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人物故事,让广播访谈真实生动
陈冰凌 董云静
【摘要】挖掘人物故事是广播访谈的核心。讲好故事首先要回答好“为什么讲这个故事、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这些问题,要把握好访谈题目的选择、访谈对象的确定和内容的取舍,以及访谈技巧的运用等。本文以广播访谈《我在小庙子等着总书记》为例,阐述如何用事实说话、从细节入手,挖掘故事,将典型人物访谈做得有血有肉,传播时代好声音。
【关键词】广播访谈 故事 表达创新 广播特色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她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赵会杰在分组会上做了题为《走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的发言。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以下简称内蒙古新闻广播)第一时间对她进行了专访。专访通过录音报道、人物片花、网友互动、电话连线等形式,以轻松聊天的方式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引领受众入情入景,好听有趣。本文从这期节目采写前的精心准备到谋篇布局等方面,试析广播访谈《我在小庙子等着总书记》的创作逻辑。
一、访谈选题要善于寻找大事件的关联点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媒体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地方媒体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软着陆”?只有以小见大,以个体的小叙事来升华主题,找到与大事件的关联点,才能破解重大主题报道中的“难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年全国两会的关键词之一。内蒙古是农牧业大区,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是参加全国两会的内蒙古代表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6位来自基层的代表就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动能转换等问题向总书记汇报。这些基层代表关注的内容都关系着全国发展大局、关乎内蒙古发展大计,备受瞩目。
赤峰市松山区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的发言主要围绕村党支部如何带领村民走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展开。总书记认真听取她的发言,并不时插话:“地是水浇地吗?”“通了自来水吗?”赵会杰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是事关乡村振兴的大事……总书记说目前还没有去过赤峰,将来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一选题。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还有哪些生动细节,发言里面有哪些发展故事?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后赵会杰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百姓想听的事儿。如何通过一个村党支部书记的努力,探索反映内蒙古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与思考便成为访谈的题中之义。
二、访谈对象的选择和确定
新闻访谈要围绕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展开。那些接近、介入或参与新闻事实,知悉和掌握新闻事实真相的当事人、知情者和相关人,是新闻采访的关键。人物是否具有新闻性?是否有特色?只有找到合适的访谈对象,访谈的过程才会顺畅,才能获得预想的效果。
赤峰市是内蒙古贫困面积最大和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对他们尤为重要。2009年,赵会杰刚当选赤峰市松山区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时,村民人均土地不足两亩,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潜能?怎么才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这是村党支部面临的最大难题。为此,赵会杰组织党员和群众多次外出学习,先后搞起了胡萝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这个小山村,在赵会杰的手里一点一点地发生着变化。过去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现在村子美了,村民们走上宽心路、喝上放心水,还住上了安全暖和的房子,小庙子村也从有名的贫困村转变成了现在的富裕村。如今,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
赵会杰是内蒙古千千万万党支部书记的代表,在这次专访前,记者多次采访过她,她给人的印象是直言快语、表达风趣幽默,说话接地气,这样的嘉宾参与的访谈节目自然更出彩、更易被受众接受。
三、访谈内容的选择
人物访谈难在不流于平淡,让访谈对象个性鲜明的形象深入人心,与其它人物区分开,这是人物访谈成功的关键。
如何让访談可听性强,必须在角度和特色上求新,挖掘选题胜出的关键点、新闻人物的深层价值,从不同角度以新的视角挖掘题材。内容选择要充分考虑受众心理,建立受众同理心,充分研究受众爱听什么、想问什么,做到换位思考。
