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瑜伽的流行看一种新兴运动式样的形成条件
张艳芳
摘要:瑜伽起源于印度,是古代印度哲学弥曼差等6大派中的一派,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这种在深沉的观想与静定状态下的了悟与认知生命的方法,在预防疾病和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证明。现代瑜伽与印度古典瑜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经过改良与精简,现代瑜伽正在成为流行的体育运动。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瑜伽思想融合方面进行探讨,并对新兴运动式样形成的必要条件进行进一步论述。
关键词:瑜伽;体育文化;形成条件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3-0057-02
Abstract:Rooted in India , Yoga is one of the Six schools of ancient Indian philosophy, which has a history over than 5000 yearsIts a method to discover the meaning of Life through meditationIts effect of disease-preventing and health-keeping has been widely proved gradually The modern Yoga and the ancient one have distint differences Simplified and improved, modern Yoga is becoming a popular sport The topic of this thesis is to discuss the mutual-influence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ncient Indian thoughts and to analyse the form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Key words: Yoga ; sport model; factors of formation
1 瑜伽概说
瑜伽在印度已经流传数千年,是印度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相传它是古代印度哲学弥曼差等6大派中的一派,人们把它看作是在最深沉的观想和静定状态下,从直觉了悟、认知生命的方法。瑜伽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文明时期,至少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以前。
瑜伽一词源于梵文Yoga的音译,有结合、联系之意,这也是瑜伽的宗旨和目的。在印度河流域发掘出的考古文献表明,印度古代君主Shiva是最早的创始人,而他的妻子Parvati则是他的第一个弟子。古典瑜伽从分类上有很多方式,常见的是分为智瑜伽、业瑜伽、信仰瑜伽、哈达瑜伽、王瑜伽、昆达里尼瑜伽等6大类别。
在古老的印度,高僧们为求进入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经常深居原始山林,在那里静坐、冥想。他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大自然的法则,再从生物的生存法则验证到人类身上,逐步地去探索自己身体的奥秘,开始进行健康的维护和调理,以及对疾病、创痛的医治本能。历经几千年的钻研归纳下来,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论完整、作用确切的养身健身体系,这就是瑜伽最初的形成。五千多年以来,瑜伽不断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与本地的风俗民情相结合,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体育运动形式,历经时代多次变迁,瑜伽一直充满活力。
2 瑜伽在东西方的传播
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及文化现象,瑜伽在西方的传播是从二十世纪开始的,在此之前,西方世界对瑜伽几乎是一无所知。随着对东方哲学文化产生兴趣,当时流行于西方的文化偶像们如“披头士”,率先对这种运动形式开始理解与接纳,从而使瑜伽在西方广泛流行起来。
在中国,大约在公元四世纪前后,瑜伽随佛教传入,中文“瑜伽”一词早在唐代就已出现。曾有学者考证,中国佛教的禅观、天台宗的六妙法门、法相唯识宗的止观,都是瑜伽静坐冥想的变通说法。而在南北朝时期传入的《易筋经》、唐朝流行的《天竺按摩法》、宋代的《婆罗门导引法》,则也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瑜伽术。
3 瑜伽在中国当下的表现形式
与远古时代不同的是,现代的瑜伽,不再是只限于少数隐居人或是瑜伽师独有的秘密,瑜伽逐步在普通人中间流传开来。各类研习瑜伽的网站、学校、健身机构层出不穷,各色的瑜伽馆也几乎一夜之间遍布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瑜伽已成为国人强身健体的新时尚。在目前的中国,瑜伽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白领阶层摆脱工作压力、美容保健的一种工具,茶薰瑜伽、香薰瑜伽、高温瑜伽、亲子瑜伽、塑身瑜伽、塑球瑜伽等各不同表现方式正在逐渐演变出来。现代瑜伽的流行使其不再局限于苦行,而是使自己适应了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及其社会潜在需求,而其在预防疾病和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和体育业人士所了解。
4 瑜伽作为新兴运动式样的形成条件
4.1 形成条件之一:与文化内涵的融合
作为一种新兴运动式样,与当地文化内涵融合是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实际上瑜伽在印度就是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在寺庙中、在经典中、在生活中、在许许多多的范围,两者的关系都彼此相互融合。瑜伽不仅只属于哲学和宗教的范畴,还有着更广泛的含义。我们发现,瑜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理论、儒、释、道哲学观点皆有类似甚至是相通之处,这可以看成是瑜伽在中国现代兴起的重要条件之一。
首先,瑜伽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是相互联系的,这恰恰与中医中“天人合一”的理论不谋而合。“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也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退乎天气”。《素问?宝命全形论》日:“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人相应观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以此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这与瑜伽派系之一的冥想瑜伽(Malltra Yoga)理论相一致。瑜伽与中医理论的结合,这或许能够解析瑜伽,特别是冥想瑜伽之所以在中国这样流行的原因。
