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感知及行为能力分析

刘建志+谭丽荣+强娴娴+鞠文亮+高丹+高星琪



摘要:气候变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应对气候变化越来越离不开公众的支持与参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日照市公众对当地气候变化的感知与行为能力进行调查,并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公众感知气候变化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公众对气候变化有明确感知,但感知程度与重视程度均低于环境污染:公众在工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关系上认识清晰,反对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认为政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导者,对民众在改善气候中起到的作用持消极态度:日常生活中公众具有较为积极的低碳环保行为,但提升余地仍较大。据此提出应该从教育、宣传以及监管等方面建立起有效的全民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
关键词:气候变化;感知能力;行为能力;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6)06—0077—08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6.06.017
2014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发布第五次气候评估报告,指出:从1901年到2012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89℃。全球性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引起了学术界、政界乃至全人类的广泛关注。当前,对于气候变化关注点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其原有的自然属性,其社会属性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中,对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或认知)与行为能力(或意愿)的研究是社会属性研究领域中重要組成部分。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态度与行为意愿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深远。
国外学者对于公众对气候变化感知的研究较多。Anthony Leisrowitz通过对美国公众的调查发现:美国人有一定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支持相关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公约与政策法规。Steven R.Bre-chinl利用多个国家的民意调查发现:各国中均有许多民众仍然对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与其潜在后果引起全球范围的破坏不确定。Irene Lorenzoni与NickF.Pidgeont4]对欧洲和美洲的民众进行了调查,发现:欧洲和美国的民众对于气候变化给予了广泛关注,但认为气候变化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其他问题相比是次要的。
国内关于此类研究起步较晚,近些年研究较多。常跟应等人基于全球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水平及对政策的支持力度,发现公众对气候变化深层原因认知不够。周旗、郁耀闯调查了关中地区公众对于当地气温降水感知情况并总结出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公众对气温降水的感知与实测数据较为相符。谭灵芝等对新疆和田地区农户进行调查,研究农民适应性行为并发现不同类型农户的适应性行为存在显著差异。李秋菊对我国东北地区省会城市民众气候变化意识进行了调查,认为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公众气候变化教育,尤其要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到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就当前国内研究的内容来看,以认知研究为主,感知研究较少。然而,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感知是其认知的基础,因此对公众对气候变化感知的研究不可忽视。此外,对于行为方面的研究过多注重于行为意愿,忽视了对于公众行为能力的研究。从研究尺度来看,以往的研究尺度包含国家尺度、省际尺度、市级尺度。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上存在巨大差异,大尺度的研究必须对各个区域进行大量的调查,然而当前的大尺度研究的调查程度明显不够。从调查的方式来看,调查对象单一,大多仅针对农民或仅针对城市居民,全面的调查相对较少且以网络调查为主。
本研究通过实地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日照市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行为能力等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对于了解日照市公众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日照市及其周边所辖地区进行调查。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1月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46份,有效问卷907份,回收率94.6%,回收有效率为95.9%,问卷样本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依据全面性、系统性、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设计问卷,调查内容除了调查者基本信息外,主要包括公众对日照市气候变化感受、其影响的感知、原因认知以及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认知等几个方面,以期较为全面地了解日照市公众对气候变化以及相关内容的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1.2分析方法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气候变化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52.9%的受访者认为“近些年来日照市气温升高”;71.5%的受访者认为“降水减少”;53.0%的受访者认为“极端天气愈加频繁”;78.8%的受访者认为“日照市的空气质量变差”(如图1)。陆桂荣等曾对1955年以来日照市气温降水的变化做过研究,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照市气温明显上升。近50年来,日照市年降水量下降趋势明显。这种变化趋势与山东省乃至全国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照市极端天气与干旱等自然灾害愈发严重。2002年日照市出现了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气温最高值以及年降水量的最少值。2015年持续的旱情严重影响了居民生产生活;随着近些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周边工业城市的影响,日照市空气质量不断恶化。昔日以“优”为主的空气质量与现在持续存在的雾霾天气形成鲜明对比。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公众对于日照市近些年气候变化的趋势以及空气环境变化的感知与实际相符,其中对于空气质量与降水变化的感知与有关研究的符合程度最大。
日照市民众对于日照市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比较一致。81.5%的民众认为“日照市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对自身生活产生了很多影响”,最主要是“影响家人身体健康”,其次是“雾霾带来出行问题”,比例分别达64.2%与57.0%,远高于其它选项(如图2)。
