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学习 紧跟时代
张鸿裕
我儿子小时候,正赶上改革开放,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全家经过商讨确立家训:勤奋学习,紧跟时代。
落实家训,主要看行动,我这个做家长的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每个星期天,我们全家一起学习、交流,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时间一长,学习成了习惯,无论年长年幼,都以勤奋学习为荣。
我是第一批经过考试转正的民办教师,上班没时间学习电脑,退休后我从电脑开机、关机学起。不管是家人还是外人,能者为师,我都虚心请教,反复练习。一年多时间,我学会了打字、发电子邮件,并用电脑写了很多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村领导知道后,邀请我到村委会帮忙写材料、制图表、发邮件,我每天乐此不疲。
我老伴也不甘落后,一个人管理家里的4亩责任田,学会了用牲口犁地、播种,操持全家的吃喝拉撒。土地流转以后,老伴在手机上学编织、学舞蹈,经常和姐妹们交流、切磋,在重阳节老年人舞蹈比赛中还得了奖。她还学会了科学养生:早饭营养充足到位,午饭吃饱对人口味,晚饭少吃减肥养胃。她把面食做出了花样:花边饺子、鸽式包子、肥猪馒头等。她还给一些家常菜起了好听的名字:西蓝花叫青山不老,白菜煮粉条叫雪山冰挂,鸡蛋汤叫黄河之光,青菜汤叫绿水长流。光听菜的名字,就有一尝为快的冲动。饭做好了,虽然只是一墙之隔,但她总是给我发微信:“老伴,用膳。”
儿子凭借专业的电学知识进了工厂上班,上班时勤学苦练,下班继续钻研。在他的建议下,工厂换了新的节能电器,每年节约电费15万元。一台进口的60千瓦电机坏了,几个电工都修不好,儿子买来资料研究,排除了故障,使电机转动起来,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厂里大小电机200多台,每月都要烧坏几台。儿子运用自学的知识,发现了问题:一是人为操作不当,二是有些电机和机械的结合部位不合理。他利用工休时间培训员工,加班对机械进行了改进。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几个月也不会坏一台电机。厂长很高兴,对他进行了重奖。另外两个工厂的领导听说后,聘请我儿子做了他们厂的电工顾问。
儿媳到我家后,入乡随俗,勤奋学习。她在饭店当服务员时,处处留心,熟悉各大菜系。一年后,儿媳到烹饪学校学习并取得了毕业证书,自己创业当老板,开了一家酒楼。
我们不但学习科学知识,还学习时事政治,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我们全家必看的节目。政治学习提高了觉悟,开阔了眼界。享时代的福,我们家小康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家家都富裕起来才叫小康社会。全家支持儿子,卖掉城里的房产,回村创业,买来大型农业机械,承包了村里经济合作社的700亩土地。有人说他傻,儿子说:“我们这丘陵地,一家一户分散种,收成靠天,利润很少,所以很多地撂荒。用现代化的方法种地,大有可为。”他在山上建了一个养猪场,把秸秆变成喂猪的饲料,粪便无害化处理后当肥料。粮食打下来后,不仅给足了每户的承包费,还安排了村里几十个剩余劳动力,家家户户都增加了收入。因此,政府给我家挂上了“科技示范户”的牌子,儿子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只有掌握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才能不辜负习总书记的希望和嘱托。感谢家训,使我们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跑出了好成绩。我们要把家训传下去,让一代更比一代强。
(本文获第三届“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活动一等奖)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