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调三焦治疗代谢综合征思路
许志刚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通调三焦;鸡鸣散;留浊败精;开上、疏中、导下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6..02
笔者师承江苏省名老中医季光教授,蒙恩师多年悉心教诲以及自己近十年的临床探索研究,运用鸡鸣散开上、疏中、导下三焦同治之法治疗代谢综合征,取得一定疗效,现将愚见阐述如下。
1 三焦的理论溯源
三焦者为六腑之一,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对人体上、中、下三焦的总称;《中藏经》认为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认为三焦作为通道系统,联系着全身。三焦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有名无形等存在,历来医家对其形态也提出了较多的看法,如从宋代至清代均有医家认为三焦是人体“油膜”,直至现代孔光一“三焦膜系”理论的提出[1],认为人体所有的膜层均属于三焦;也有认为三焦是位于膈下功同心肺之宣发诸气、形如有型脏器之“孤腑”,发展至认为此“孤腑”就是胰腺[2];也有认为三焦就是淋巴系统[3],然而大多数医家均认为三焦为一个整体,是人体上中下三焦功能的高度概括。就三焦功能而言,《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言“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可以看出三焦在人体气血津液与水谷精微代谢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笔者觉得可以从“水”和“道”认识三焦,“水”字高度概括了三焦生理功能,即包括通行气血津液、水谷精微,实际上这就是五脏六腑的全部功能;然而这些功能的发挥,需要“道”的联系维持,简言之“道”就是三焦交通身体五脏六腑、上下内外的重要通道,所以三焦就是一个整体框架管道结构,通过对气血津液的气化作用联系并协调周身脏腑功能,是脏腑功能的综合表现[4]。
2 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
(1)代谢综合征已逐渐成为一个临床和公共卫生共同面临的危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已达到流行病学的规模。近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致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机率显著增加,对这些疾病的高发的诊断及防治就显得格外重要[5]。2004年我国内分泌医生根据中国人肥胖、代谢异常的风险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国人的MS新定义[6]。现代医学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肥胖、胰岛素拮抗激素水平變化、遗传变异相关;治疗多以降糖、降压、调脂等,由于服药多、经济压力大,患者临床依从性差,预后改善不明显;随着病程进展,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升高[7]。
(2)中医学无代谢综合征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肥胖”、“消渴”、“积聚”、“胁痛”、“痰饮”、“肥气病”等范畴。《素问﹒经脉别论篇》言“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皮,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人体正常食入的饮食,经过胃脾的腐熟运化,形成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通过三焦输注全身内外上下,使五脏六腑生理功能发挥作用,而此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动态平衡过程,这一过程中如果某个环节出现异常,均可发病[8]。如长期过食肥甘厚腻,缺乏运动,一方面可致水谷精微在体内堆积形成膏脂,另一方面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湿浊内生,酝酿成痰,湿浊之邪聚于肌肤、经脉、脏腑或与气血相互搏结,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瘀;亦有年老体弱,脏腑机能衰退,如脾胃运化减弱或肺气亏虚、肝失疏泄、肾阳虚衰,气机失调、气化不足,排泄减少,致使留浊败精增多,故可见代谢综合征是一个慢性、持久、广泛涉及全身脏腑的病变。而脏腑功能之间的维系主要由三焦完成。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本病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湿、浊、瘀[9];治疗大法也多以健脾化浊法[10]、清热利湿法[11]、疏肝导浊法、益肾化浊法[12]、化瘀泄浊法[13]、清热化痰法[14]等为主,这些治法可以理解为是代谢综合征三焦气化失常某一个环节的侧重,而三焦同治则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全面概括[15]。笔者以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如下:饮食失调、缺乏运动是外因,脾虚不运、肾气不足等脏腑功能失调是内因;总的病机湿浊偏盛。湿浊之邪形成留浊败精聚与肌肤,淫于脉道,伏与脏腑发为本病。可见本病病位较广,治疗更需通调三焦。
3 临床运用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鸡鸣散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正是取其开上、疏中、导下三焦同治之制方原则。鸡鸣散由槟榔、陈皮、木瓜、吴茱萸、紫苏、桔梗、生姜组成,其功效为宣散湿邪、下气降浊。方中槟榔为君,质重下达,行气逐湿;臣以木瓜舒筋活络,并能化湿;佐以桔梗开上焦之气,陈皮开中焦之气,并妙在吴茱萸泄降下逆,配合槟榔沉重性坠,直达下焦,三焦同治,苦降辛开,寓升于降,开结气降湿浊。临床上可根据实际病情进行加减,如湿浊之邪明显常加茯苓、泽泻、草果、苍术、车前子、益母草等祛湿之品;气滞者可加枳实、青皮、大腹皮以行气;偏于肝火亢盛的佐以青葙子、夏枯草、决明子以清肝泻肝;血瘀者,加参三七、银杏叶、丹参、干荷叶等;阴伤者配以干地黄、菟丝子、沙苑子、枸杞子等;同时配伍防风等祛风之品以助收湿,伍桔梗开肺气,加强提壶揭盖之功;加山楂以配合陈皮醒脾开胃之效;合川牛膝、炒黄柏以加强利湿之力。
4 总 结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是机体多个系统共同发病,但其发病机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通过整体调节,纠正机体的病理状态,其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机制与公认的通过降糖、降压、调脂、纠正代谢紊乱等全面干预来纠正代谢综合征各组成部分的治疗相吻合。三焦与脏腑功能联系密切,通调三焦正是基于这一层面对代谢综合征的全面治疗。中医学是以“辩证论治”为基本治疗原则,通调三焦也不是简单的三焦同治,而是在通调三焦的基础上,调节脏腑气血功能,同时也需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条畅情志、戒除不良生活习惯等综合治疗,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孔光一,赵岩松,严季澜,李杭州.少阳三焦膜系病机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3).
[2] 杨一工.三焦实质初探[J].天津中医药,1992(04):34-35.
[3] 章太炎.章太炎医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4] 陈启兰,龚一萍,祝光礼,等.三焦实质探幽[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5):311-313.
[5] 顾东风,杨文杰,等.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181-186.
[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7] 雷学剑,梁智东,冯惠珍,等.麝香保心丸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52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6,31(11):49-51.
[8] 蔡阳平,康 雷,王 兰,傅 骞.姜良铎教授从三焦论治临床经验总结[J].现代中医临床.2014(05).
[9] 王中琳.血浊病因病机浅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8):81.
[10] 任 锐,任志刚.健脾泻浊降脂汤治疗脂肪肝42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9):63.
[11] 温秀清.降脂清冲剂治疗高脂血症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5):21.
[12] 高继龙.补肾化浊方防治肾阴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
[13] 孙菱娟,顾晓明,席 彪.化瘀泄浊汤治脂肪肝46例疗效观察.江西中医药,2000,31(4):15-16
[14] 白晓寒.黄连温胆汤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
[15] 刘卫红,张 蕾,颜贤忠,张 琪,王丽华.以三焦气化理论指导脂代谢紊乱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