由此可见,公众感知与“空气质量与降水”实际变化的相符程度最大,高于对于气温变化的感知。这种感知差异一方面因为降水变化相对于气温来说对公众影响较大,公众更易感知;另一方面,虽然全球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其在不同年份和地区间有明显差异,加之某些年份冬季气温较低,使公众对于气候变暖感到疑虑,从而影响到公众对于气温变化的感知。公众对于空气质量恶化现象更为敏感,这主要是因为气候变化具有长期性、波动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而空气污染相对的即时性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则更容易被公众感知,比如雾霾影响健康、出行等。
2.2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感知
日照市民众在"32业发展对日照市气候与环境变化产生影响”方面的感知同样比较一致。90.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日照市的气候变化或空气污染与日照近几年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关系密切。81.7%的受访者希望政府能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或改善环境为重,与“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或“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观点及其相符。可见大部分公众在工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关系问题上有着清晰的认识。
1989年日照升为地级市,工业化与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013年山东省环保厅发布了2月份17市空气质量排名情况,在公布的数据中,PMlo(可吸入颗粒物)同比恶化程度最大的城市是日照。一般来说,相较于发达国家或高收入国家对气候变化的关注高于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发展中国家或中等收入国家对环境污染的关注高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因此公众对气候变化感知特点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无关系。
2.3政府及個人应对气候变化行为认知
政府层面上:公众对“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制定的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仅0.9%受访者表示“很了解”,“比较了解”也仅占到3.2%,“不了解”比重高达71.2%。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表示“很了解”与“比较了解”的比重仅仅占到9.7%(见图3)。对于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关于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有46.8%的受访者选择“不了解”。由此可以看出,公众对于我国政府为气候变化所做努力的了解度很低。在“对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努力的满意程度”的选择上,62.3%的受访者选择“还可以,仍需努力”这一较为中性的选项。对于“媒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起作用的认知”,74.0%的受访者希望媒体能够进一步“加强公众气候变化意识,引导低碳生活”;54.0%的受访者希望媒体积极“监督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对于“媒体对介绍气候变化知识”、“政策的宣传功能”两个选项,公众的选择率较低,分别为39.7%和33.9%。前两者归属于应对气候变化行为的范畴,后两者归属于气候变化认知的范畴。由此可见,公众更加注重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
个人层面上: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公众对“个人在改善气候上所起的作用”持消极态度,只有33.3%的公众认为能起“很大”作用。根据目前对垃圾分类普及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超过一半以上的民众并没有认真对待垃圾分类问题:38.9%的受访者“没有进行垃圾分类”,13.4%的受访者认为“分类垃圾桶使用不方便”。同时公众对于“垃圾分类现状的评价”也比较消极,42.1%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做得不好”,48.0%的受访者认为“有待提高”。在“出行方式、节约用水用电、使用环保袋”的调查中发现:“节约用水用电”是经常性的行为,选择“一直这样”和“经常这样”的分别占到38.3%和35.7%;其他两方面表现稍差,“环保出行方式”上选择比例分别为12.9%和33.4%,“环保袋使用”选择比例分别是19.6%和31.9%。对“生活中的低碳环保行为出于何种目的”的调查显示:53.9%表示是为“保护环境”,这表明公众的确具备了较强的环保意识,因此政府应积极地加以引导。
一般来说,政府行为对公众具有导向作用,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程度与公众对于政府所做努力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相关研究也已证实。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签署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条约,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案,采用行政、财税等多重手段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可见我国政府对于气候变化具有强烈的应对意愿与切实可行的实际行动。因此当前公众对于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认识不足的现象主要与宣传力度不够、地方政府积极应对和参与气候变化的实际工作远远不够等因素有关。同时,公众对个人在气候改善中的作用持消极态度,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宣传不够和对政府政策与行动的不了解。本调查和相关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公众认为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今后政府一方面要以身作则,努力协调部门关系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更加积极主动的制定和执行政策。积极承担起领导公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另一方面加大对公众宣传力度,使公众正确认识到自身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增加公众信心。
调查显示:公众日常行为上在不同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垃圾分类问题上,由于目前大部分城市仍然采用混合式收集方式处理垃圾,垃圾分类体系不完善,加之民众垃圾分类意识淡薄,未完成环保意识从浅层到深层的过渡过程,垃圾分类的结果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相比于此,在节约水电问题上公众行为积极。一方面是由于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且政府媒体对该问题的宣传力度最大;另一方面节约资源不仅有利于环保,还能节省日常开支。但环保出行、使用环保袋等可能会给公众生活带来不便或困扰,加之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完善,这也是公众行为意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3影响因素分析
个体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和收入等因素的差别,会导致其对某些事物的感知、认知以及行为能力、行为意愿存在差异。在气候变化方面,谢宏佐通过调查发现公众性别、年龄对于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产生影响。本文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个体特征对公众气候变化感知的影响。表2为回归模型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自变量。
