成套动作整体艺术效果
1.2.1 完成在成套动作中的“多米诺”效应
“多米诺”(Domino Effect)指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多米诺效应告诉我们:一个很微小的力量能够引起的或许只是察觉不到的渐变,但是它所引发的却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艺术体操2005-2008周期的评分规则中,完成、难度、艺术这三方面相互联系,其中完成分占据了总分的50%(艺术AV和难度DV各占25%)。完成的重要性犹如多米诺的初始能量,它影响着场上每一个难度动作与器械技术,成套动作的编排意图和艺术效果全部由运动员的现场发挥体现出来。从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的那一刻起,成套动作已经成为固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作为运动员,完成情况才是临场唯一可控因素。完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与艺术价值。完成情况是场上动作质量的显性体现,完成情况的隐形价值又在于它能够左右难度和艺术分的高低;它更能拉动难度和艺术分值的提升。因此,高质量高规格的完成动作,不仅是展示成套编排的技术价值和艺术加分的保证,也是决定成套动作价值品级的重要标准[3]。
1.2.2 完成质量曾是制约中国队比赛的瓶颈
2005-2008周期的最重要两次大赛是第28届和27届世界锦标赛,分析两次世界大赛上集体项目同种器械与不同种器械平均分,中国队与前三名总的平均编排分差1.255分、完成分差1.129分。其中完成分的差距是显性的,而编排分差则是因为难度、艺术分低造成的,分数低说明运动员在在场上难度完成质量或器械完成质量都不高,扣分点多。出征第28届世锦赛(2007年10月)前,中国队曾邀请了俄罗斯著名编排教练对两套动作分别进行了加工。修改后的成套明显表现出速度加快、成套容量增加等国际潮流特点,在编排上与国外的差距缩小。由于赛前成套配合未达到精准娴熟的程度,造成场上失误较多。仅仅按场上扣分统计:两套中器械掉地、移动抢接、多余的移动等明显的错误失分就高达3.50分,而冠亚军俄罗斯和意大利两套总扣分:1.2和1.3。可见差距明显在于完成,尤其是难度动作质量和成套动作的稳定性,完成质量成为当时两届世锦赛我国艺术体操队取得优异成绩的颈瓶。
纵观世界大赛也包括北京奥运会艺术体操比赛在内,集体项目前六名的队伍场上成套动作完成均表现出以下特征:抛接精准,动作整齐,技术精妙、配合无隙、气势如虹。而器械掉地、抛物线不准、抢接、身体失去平衡等因素在优秀选手中并不多见。
2 “和合之美”-中国艺术体操奥运赛场攻略
2.1 狠抓编排创新,提高成套动作的档次
在以往国际比赛中,中国队的艺术编排分与难度分和完成分相比一直处于中等水平,拖了总成绩的后腿。比较27和28届世界锦标赛,中国队的艺术编排分两项平均下来与俄罗斯队相差1.47分、与意大利、白俄罗斯分别相差1.375、1.087分。中国队要想在北京奥运会艺术体操比赛中闯入前三名,就一定要在编排上取胜,既要有身体难度,器械难度的高难惊险,又要有独特的、闪光的、令人过目不忘的创新协作。提高编排创新,提高成套动作的档次是备战奥运的首要任务。
为了实现艺术体操项目升国旗的总目标,从2005年起,总局领导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达10人次,多次组织成套编排的专项攻关:从成套编排的构思、成套设计和传授训练方法上帮助国家队提高编排和训练水平。同期设计出来很多具有可视价值及竞赛价值的创新配合。截止奥运会比赛前,中国的两套动作已经获得国际体联批准的创新配合动作5个,累计加分1.0分,列各国之首。其中五绳的开始动作、孔雀开屏、一名运动员的跨跳空中落绳、圈棒的三人背滚等新巧配合,犹如一个一个的艺术闪光点,不断获得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同时也征服了裁判。两套动作的配乐尽显中国特色,分别加上了京剧的唱腔和二胡伴奏出的豪迈悠远蒙古族音乐,场上表现得轻重缓急、气势磅礴,由此中国队艺术编排分上大幅度提高,同种器械(5绳)9.25分与白俄罗斯并列第一;不同种器械(3圈2棒)艺术分9.20分,仅次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其中两套基本编排分别达到2.65分和2.70分(满分为3分),均进入前三名。可见,创新提高了中国队成套编排的档次,以出其不意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2.2 正确把握制胜的可控因素——高规格的完成质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确的导向,准确的定位,才能使训练出效益。世锦赛上的失误,给中国队敲响了差距的警钟:当我们做到了有一流的教练,一流的运动员的时候,成套高规格的完成质量就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迎战第29届奥运会艺术体操比赛,体操中心领导调集了全国最优秀的教练进京指教,将集体项目的两套动作分别落实到有经验的教练手上,教练组本着为国家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对成套的完成质量融入了聚沙成塔的精神,在训练中严把难度关、技术关、从难、从严训练。在训练和测验中可算可不算的难度坚决不算;没有达到完美技术追求的成套不能算优质套。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队集体项目两套完成分均获得8.5分,仅次于俄罗斯位于第二名,比前两届世界赛中两套完成平均分上升了1.775分,;难度和艺术的分值同期上升了2.825和1.925分,两套总分更上升了4.387分。
