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的改造更新与持续性发展

    马修瑶 潘彦旭 赵艳红

    【摘?要】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它是构成历史街道、古城、乡镇等建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城市格局大肆扩张,许多古老优秀的建筑被拆毁,造成了不可弥补的遗憾。面对这种现状,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对传统民居建筑的改造更新,以实现其持续性发展。传统民居蕴含的历史文化及人文情怀逐渐被人发掘,并被重新利用。本文以周村大街为例,在分析其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对周村大街的建筑进行改造设想,并分析改造内含的必然性及意义。

    【关键词】传统民居;遗产保护;改造;民宿

    Re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A Case Study of Zhoucun Street

    Ma Xiu-yao,Pan Yan-xu,Zhao Yan-ho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101)

    【Abstract】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ical community, ancient city, township and other architectural groups.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modern urban structure has expanded greatly, and many old and excellent buildings have been demolished, resulting in irreparable regrets. Faced with this situa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noticed the renovation and renewal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to achieve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historical culture and humanistic feelings contained in traditional dwellings have gradually been discovered and reused. Taking Zhoucun Stree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reconstructs the architecture of Zhoucun Street, and analyzes the inevitabil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houses;Heritage protection;Renovation;Bed and breakfast

    1. 周村大街概況及布局

    1.1?周村大街概况。

    周村大街,也称为周村古商城,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占地17 公顷,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区组成。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5万余平方米。[1]景区内古迹众多,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中西文化合璧,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

    1.2?周村大街空间格局。

    (1)古商城的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为古城原有主要交通道路,几条主要的街道划分出几个边界清晰的地块。地块内部由许多院落组成,院落空间较为零散,形状大小各异,密度差异也较大,没有统一固定的规律。沿主要交通道路的两侧一般为开间较大的商铺,店铺之间紧密毗邻商业繁荣,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商业风貌。古商城次一级小街巷,基本为非商业性质的民居建筑,围合感强。

    (2)整个街道系统由街道、建筑及广场三部分构成,街道大体上均为直线型,街道宽窄不同使得空间变化更为丰富。[2]三条街道的交叉处形成了一个小型广场,成为古商城人流集散地,也成为了街道的交通枢纽。

    1.3?周村大街建筑类型。

    整个周村大街的建筑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商业建筑,基本都为面朝街道开间较大的一、两层楼式连续性店面;只有正面朝向街道,侧面基本没有显露;这样形成的沿街立面使得建筑不是以三维的体量呈现,而是以二维的界面展现。整条长街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建筑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另一类为居住建筑,合院式民居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大街的商业性质决定了大部分建筑为前店后宅式格局,前面开店,后面住家;院落的形制并不规整,大小各异,房间的朝向依据前面店面的朝向而定,并不刻意追求南北朝向,更多的是体现聚财的思想。按照基地的条件灵活的围合成不同形式的院落,建筑之间没有廊子相连,多作为佣人房及仓库。

    2. 周村大街现状及改造设想

    2.1?建筑现状。

    (1)传统民居是当地传统文化和精神的载体,现代生活的便利使得大部分人已经不在传统民居中生活。原建筑的风貌基本保存,部分建筑构件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局部修缮。墙体都为清水砖墙,屋顶覆以小瓦,建筑都采用墙体承重,因此墙体较厚,门窗洞口多使用砖券和石券的结构形式,并在外侧用砖圈线脚加以装饰。[3]

    (2)许多原始建筑为典型的硬山坡屋顶建筑,前店后宅式格局。因当时大街的地价相对较高,以最大限度的获得建筑面积为前提,院落的尺寸和规模都相对较小,院落形状为宅院型合院,院落的长宽比可以达到2比1,各建筑间没有廊子连接,较封闭,围合感强。

