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年段教学之“三重”

    任春

    摘 要:自实行部编版新教材后,古诗词教学地位空前提高。执教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语文发展状况把握各学段的古诗词教学要求、侧重点,才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古诗词,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古诗教学; 分学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9-029-002

    “不学诗,无以言。”但由于种种原因,古诗词教学总让一线教师感到难教,造成这种种现状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学段特点了解不够。因此,笔者认为不同的学段,古诗词教学需分别有所侧重。

    一、低年段——重积累:读之、诵之、歌之、舞之

    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我们需顾及其形象记忆为主的特点。形象记忆是以具体事物为基础,在大致理解的基础上,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诵读积累上。

    1.读之,读懂大意

    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基础。出示古诗,一要读准字音,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多音字。比如《绝句》这首古诗中的有两个多音字:“行”和“泊”,在古诗中的读音是“háng、pó”。二要读懂古诗大意,尤其是加点字的含义。如《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含,不是平时的“衔在嘴里”的意思,而是“包含”的意思,诗中指远处的西岭山就像一幅画被包含在了窗子里。

    2.诵之,诵出诗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诗词的魅力所在。课上教师可通过示范诵读等方法,一来让学生读出诗的节奏:一般五言为“2、3”节奏,七言为“2、2、3”节奏,从而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美。二来让低年级学生借助拼音找到韵脚,从而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3.歌之,歌其音韵

    也许古诗的语言形式会因为年代的久远,造成学生理解起来的困难。但音乐是相通的。低年级学生具有爱唱爱跳的特点,播放古诗的歌唱视频,让学生跟着来唱一唱,这样的歌唱形式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也在不知不觉地歌唱声中,学生轻松地背诵出了古诗。

    4.舞之,舞其动作

    低学段的学生除了爱唱,更爱动。不如让学生在歌唱的同时,根据这首的意思,设计几个动作,如《咏鹅》一诗中学习“曲项向天歌”就可以请生做一做“曲项”,学习“红掌拨清波”做一做“拨”的做动作。寓理解于舞动,将枯燥的古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二、中年段——重方法:学习“补白、替换、勾连”的方法

    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及知识的积累,到了中年段的学生,意义记忆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因此,在中学段,教授一些有意记忆的方法去品读诗中的关键词就非常有必要了。

    1.补白:古诗用词凝练,需要补充空白处,才能更好地解读古诗

    如《小儿垂钓》这首诗中,“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理解诗中的“遥招手”,就可以让学生来演一演,“补白”再现当时的情境。路人怎么问的?在哪里问?小孩当时什么反应?怎么答的?通过“补白”再现当时的场面,学生就明白了:因为离得远,路人声音比较大。因为声音大,小孩怕惊吓到了池里的鱼,所以赶紧远远地就向路人招招手,让他走近点再告诉他。

    2.勾连:通过一个词、一类诗、一类事物的勾连,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一个词的勾连:如在学习《小儿垂钓》中的“遥招手”,就可勾连“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指”。两者皆是“远远的”,但又有不同。前者是“远远地招招手”,后者是“远远地指路”。

    一类诗的勾连:如学习了《小儿垂钓》,就可勾连相关的儿童天真可爱的古诗。如勾连古诗《池上》“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如古诗《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如《宿新市徐公店》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如《回乡偶书》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由此来帮助学生感受古诗中儿童的天真烂漫。

    3.替换:将诗中关键词换一换,品一品,学习诗人遣词的奥妙

    如《绝句》这首诗中的“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上”。可以问“能用飞来替换吗?”学生通过交流发现,不可以。因为“飞”,可以朝任何一个方向去飞,而“上”必须是往天空上方飞,方向必须是往上的。其实这里也隐喻诗人对国家的期望。安史之乱得以平定,诗人此时回到成都草堂,一切皆生机勃勃。由此感受到诗人杜甫用词的准确性。

    三、高年段——重品悟:探究诗人、诗情

    《新课标》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内容和情感。”由此可见,在低学段注意了积累,中学段掌握了方法之后,高年段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体味和鉴赏。

    1.探究诗人

    从了解诗人的生平年代、性格特征、人生际遇中,学生真正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悟出诗作与诗人人生沉浮、灵感触动的关系。

    如江苏省评优课观摩课,其中有一节五年级的《渔歌子》,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不须归”,是这样教学的。

    师:对于“不须归”,你们是怎样理解的呢?根据古诗的内容来说说看。

    生1:景色很美,被美景迷住了,忘记了回家。

    生2:已經带着斗笠,穿着蓑衣,那就不需要回家了。

    师此时补充资料:

    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唐书·张志和传》

    师:朝廷让张志和回去,你们猜,张志和回去了吗?张志和志不在鱼,那他志在哪里呢?

    老师先通过古诗内容来猜“不须归”的原因,再补充诗人的人生经历,由此帮助学生走近张志和,理解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内心。

    2.探究诗情

    同一位诗人,由于境遇不同,写出的诗表达的情感也会截然不同。? 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就可以引入另一首“昨夜雨疏风骤”的《如梦令》。通过小组合作、对比品味,学生会发现,“常记溪亭日暮”的这首《如梦令》,为诗人早期作品,由于当时诗人生活优裕,因此被这美酒、美景所“醉”。虽“误入藕池”,却因“惊起一滩鸥鹭”而喜出望外。再看““昨夜雨疏风骤”的《如梦令》,为诗人晚期作品,此时作者遭遇坎坷,因此“伤春醉酒”,写得凄冷惆怅。

    学生在这样两首诗的对比探究下,《如梦令》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有了更为立体、全面的理解。

    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诗文,其教学对执教者有着更高的要求。执教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语文发展状况,去把握各学段的古诗词教学要求,拟定更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古诗词,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