中国队动作质量的提高,拉动了难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上升。“有位有责,有为有位”、“先有作为,后有地位”,正是我们的教练们有着对差距源头明确的辨析和高度的责任感,才带来了中国艺术体操在北京奥运会的突破。这也足以证明了当运动队具有与世界强队抗衡的实力时,完成在成套动作中的“多米诺”效应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硬道理。
2.3 百分百的成功率是成功的基础
“多米诺”效应充分地体现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协作配合中,配合过程中只要1%的错误就会导致这个协作100%失误,甚至会影响到后面一连串的动作。编排越精细,配合越惊险,越需要运动员场上的“零失误”。奥运会前,为了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国家队多次参加国内外大赛锻炼队伍,检验成套编排细节上衔接的稳定性。付出终有回报,在奥运会艺术体操预赛、决赛中中国队四套动作均正常发挥,达到百分百成功率。而且,运动员在决赛时比预赛发挥更好,保持了最佳竞技状态的参赛状态,最终战胜了白俄罗斯、意大利、保加利亚等世界劲旅获得了集体全能的第二名。
细析之,中国艺术体操之所以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举夺得集体全能银牌,不外乎两点:一是创新,二是成功率。富有创意的编排,大大提升了成套动作的艺术价值与基本编排的档次;高质量的完成不但确保了完成分、难度分和艺术分的不失分,而且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创作的艺术效果。中国艺术体操队动作质量与创新编排的完美结合,说明完成与编排是不可分割的两大基本因素,也是比赛成功的基本保障。
3 成功背后的思考
第29届奥运会已经过去,成绩也成为过去时,当我们仔细[LL]回味我们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时,在成功的背后,总会产生一些艺术的缺憾。
3.1 “和合”中的艺术缺憾
艺术体操的动作表达主要通过连接动作和极细微的细节来实现的,如躯干,颈部,头,双臂的姿势或动作;通过音乐能够传达编排的主题情绪和感染力。虽然国际上对中国队非常看好,认为中国队是亚洲最好的队伍,具备亚洲人动作细腻的优势。可是与欧洲强队相比,中国队的艺术表现力和动作感染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潜力有待发掘。
在北京奥运会艺术体操比赛上,中国队的两套动作的容量都很大,但运动员在快速动作中明显缺乏身体部位细腻的表现力。圈棒音乐开始的京腔叫板之后,缺乏动作的配合,运动员的动作与音乐风格尚未达到完美的境界。在艺术体操的成套动作中,只有动作结构完全融入音乐背景下的主题中,才能使观众体会到艺术体操项目的动作和成套编排的“和合”之美。
3.2 音乐、动作与情感上尚缺乏一致性
成套动作艺术性的主旨是将情绪信息传递给观众,并体现出舞蹈编排的主题思想,所用音乐必须具有艺术体操成套动作音乐伴奏所需要的特性。中国队的三圈两棒,以京剧唱腔开场,中间配以《苏三起解》片断,最后以电影《七剑》中气势磅礴的音乐结尾,在东方二胡和西方弦乐的交融中,中国特色十足。但是同时也暴露了中国队在编排上的几点不足:首先由于运用的元素多,主题表达不统一。其次音乐、动作与情感上尚缺乏一致性。虽然国粹京韵叫板点缀,整体显得铿锵有力,民族特色尽显,但其动作没有典型的京剧手眼身法的韵味,动作编排与音乐伴奏融合的较为牵强。再次是音乐的特征和节奏没有与动作保持严格的一致性,如三圈两棒中段慢板音乐时,动作节奏却慢不下来,动作幅度没有增大,躯干等部位表现力渗透不足,此时的音乐伴奏有背景音乐之嫌。
4 结 语
从国家队备战奥运会的实践中,使我们看到当编排确定后,高规格、高质量的成套完成和百分百的成功率就是取胜的训练新目标。这样才能在大赛中器械抛接精准做到“零失误”,最大限度地减少动作完成的扣分,保证编排意图的艺术体现。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虽然超过了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但我们离世界艺术体操强国相差甚远。我们的队伍除了应继续保持高规格的动作质量与编排创新的和合之美之外、还必须加强艺术魅力、动作细腻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ZK(#]艺术体操技术委员会.2009-2012艺术体操评分规则[M]. 国际体联出版,2009:106.
[2] 27th WORLD RHYTHMIC CHAMPIONSHIPS. International Gymnast Dec2005, Vol. 47 Issue 12, p21
[3] 尚迎秋,刁在箴,马更娣. 我国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新思路[J]. 北京体育大学报,2003,(5):677-679.
[4] 刁在箴,尚迎秋,夏燕飞.基于规则演变的艺术体操成套编排新思路[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8).
[5] 樊莲香. 我国艺术体操的竞技水平差距与训练因素的相关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552-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