其次,从本质上讲,瑜伽是一种独特的从肉体到精神的修持方法,能把散乱的精神集中并使之平静下来。瑜伽修炼首先着眼于身体的强健,然后要求身心融合为一。从外到内,从感觉到精神、理性,而后到意识,最后把握自我同内在的精神融合。这颇类似于中国佛教或是道家的内视与观想,所以很容易融合入国人的文化氛围之中。道教养生术中行气、导引、内观、存想、外丹术、内丹术等等,其要点在于动静结合、少思寡欲,瑜伽的内外净化与此极为相似。
再次,从哲学范畴来看瑜伽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出世”与“入世”两种价值取向。中国佛道哲学中非暴力、真实、不偷盗、节欲、无欲等“出世”观点,也正是瑜伽修炼者的道德观念与人文教化意义。而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倡导“仁”、“义”、“礼”、“知天命”等等,这种价值观与社会观被人们理解为“入世”的哲学,但其中也有修身养性的修行体系,儒家中尤其是朱熹的学说与瑜伽哲学有许多相通之处。
现代的瑜伽融合了中国传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上的进步。现代的瑜伽推广者们,已经注意到了国人的这种瑜伽价值取向,正在通过各种改良的形式,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文化中的相关理念,将古典瑜伽的内涵与体系融于其中,从而得到了更广大范围内国人的接受与认可。
4.2 形成条件之二:与现实需求的结合
与印度古典瑜伽相比,现代瑜伽实际上是一种改良后的“产品”,从“包装”到“使用用途”都有很大的调整与变化。这些外在形式的变通,首先就来自于化繁为简,去粗取精。传说远古时代湿婆神是瑜伽姿势的创造者,他创造了所有的姿势,有840万不同的姿势代表了840万个化身。而现代瑜伽对此进行了调整,目前只有不到百种姿势有详细的说明,其中有30种较为常用。这种简洁与改良后的瑜伽,与现代生活方式更加适应,满足了人们从现实中得到身体与心灵解脱的社会需求。当今世界,经济的列车高速运转,随着互联网和IT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交换更加频繁与直接。简洁化与注重效率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而现代瑜伽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体育现象,正符合了这一发展规律。
其次,由于现代瑜伽更强调在生活的当下用功夫,练习者不再以现实中的“本体解脱”为目的,更注重于把瑜伽作为一种生活观点或态度,而融入到日常生活体验里,这使得其作为一种新兴运动更具实用性。古时的瑜伽是注重“修灵”的,欲将“真我”由肉身的“小我”中升华出来,与永恒的本体“梵”合而为一;而现代的瑜伽是注重“修身”的,经过瑜伽体位法的练习和呼吸法及静坐,将身体的肌肉、骨骼、经脉及内分泌系统调节到最佳状态,美体、美容,使人健康、身心愉快,同时在精神层面也得到升华。
可以这样说,一种文化只有与现实得到最广泛的结合,采用能被大众接受的形式、对大众需求给予满足,才能够得以生存发展。这是一种新兴运动式样形成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4.3 形成条件之三:具备广泛的包容性
现代的瑜伽一方面不抛弃与宇宙万有和谐共存的思想,继承了传统东方文化真正的本质,另一方面经过了现代文明与智慧的滋养,形成了喜闻乐见、百花齐放的表现形式。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最广泛的包容性。现代瑜伽与其说它是一门科学,不如说它是在体质、精神、道德和心灵方面修行保健锻炼的一种艺术。它完全不再受种族、年龄、性别、宗教、种姓和信念的限制,强调亲情、和谐、博爱、平等,而且也不仅仅局限于不同肤色、种族、年龄和性别的人群,还包括所有的生命。这种态度使得现代瑜伽思想更加明确与实际,使得人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由此而产生精神和心理上的共鸣。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通过民主的不断进步,不但追求人生存权利的平等,同时也关注自然界乃至动植物的生存权利。瑜伽强调的亲情、和谐、博爱、平等,符合社会进步趋势,而且走出宗教的神秘与专有,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每一种新兴运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建立在通俗化的基础上的。事实上,没有与最广大民众近距离接触的这样一个过程,一种运动式样的发展肯定会缺乏长久动力。佛教之所以在印度这一发源地日渐势微,究其本源是印度传承者只求“出世”不求“入世”,恐怕这也是其曲高和寡而逐渐消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5 总 结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瑜伽由印度民族性的地域文化而推广至世界各地,成为全世界体育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共同财富,这不是偶然的,其生命力之顽强也是历经岁月而最终被证实了的。
瑜伽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同时更是一种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新兴运动样式。瑜伽从古印度神秘的山林中走来,走进现代社会,经过不断的改良与完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渐成为一门独特的健身方法而被国人所认同。虽然也有良莠不齐或是鱼目混珠的问题,但总体上是符合社会潮流趋势,是对人民体质提高有积极作用的。
从瑜伽在现代的流行中,我们可以看到,要成为一项大众欢迎的新兴运动样式,不但要有文化理念上融合,同时也要有形式的变通,与现实接合得更为紧密。而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同样是其深植于广大群众之中的必要条件之一。而现代瑜伽运动正是注意到了以上三个关键环节,所以才成为国人由衷喜爱、争相参与的新兴健身方式。
参考文献:
[1] 吴培凯, 黄国豪,李明希 瑜伽与中国文化[J] 医药与保健, 2008,(19)
[2] 李青山,王新平.中国养生术与印度瑜伽健身术比较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4):8-10.
[3] 李晓钟瑜伽练习从初学到精进[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4] 卢无镇体育社会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 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