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古镇震后崛起乡旅产业

    廖俸 周淼葭 潘兴扬

    四川省芦山县龙门镇位于“4·20”芦山强烈地震震中。自灾后重建以来,根据国务院《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龙门镇不断围绕龙门古镇、白伙新村做好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发展,努力推动灾后重建工作。

    从成都沿成雅高速向南,在雅安驶入雅康高速,然后在多功出口下站,再沿国道351线前行,芦山县城便在眼前……这是5年来,记者前往龙门用时最少的一次。灾后新建的雅康高速、国道351线,道路笔直宽阔、一路畅通,让飞仙关天险成为了历史。而当初的龙门乡,不仅已经撤乡设镇,更是建起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因为“家家有铺面、户户搞旅游、人人有就业”,古鎮居民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古镇4A级乡旅环线渐火

    走进芦山县4A级旅游景区龙门古镇,沿着宽敞干净的柏油路前行,一路都是古街民房、砖木雕花和朴雅致的新房,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插着红旗,格外引人注目。

    作为“4·20”芦山强烈地震震中,龙门镇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依托古城坪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军部旧址、王家村石刀背沟将军古墓、青龙场元代建筑青龙寺大殿、龙门溶洞等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建成以青龙场为核心,以白伙、王伙、河心等七个特色新村为亮点的一条22公里旅游环线相串连的4A级龙门古镇乡村旅游线,促进沿线村民走上农旅结合增收致富的道路。

    这是集古镇特色、红色文化、茶马文化、田园景观、自然景观、生态体验为一体的川西特色旅游古镇,庄严的震中纪念广场、大气磅礴的龙门古镇景区入口、现代化的游客接待中心等,都已成为龙门镇标志性的旅游景点。

    龙门古镇核心区于2014年7月开工建设,2015年12月底完工。龙门古镇按照“家家有铺面、户户搞旅游、人人有就业”的发展目标,把古镇新型社区、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等协调重构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动生态古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建成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和“4·20”芦山地震震中纪念地。

    龙门镇通过培育新业态,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已然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一花一草一房一院都呈现出依托重建新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蓬勃生机。

    现在的龙门镇,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旅游环线和产业园布局也已成型,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态势正在彰显。随着一个个极具地方特色的美丽新村的落成和龙门旅游环线的贯通,到震中龙门旅游观光的外地客人越来越多。青龙场村白伙新村落成后,许多住户看准这一商机,利用新房率先开展乡村旅游接待服务,餐饮、住宿、茶楼、超市等经营项目陆续开业。

    乡村旅游合作社在龙门镇也得到了村民普遍认可,不仅提高了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还能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芦山县农工委工作人员沈纲对记者说,“采取统一协调、分散经营,统一整合、公平分配的管理方式,‘政府+公司+社区+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自管委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农户接受公司专业培训。”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如何让游客享受优质服务,在玩得尽兴的同时,吃得放心、住得舒心,如何避免恶性竞争,良性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问题。白伙新村开发新型农村社区

    根据国务院《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规划新建龙门镇白伙新村。新村位于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于2013年12月开工建设,2014年9月全面完成,同年12月实现入住,安置农户81户、295人。在灾后重建中,白伙人提出“有党就有主心骨、白伙重建不怕输:不等不靠不抱怨、自己事情拼命干”的响亮口号,实现了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

    白伙新村按照“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的重建思路,坚持“小组团、院落式、田园化”的建设理念,采取统一规划、自主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模式,突出连片砖木民居风情特色,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重点,着力构建产村相融、镇村一体、农旅结合的新型农村社区。

    新村坚持“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康源农业和盈安农业公司两家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猕猴桃、大棚果蔬、荷塘垂钓等休闲体验农业,建成省级休闲农业公园。

    同时,新村坚持依法治理,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动自建委向自管委转变,着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围绕龙门古镇4A级景区,新村自管委牵头成立以农家餐饮、体验农业为主的乡村旅游联盟,兴办农村土特产小超市、特色餐饮店、民宿旅店等近30家,乡村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农户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发展目标。2018年上半年,白伙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3元。龙头企业引路生态农业

    在龙门古镇与白伙新村的连接地带有一片生态农业园,这就是总投资达3200万元的康源生态农业园。

    在这里,主要建设有50亩连栋薄膜温室及玻璃温室大棚、50亩鱼塘荷塘改造及附属设施、100亩葡萄采摘园、800亩有机猕猴桃示范种植园、100亩名特果蔬引种试验示范园,以及储藏1200吨的冷链保鲜库和智慧农业管控中心。

    农业园以生态、绿色为基调,以合作共享为理念,以农旅融合为抓手,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节水高效农业,广泛运用现代农业无线传感、恒温智能控制等技术,整体提升基地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着力建成果蔬新品的试验示范推广平台、现代农业技术的科普平台、“农业+”的示范平台。

    同时,通过种植有机蔬菜、四季花卉、生态水果蔬菜和发展生态水产养殖,着力构建田园镶嵌、汇水聚核,产镇相融、田居相连、田园相依的生态自然田园景观体系,打造龙池垂钓、田园采摘的现代生态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基地,带动镇郊20余户群众发展农家乐和1000余户种植蔬菜,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