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方法探讨

    杜文艳

    摘要:目前高校传统的审计教学方法落后,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分析了现行审计教学方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审计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出在审计教学中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模拟实训教学法和校外实训教学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模拟实训教学法;校外实训教学法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较强职业判断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审计人才。高校应扩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模,以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目前高校审计教学方法还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对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探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1现行审计教学方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1.1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审计的教学方法大多局限于课堂讲授,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审计基本原理、审计测试流程、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等理论知识,倾向于陈述和讲解审计方面的概念、原理和准则,导致教学内容抽象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侧重于理论讲授,缺少实际案例的导人和启发,甚至较少涉及具体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讲解,与实际审计工作脱节,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所学知识,亦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实践教学方法难以实施

    高校审计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欠佳,忽视对学生审计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一方面,许多高校还没有建立规范的审计模拟实验室,缺乏审计实践教学软件和配套的实践教学资料,难以开展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模拟实践教学;另一方面,高校建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中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较少,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去事务所实习锻炼,无法接触审计实务工作。此外,高校审计学教师很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进行教学,缺少审计实务工作经历,无法形象描述审计工作的具体细节和项目开展情况,如何开展实践教学还需要经过相应的培训和学习。外聘教师经费有限,学校也难以招聘到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注册会计师来学校为学生进行指导。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教师无法指导学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和对具体审计实务问题进行分析,不利于对学生审计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2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方法改革

    2.1案例教学法

    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引入审计案例可以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实际审计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案例,本文认为审计案例按照教学用途不同可大致分为引导型案例、讲解型案例、练习型案例和拓展型案例。

    2.1.1引导型案例

    引导型案例一般适合审计学教师在讲解新的章节内容之前,选择来源于实践并切合教学内容的简单案例进行教学导入,并在案例最后提问几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乐趣。

    2.1.2讲解型案例

    讲解型案例是指结合具体的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引入案例讲解课本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解审计计划时,可以结合案例给学生展示某个具体的会计师事务所针对被审计单位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签订的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制定的总体审计策略的工作底稿。在讲解风险评估时,可以结合具体公司,给学生展示会计师事务所是如何了解该公司及其环境和内部控制的。结合案例讲解理论知识有利于使抽象的文字形象化,使学生学习具体知识是如何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得以运用的。

    2.1.3练习型案例

    练习型案例则指理论教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给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的机会,教师进行课堂组织和答疑。在讲解完部分章节后还可以设计综合的练习型案例。例如,在讲解审计测试流程和各类交易及账户余额的审计时,可以让学生分析综合性的案例,提高学生进行风险评估和选择审计程序进行风险应对的能力。

    2.1.4拓展型案例

    拓展型案例可以选择与讲授内容相关的篇幅较长的典型事件,在讲解完部分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课下进行阅读,例如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安然事件和绿大地审计案例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2.2模拟实训教学法

    通过仿真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内部控制系统、会计记录信息和其他信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校内审计模拟实训完成财务报表审计的全过程。通过实训让学生体验审计工作,自己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2.1实训资料准备

    大部分高校都建有会计模拟实训室,现有会计模拟实训可以为进行审计模拟实训提供材料支撑。通过对具体企业的会计模拟实训,可以形成相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等纸质资料和电子版的企业财务账套,审计模拟实训可以把会计模拟实训的企业作为被审计单位,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操作。除了上述材料,还需要提供被审计单位的基本资料、内部控制手册、审计软件、审计工作底稿的电子模板和已经获取的部分审计证据等资料。

    2.2.2实训项目及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可将学生每5人分成一个审计项目组,每个审计项目组设置1名项目经理,负责该项目组审计工作的分配和协调。教师应全程跟班,现场指导学生进行审计模拟实训,具体包括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编制审计计划、填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以及审计资料的打印归档等任务。如果课时有限,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课时量选择审计实训项目让学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比如开展初步业务活动、计划审计工作、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和部分报表项目的实质性程序等。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项目经理分配的工作,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咨询或者与同学讨论。老师应履行质量监控职责,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改正,帮助学生理解实训项目。

    2.2.3實训考核

    教师对实训教学的整个过程应进行连续而及时的考核,并且做好每次上课的考勤和实训纪律记录。实训结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等实训资料,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

    为了规范审计模拟实训教学,应突出过程性考核所占比重,最终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末考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最终考核成绩的60%,末考成绩占最终考核成绩的占4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实训纪律和上交的实训资料的考核,其中以上交的实训资料的考核为主,可以占到平时成绩的80%。实训资料考核主要是看学生制定的审计计划的合理性、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准确性、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发表审计意见的适当性等。为了考察每位学生对审计实训项目的掌握程度,可以进行集中期末测试作为末考成绩,期末测试的重点可以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审计意见的发表等方面,侧重考核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2.3校外实训教学法

    通过校外实训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真实的审计业务,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在审计实践中学习抽查凭证,进行银行函证、填写审计工作底稿等具体审计工作,参与项目组讨论,把握审计工作流程。

    为了有效开展校外实训教学,高校一方面应积极争取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形成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安排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校外实训。学校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担当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和答疑,给学生讲解审计流程,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编制和注意事项等;另一方面,高校还可以安排审计学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顶岗实践,不但可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还可以在教师具备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后担任校外实训导师,现场指导学生进行校外实习。此外,高校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就业方面的协议,比如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校外实训单位选择就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校外实训的积极性,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