    2.2?周村大街的历史文化印记对民宿市场的吸引力。

    (1)现如今,快节奏的商业模式迅速发展,但周村大街因其独有的历史韵味仍然得以保存。

    (2)古商城南有山东讨袁护国军司令部旧址及魁星阁庙宇,北有明教寺、千佛阁、汇龙桥,是周村自然人文的集汇所在。周村最初的形成源于唐宋时期的庙会,是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所在地。到明朝中叶以后,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周村更加繁荣,许多街道如银子市街、丝市街、绸市街等都是因为某一种行业的聚集而命名。到清朝,周村成为当时著名的商城。乾隆御赐“天下第一村”。[4]

    (3)时至今日,周村大街的原始风貌依然保存较好。时间好像对这里格外眷恋,古城内的集市、客栈、酒肆、民宅都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古朴的青石板路面、仿佛看到商人们步履匆匆的身影,纵横交错宽窄不一的街巷、大大小小的天井、三进四进的院落,就连房间内部的陈设都是遵循了明清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装饰风格。此外,每逢节假日,古城内还会举办千盏花灯会、猜灯迷、祈福会、滚铁环等民间传统游艺活动,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造就了周村古商城不同时空下的恒久魅力。

    2.3?改造设想。

    (1)作为齐鲁文化的见证和传承者,为了更好的对待历史街区并进行保护开发,对周村大街的保护始终秉承着“修旧如旧”的理念,对建筑、街道、色彩,材料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从而保证其修复的原真性。也调整了原来杂乱无章的经营状态,以旅游纪念品、丝绸、古玩、博物馆等为主。在周村烧饼博物馆,可以亲自尝试一下中华老字号“周村烧饼”的制作技巧,拉黄包车的脚夫穿梭于人群中…所有的一切仿佛把游客带回百年之前,充分领略到百年商埠的魅力。而这些恰恰满足了现在“体验式”旅游的需求。

    (2)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体验那种古宅院般的生活感受,想要慢下来静静的聆听时光的声音。这正与传统民居的保护性发展思路相吻合。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应遵循与原建筑整体相协调的原则,对整个历史环境的尊重与珍惜,才能使整体氛围和谐统一,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原基址各建筑占地面积较小,除沿街依然在沿用的商业建筑外,就是内部的住居空间,其房屋基本结构良好,院落较小,在对原建筑进行修缮的基础上,对其空间进行重读。将其改造成新的民宿空间。

    3. 设计改造的意义及内在必然性

    (1)传统民居建筑与民宿的结合早已成为一种热潮,在这种热潮的背后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及意义。

    (2)经济社会的大力发展使得许多传统村落正在慢慢消失,仅仅依靠资金修复远远不够,其蕴含的地域特色及文化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对其的保护性发展往往会再一次造成与民众生活相分离的窘境。

    (3)与此同时,旅游业也呈现出新的面貌。传统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的文化素养及生活品味日益提升,迫切需要改变原有的旅游面貌。“自驾”背包客等新概念的引入,使得住宿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需要一种更加注重人文体验的旅游住宿方式,这正与民居的保护性发展思路相吻合。这种新的住宿方式的出现表现出了人们对情怀、个性及生活状态的精神追求。

    这种设计改造除去上述分析的必然性外,还有多方面共赢的意义。首先,有利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可以降低传统建筑的衰败进度;民宿为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一个富有时代性的产物。其次,民宿作为一个设计对象,给设计师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可能,迎合了大众的需求,提升了旅游体验;再者,还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开发,民宿作为一个新的领域,有诸多方面未被开发和研究,这也为设计提供了新的灵感和动力,也使设计者的思路得以拓宽,不同的民宿衍生出不同的设计元素,从色彩到材质,从局部到整体,提炼出更具有特色化、时代化、民族性的空间,从而可以增强当地的文化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最后,从长远来说,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新,对民众的审美及教育意义是持久的。

    参考文献

    [1]?石雷,邹欢.城市历史遗产保护[J],从文物建筑到历史保护区.世界建筑,2001,6.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J]——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劉宛.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四个原则[M].世界建筑,2001,6.

    [4]?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研究[J].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