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朱杨九一 汤昊祥 蒲宇璐 王宇轩 何昕玥

    一、引言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早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就伴随义务教育的推行在世界各国得以传播和实践。尽管各国对素质教育思想的解读有所不同,但在根本目的上已达成共识,即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素质教育意义重大。我国的素质教育理论从提出到发展已有三十余年,但发展过程较为崎岖。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小学的德育目标侧重于政治功能,而从改革开放起国家开始大力推行教育改革,逐步走向现代、科学化的素质教育,至今已取得较大进步。但面临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格局,从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入手,从小培养具有积极健全人格、全面向上素质的人才具有更深的意义和更高的要求。

    作为邻国,日本和我国有着相近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但其素质教育从时间长度、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方面都有值得我国学习之处。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正式进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其教育领域也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演进。从落后的封建岛国跃升成为新兴资本主义经济体,从战后废墟迅速复兴发展,日本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而素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推行“小中一贯制”这一重要义务教育改革措施,旨在增强教育的完整性、流通性和一致性。因此,本文旨在分析日本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特征,并据此提出有益于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建议。

    二、日本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特征

    1.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在内容上,日本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大特征是注重学生与社会的关联,培养其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意识。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日本针对生活常识和动手技能设置了绘画、手工、烹饪、缝纫等课程,涉及家庭生活、社会常识等多个领域。这些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社会日常的基本观察、协调能力,有利于青少年高效、安全地融入社会生活。相比之下,我国的中小学课程除了设置常规课程外,仅涉及音乐、绘画、网络信息技术等个人兴趣技能类课程,更偏向于个人能力培养。在校园时间安排方面,日本中小学会有意识地为学生留出自我反思以及与同学讨论的时间,例如每天固定晨会、班会、班委会的时间等。这些交流时间有助于学生加强集体观念,思考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并对应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因为集体主义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特征,这种价值特征已经渗透在日本教育的各个领域中。此外,学校还主动给“象牙塔”增加混乱性,通过设置校园参观活动、校园开放日、中学生职业体验、毕业旅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实现校园与外界的联动,激发学生对于学校正面教育和社会实际情况的思考。

    内容上的另一大特征是日本中小学素质教育更加“以人为本”。体现在充分尊重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本性,重视孩子的个性需求。早在1987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便提出“重视人的个性的原则”,发展至今具体表现在不树立模范典型、体育比赛不设立名次、学生干部轮换等方面。相比之下,中国的学校通过一种偷懒性质的普适性的方法进行教育,通过固化“好孩子”的典型形象,给青少年框定了一套行为准则。结合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理论,使用这种方式来培养青少年儿童不利于其个性意识的形成以及自我认知的建立。

    概括而言,日本中小学素质教育在教育目标设置上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契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在教育内容方面追求集体主义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协调,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巧妙结合。

    2.素质教育的模式与方法

    在模式方面,日本素质教育注重可实施性,摆脱了形式主义的束缚。这体现在尽可能量化标准要求上,例如日本的小学生守则从听课坐姿、上学放学的行走路线和地震等紧急情况要求等做出了细致的规范,从这些具体的实事中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中国的学生守则更加宽容笼统,强调思想层面的要求,而缺乏衡量一个学生爱国、尊师、守纪的具体评判标准和要求,因此在实际生活中这类小学守则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日本注重从各种生活细节入手,通过创造各种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和品质。例如,日本中小学安排学生参与完成午餐的制作以及餐具准备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以及对食物的敬重之情,从而避免乱扔餐具、浪费食物等行为。

    日本中小学致力于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除了常规性的指导和管理方式,还巧妙利用其他方式将素质教育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其一,“寓教于教”,通过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来强化道德教育,如利用国学课中的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人格品质等,借助数理课中的内容增加学生对科学思维、态度、精神的理解,利用地理课增进对自然、人文的认识等。其二,“寓教于乐”,在学生们感兴趣的娱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态,促进学生之间协调沟通、并肩作战。其三,“寓教于劳”,学校开展美化校园环境、自愿服务和学习劳动技能等,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进行劳动和创造的体验,有助于青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

    综合而言,日本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注重细节化和可量化的培养模式,并且善于运用渗透于指导、管理、教学、娱乐、劳动多方面的方法来巩固素质教育。

    三、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提升路径

    1.优化德育目标,丰富德育内涵

    通过结合我国国情对比分析日本小学素质教育的特征,可以得出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设置存在“高、同、空”的问题。其一,目标设置得过于理想化,如“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等口号式的目标,内容也往往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且停留在较为理论的层面,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无法切合青少年儿童的实际成长需求和未来社会实践需要;其二,采取共性教育的方式,利用设立榜样、标杆等方式引导学生的发展,这种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进步,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只看到了“主流”的发展道路,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其三,将目标形式化,内容缺乏层次性,并且由于缺乏量化指标难以规范学生的具体表现。

    因此,我国的小学素质教育应该将教育目标从高深抽象的理论思想转移到具体细致的人格、品德、社交等方面来,在教育内容上重视对个性发展、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学习日本的分层制定教育目标、计划、内容的方式,制定适用于中国青少年儿童发展的教育体系。例如,日本小学设置了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级别,针对与自身相关的内容、与他人关系相关的内容、与集体社会关系的相关内容以及与生命、自然和高尚事物相关的内容四个方面,層层递进,设置每个阶段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2.加强教师培训,塑造德育理念

    在日本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老师作为教学目标的第一把关者、教学内容的首要输出者、教学形式的核心策划者、教学方法的重要执行者,是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有教育大师曾指出,教师的完善人格是任何教科书、惩罚与奖励、道德箴言不能替代的力量,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教育,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修养,持续强化“阵地”意识,增强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还要强化教师队伍的技能培训,提升其开展工作的能力,持续武装“应敌”技能,提高工作的高效灵活性。

    3.强化社会联动,培养德育氛围

    日本中小学素质教育形成的“社会参与型”特征的关键原因是学校与社会多方的广泛协同。学校与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设施以及社区、地方政府等机构形成了长期的协同合作关系,极大扩展了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通过开展讲座、参与市政议题、模拟选举、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于综合素质的思考,进一步形成对特定价值观的认同。

    与日本相比而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在实践契合方面做得差强人意。首先,要将契合社会需求、贴近社会生活的内容规划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其次,应当学习日本的联动做法,联合政府、社区、场馆等社会性教育机构,设计多元丰富的教学活动;最后,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家庭教育为后盾,以社会教育为资源的协同教学模式,努力打通学校、家庭、社会多主体的教育通道,促进社会性德育氛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