以往我们做人物专访,在提问上容易出现一些不足,问题大而空,多为开放性问题,比如:“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你的认识是什么?对于某件事你有什么感想?”赵会杰代表媒体关注度高,曝光率也很高,这次访谈如何寻找到独家新闻?我们从百姓视角切入,把代表设定为“有故事的人”,将访谈问题交给网友和受众来决定。受众的问题很有特点,如“有没有想着总书记和你握手的时候,你要说一句什么”“外来的媳妇怎么当村民的家”“村民喊你女神你是什么感觉”“国家的好政策总有一款适合你,小庙子村是否找到了这一款”,等等,网友和受众的提问,既拉近了代表和百姓距离,又让进入直播间的代表轻松转换语态。
四、访谈节目的技巧
(一)了解访谈对象
选择好访谈对象,接下来就要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节目团队在最短时间内搜集到赵会杰和小庙子村的有关材料,同时派出记者深入小庙子村采访,发现了许多细节故事。比如:赵会杰是一个外来的媳妇儿,却成了小庙子村的当家人,不仅如此,村里的人直呼她“女神”。再比如:小庙子村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康熙的女儿下嫁给小庙子村的蒙古王爷,带来很多陪嫁,建了一座庙,规模比大庙子的那座要大,就是所谓的“大庙不大小庙不小”。这些细节为我们制作节目片花和之后的访谈提供了帮助。
(二)与采访对象建立亲切关系
因为之前多次采访,赵会杰对我们的直播间并不陌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主持人与她闲聊了一会儿,以此来松弛现场气氛,让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赵会杰接到很多电话,都是在电视上看到她和总书记面对面交流打电话来向她祝贺的。主持人抓住这一线索,和她聊起了这些电话。赵会杰说,这几天朋友圈被霸屏了,所有的熟人、同事、亲戚都在传这件事儿。她也是兴奋得一晚上没睡。
主持人与赵会杰建立了朋友般的亲近关系,有了信赖感,获取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访谈问题重新进行了调整。主持人亲热的话语也营造了一种轻松的采访气氛,为之后的专访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主持人要有把控现场气氛和局面的能力
这次负责专访的主持人是内蒙古电台多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主播。她的主持风格亲切自然,让人感觉是娓娓道来,极富感染力。赵会杰非常善谈,主持人没有武断地打断她的话,而是悄无声息地将话题巧妙地转移到事先拟好的话题上来,时时把握采访的话题和进度,将问题把握得深浅有度,现场气氛轻松自然,采访对象情绪欢快。
五、基于广播特点进行具有时代性的报道
(一)充分挖掘人物故事
新闻传播中,给受众印象最深的是故事而不是观点,一旦记住了故事,反映的主题也就记住了。当技术进步,节目制作越来越精良,类型越来越多元,反而可能会忽略了内容创作。做访谈节目,归根到底就是要给受众讲一个好故事,要挖掘嘉宾身上重要的精神品质,用事实说话、从细节入手讲述故事,将典型人物访谈做得有血有肉,传播时代好声音。
这期访谈中,我們挖掘了很多赵会杰身上的故事,真实展现出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干练、朴实无华的品质。赵会杰说,她娘家那个地方的条件要比婆家这里好很多,当时离开娘家,心里头也很矛盾,觉得委屈。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爱上这个地方,如果有谁说小庙子不好,她一句都不爱听。网友问赵会杰,见到总书记时紧张吗?她说:“第一次见到总书记,我觉得我的心理素质不行,但是我发现很多男同志也是眼里含着泪花,特别激动,那种激动是油然而生的。”这些内容都很朴实,很打动人,既有说服力,又使作品鲜活起来,缩小了和受众的距离,也让受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一重大主题报道。
(二)专注细节,语言生动
人物访谈展现的不仅是专访的主题、内容,还有人物的形象、声音以及细微的情绪变化。小细节处见大情怀。访谈中,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比如,主持人问:“您在向总书记汇报时一度有点哽咽,当时想到了什么吗?”赵会杰说:“当时向总书记汇报的时候,就有感而发,因为我还没有把老百姓的发展带到预期目标,我们还在努力。”
一个个小细节串起来,从侧面反映了赵会杰率真、敢想敢做的人物性格魅力。
(三)音响运用适当,体现广播特色
作为一篇广播新闻报道,能否做出广播特色、能否找到声音表达的更多可能性,是成功的关键。
典型音响主要包括现场音响、采访对象的谈话等,这对广播新闻来讲不可或缺,也是广播新闻细节描写的极佳呈现方式。典型音响运用恰当,能够很好地重现新闻现场,将受众带入到新闻情境中去。
在这期节目中,有村民个性化的声音,有小庙子村舞龙舞狮表演、表达激动心情的现场音响,有电话连线小庙子村村民的电话录音等,声音多元又各有侧重,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通过声音表现的细节,让受众有了画面感、现场感,从广播传递的音响中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专访人物更有说服力,真实可信。
参考文献
1.王扬扬:《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中国播音主持网,http://www.byzc.com/zhuanye/BoYinLunWen/5960.html.
2.董慧敏、殷满仓:《广播主持人访谈节目提问技巧浅议》 ,《今传媒》 ,2015年第10期。
3.李琴伟:《采访对象的选择要素》,《视听界》,2010年第3期。
4.林夕:《我们为何需要访谈节目?鲁豫用17年的坚守告诉我们》,腾讯新闻,https://new.qq.com/omn/20180718/20180718A1ZB5F.html.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