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食堂: 是礼仪教育还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
恭雨柔
【导? 语】
近日,浙江三门县某小学推出了“无声食堂”:学生就餐时不能说话,要加饭加菜用手势示意,同时安排“红领巾督查小组”监督,有学生不慎出声,“红领巾督查小组”会及时纠正,并扣除所在班级的纪律分。此事引发网络热议,支持者认为,此举遵循了“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者则认为,这样的管理手段“简单粗暴”,有悖人性,禁锢了孩子的本真。
八面来风
网友“我爱西红柿”:推出“无声食堂”,是因为很多学生排队取餐时常跟身旁同学打闹,吃饭时也说个不停,食堂就像集市一样闹哄哄的,导致用餐时间过久,影响别人用餐。从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看,“无声食堂”倡导“吃有吃相”很有意义,其做法也与“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不谋而合。
网友“失败就从头再来”:其实,“食不言”是有科学依据的。吃饭时说话,食物未充分咀嚼进入胃肠,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难以得到充分吸收,学生会因为营养缺乏导致发育不良或得干眼症、夜盲症等,还会导致皮肤干燥;而且,吃饭时高谈阔论,咽下尚未嚼烂的食物,也会加重胃肠负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所以,我认为这个举措无可厚非。
网友“不辣的小辣椒”:现在很多学生的用餐习惯非常不好,三五成群,放肆地大喊大叫、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确实令人生厌。推出“无声食堂”,有助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孩子文明礼仪行为的培养。
网友“一针见血”: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不应矫枉过正。可以要求学生不得在进餐时间打闹,但是打菜的时候只能用手势表达有点苛刻。
网友“猪八戒就是二师兄”:对小学生的教育、引导过于严苛、偏激,是不应该的。小学生生性好动、活泼,“无声食堂”直接扼杀小学生的天性,既违背小学生的特点,也会让小学生可塑性强的一面消失怠尽。
网友“阳光彩虹岛”:这样的管理手段“简单粗暴”,有悖人性,禁锢了孩子本真,令人“噤若寒蝉”。学校培养学生集体就餐的礼仪是对的,也是必要的,但一刀切不许说话,体现的是学校简单粗暴的管理,而缺乏尊重未成年人权益的法治思维,易激发学生逆反情绪;闷头吃饭,身旁不时走过巡视的“红领巾”,这样的就餐氛围,恐怕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无声食堂”初衷虽好,却缺少教育温度
在就餐学生人数大大超过食堂容量的背景下,为防止学生嬉笑打闹耽误时间,学校适时推出“无声食堂”的管理方式,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缩短了吃饭时间,既不影响下一批学生吃饭,又营造了文明的用餐环境。不过,尽管好处多多,别忙着拍手称道,因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吃有吃相,坐有坐相,这是长辈时常教育我们的话语。饭桌上大吵大闹唾液横飞的丑陋现象,的确让人憎恶。因此,在小学生中提倡文明的就餐方式确有必要,但采取“无声食堂”这种一刀切的简单方式,有扼杀孩子天性和剥夺孩子权利的嫌疑。学生天性活泼,一个人尚且能憋住片刻不说话,如果众人都不说话,这得多大的忍耐力。用不同手指代表汤、饭、菜的话,整个食堂鸦雀无声,是不是让人感觉来到了聋哑学校?
文明就餐,在不浪费粮食,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偶尔的语言交流,情感沟通,能增加气氛,是人之常情。该校德育处具体负责人解释道,此方案征得家长代表和教师的同意,可是作为被约束的学生本身,内心的挣扎,有谁“蹲”下来认真“研读”过?
教育要讲究方式和技巧,严肃而不失活泼才符合教育本意。学生具有可塑性,发生插队、吵架、打闹的现象不足为奇,只要稍加引导和监督就可以改正,而不是一刀切地让其失语。而且,一个学生不慎出声,“红领巾督查小组”就会扣除其所在班级的纪律分,此举灌输了一人“犯错”全班被罚的“株连式”落后观念。
“无声食堂”,方便了学校管理,却遏制了学生的话语权,也偏离了教育本质,无论初衷多好,都缺少起码的教育温度。
(摘自“东方头条”)
吃饭不能说话?小学推出“无声食堂”有点矫枉过正
“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也好,现实中人们就餐存在较普遍的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也罢,皆意味着文明就餐习惯的养成,确实有必要从娃娃抓起。趁着孩子小、可塑性强,在教育过程中多多引导,显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反对文明就餐从娃娃抓起,但小学推出“无声食堂”之举却让人难以认同,要求学生就餐时不说话,甚至加饭加菜只能用手势示意,种种规矩如此僵硬,又是施加在孩子的身上,此举除了便于学校以及老师管理,不管是出于教育的角度,还是对于孩子个性的发展,都存在欠妥之处。
众所周知,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同学之间的奔跑、嬉戏、打闹,更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时光。作为公共场合,学校食堂固然有其相应的规范,但只要孩子没有插队、打闹、争吵等不文明行为,彼此之间的正常交流,应当被允许。
道理显而易见,我国长久以来形成了吃飯讲求热闹的礼仪传统,想必老师们吃饭也做不到不说话。既然如此,把文明简化为不说话,显然矫枉过正、失之过偏,既不符合常情,也背离常识。
不仅如此,更关键的是“无声食堂”给人呈现的更多的是强制与硬性约束,至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并没有看到多少。尽管此举可能效果不错,在此规距之下,每个孩子都表现得很乖、很听话,但由此而来的“无声”,其实是一种文明的假象,因为孩子们是被迫遵从规范,而不是基于自我认知的行为习惯。
要求孩子“无声”进餐的每位老师,其实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如果坐在餐桌上的是自己的孩子——乖巧得不像个孩子,自己又会作何感想呢?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无声食堂”的初衷良善,但如何在文明倡导与尊重个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值得每所学校每位老师多多思量。
(摘自《燕赵都市报》)
小马要过河,老水牛看到了对他说:“别怕,水很浅,只到我的膝盖。”
小松鼠立刻跑过来喊道:“不要相信他,水很深,我的朋友就是在这儿淹死的。”
小马不知道该听谁的,身旁的马妈妈告诉他:“孩子,别理那俩神经病,咱们走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