由此可见,影响感知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但在具体问题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具体如下:
公众对气温感知的分析结果中,没有自变量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公众个体特征差别对此无影响。而降水感知方面,年龄和文化程度两个自变量通过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年龄与文化程度均与对降水的感知能力(正确率)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感知降水变化的能力(正确率)越强(高)。对极端天气变化的感受与对空气质量变化的感受中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自变量皆为文化程度,且呈正相關关系。
虽然性别差异对于气候变化感知的影响不大,其年龄却是影响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行为能力的主要因素。如在环保出行方面,性别因素在0.001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为正值,说明女性环保出行积极性显著高于男性。而垃圾分类问题的调查则没有自变量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即公众个体特征差别对此没有显著影响。在节水用电方面,性别与年龄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年龄的显著性水平到达0.001,表现为极显著程度,两者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表示女性及高年龄群体相对于男性和低年龄群体对节水用电的积极性更高。在环保袋的使用方面,同样是年龄大的群体更有使用环保袋的意向。综上所述,女性、年长者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能力高于男性、年轻者。这可能是由于女性、年长者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上述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节省日常开支费用。
4结论与建议
4.1主要结论
通过本调查研究发现:日照公众对气候变化感知较为一致,且与实际状况相符度较高。对环境污染感知力明显高于气候变化的,对降水变化感知力明显高于气温的。公众对于气候变化、气温变暖的实质特征认识不足是出现上述差异原因之一。此外,也与我国当前所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日照公众对于环境变化(尤其是空气质量恶化)更加关注,很重要的原因是近些年随着日照市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环境污染现象愈加严重,这严重影响到公众的生产生活,从而引起广泛不满。
公众对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表现出观望的态度,一方面大部分公众对政府制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政策了解不够,另一方面公众又普遍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个人在这方面的力量非常有限。
日常生活中,公众节约水电的行为比较常见,但垃圾分类方面较差,一方面是意识的相对淡薄,另一方面是有关知识与设施(如关于垃圾分类)缺乏,还有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行为可能会带来不便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因此,总体上公众有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的意识,但普及程度不够,多数还只是“有时这样做”,尚未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公众个体特征差异会对其感知气候变化的能力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为年龄、文化程度因素对公众感知气候变化能力的显著影响,性别和年龄对公众低碳生活行为能力的影响等。
4.2建议
根据以上的调查,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加大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虽然公众对于气候变化感知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但仍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对于气温变化的感知不足。感知是认知的基础,认知又会反作用于感知。因此文化程度越高的群体感知气候变化的能力越强。通过宣传气候变化的本质、自然特征,消除公众由于“极寒极热”极端天气的出现而对气候变暖现象不理解,使公众明白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正是气候变化的结果和表现。此外,应借助多种媒体形式,加大法律法规、政府政策的宣传,同时注意宣传的广泛性与针对性,让公众充分认识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防治环境污染的决心与力度,并因此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全民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氛围。
第二,加大对高排放高污染企业的监管、处理力度,努力建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年来,我国已经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传统的唯GDP增长发展理念已不适应今后的发展。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淘汰落后产能,开发新能源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需要。对此,公众似乎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对过去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表示不满。政府尤其是各地方政府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选择符合公众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发展方式,赢得公众的支持与信任,在不同层次上建立应对气候变化、防治环境污染的积极有效的应对机制。
第三,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在大力宣传和引导的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继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为公众低碳生活提供支持和方便。尤其是在垃圾分类问题上,政府需要积极宣传普及垃圾分类基本知识、建立明确标示的垃圾分类设施以及高效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为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提供支持。同时需要完善其他公共基础设施,为公众进行低碳生活提供经济而又便利的服务,建造生态宜居、节能环保的新城市与新农村,从而使低碳生活真正成为每一位公民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气候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而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感知、认知以及行为能力、行为意愿的研究也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公众对于当地气候变化的感知、行为能力等现状,并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公众对气候变化感知、行为能力的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当地政府采取措施提高公众意识、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