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行与思

    胡华

    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其目的是引导教师和家长树立科学的入学准备理念,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将入学准备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为幼儿今后的学校生活做好准备,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很多专家、学者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不同的幼儿园也有各自的思考与做法。在实施“生活化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只有用更长远的眼光,用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方式,回到儿童的立场,才能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做了以下几件事,帮助幼儿完成入学准备。

    第一件事:借助“生活化课程”,用三年时间帮助幼儿全方位做好入學准备

    我们认为,要想较好地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应从课程入手。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回归与还原儿童本真生活”的课程体系(简称“生活化课程”),让幼儿在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园的“生活化课程”是一个儿童与自然、社会、家庭紧密联结的具有宽阔视角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的主题按照四季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气与中国农耕文化的脉络来设置。孩子们可以在合适的季节来到户外,在树下吃饭、讨论,在楼顶的一米菜园播种、照料与收获,在小池塘边洗石块、搬石块、计算石块的数量、用瓶子装水的方式测量小池塘的容积。在大自然里,他们和一草一木、一虫一鸟进行平实却又深刻的对话,在紫藤架下与小兔窃窃私语。冬天,他们和老师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制作冰灯和美食,领略冬天特有的意蕴……这些课程内容基于幼儿当下的生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呼应了幼儿充满好奇、乐于探究世界的特性。

    我们深知,父母是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他人。对于专业工作者来讲,如果在影响幼儿发展的同时不能主动地影响家庭,就无法形成教育合力,也无法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一直在试图引导家长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培养孩子。每个家庭都带着自己丰富的文化印记,在教师的帮助下,家长们愿意主动地运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参与到课程中,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家长可以带着知识经验来参与,比如介绍自己的职业,也可以带着技能技巧来参与,比如和孩子一起造桥,但更重要的是带着情感体验和内在的生命感受来参与,和孩子一同分享。

    还原儿童立场与生活的课程本质上就是在为孩子们做好入学以及未来人生的准备。通过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孩子们会形成如下学习品质:(1)拥有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想象力。(2)具有超强的游戏力。(3)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4)善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5)拥有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学会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7)学习制定计划,管理自己的时间。(8)运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结构化。(9)学会思考学习本身的意义……这些品质不仅关系到孩子们入学后的适应性,也是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

    第二件事:在幼儿园大班最后阶段的学习中围绕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展开主题学习

    5月,大班幼儿的所有活动都围绕“入学准备”展开。

    1.通过调查,倾听幼儿的心声

    在“生活化课程”中,每月的课程都是从倾听幼儿的想法开始的。大班幼儿对即将面临的小学生活有自己的期待、担忧和独特的思考。为了了解大班幼儿是怎么看待“入学准备”这件事的,我们对他们进行了三个小调查。

    调查一: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先就这个问题对当日来园的46名大班幼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18人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有16人认为自己正在准备,还有12人认为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准备好”的幼儿认为:“我准备好了,在幼儿园我一直在学习怎么学习。”“我在中班的时候就做了读书计划,现在基本都完成了,上小学肯定没问题!”“我准备得差不多了,妈妈一直在帮我学习关于数学的知识。”“正在准备”的幼儿认为:“我还缺一点,因为爸爸妈妈觉得我还准备得不够。”“我觉得离上小学还差一点点,因为我还想挑战难度更高的。”而“没有准备好”的幼儿则认为:“在幼儿园的时间过得太快了,我都来不及做好准备。”“我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准备好了。”

    借由这个调查,我们得以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他们对于小学生活的担忧与焦虑,也感受到了他们言语间传递出来的信心与期待。这些来自孩子们的宝贵的思考与感受,也成为我们后续课程设计非常重要的依据。

    调查二:在幼儿园生活的三年中,你为入小学做了哪些准备?

    在第二个调查中,孩子们的回答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们说:“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进了小学肯定也会准时起床,按时上学。”“我们在幼儿园学习了叠衣服、收玩具、摆放桌椅。”“我们一起练习跳绳、拍球、跳远,为进入小学做好了身体上的准备。”

    (2)储备了大量的知识。孩子们说:“我们在幼儿园每天播报新闻,我会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情,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新鲜事。”“在幼儿园,我看了很多很多的书,知道了很多很多的知识。”“我经常和好朋友一起在益智区玩数学类的游戏,这对我的帮助很大。”

    (3)获得了多种学习能力。孩子们说:“我们在幼儿园收集大自然的东西,进行分类,做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这些都是很宝贵的学习方法。”“我上大班后又交了很多朋友,也学会了更多交朋友的方法,上小学后一定也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我觉得这个可以帮助我顺利上小学。”“我在幼儿园学会了使用各种方法去查阅资料,画思维导图。这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

    (4)拥有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孩子们说:“幼儿园的学习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我觉得前天的模拟‘面试让我变得更加勇敢。”“重要的是我喜欢学习。我觉得这是我在幼儿园为上小学做的最好的准备。”

    从孩子们的分享中可以发现,孩子眼中的“入学准备”并不单单指向知识的获得,而是包含多方面的能力与习惯,如学习的能力、爱的能力、勇气、好奇心、开放的生活态度以及与他人和环境建立新关系的能力等,其核心是“认识自己”。

    所以,真正需要做好入学准备的不仅仅是孩子们,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因为父母对待孩子入学的态度和看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入学准备。为此,我们也会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家长缓解焦虑情绪,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更好地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1.引导家长参与到“生活化课程”中来,不断倾听幼儿的心声

    在三年“生活化课程”的学习中,家长早已与孩子结成“学习共同体”。在后期关于小学的主题学习中,我们依然会设计大量需要父母配合完成的课程内容。例如,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小学生活经历;陪同孩子考察即将进入的小学,配合完成调查海报;参加“寻找彩虹小学”的主题畅游日活动,感受孩子的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家长自身也能对小学有更多的了解,还能看到孩子所展示的极强的学习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身的焦虑。

    2.组织以“入学准备”为主题的家长学校

    每学期,幼儿园会组织半日开放活动与家长学校。开放活动从8:30进行到10:30,在这个时段内,教师会设计适宜的课程活动来引导家长倾听孩子、陪伴孩子。在之后的一个半小时里,老师们会和家长一同完成“家长学校”的学习。

    大班两个学期的家长学校都会围绕“入学准备”进行,但侧重点不同。第一学期的家长学校重点在引导家长思考“幼小衔接‘衔接的是什么”。教师会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以及家长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生活化课程”,引导家长紧紧跟随课程,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思考在接下来的这一年中能够为孩子进入小学提供怎样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给爸爸妈妈列了一份“入学准备“清单:(1)和我分享你们的小学生活,这样我就不会那么紧张了。(2)给我多些耐心,多些时间,因为适应需要时间。(3)给我更明确的规则和要求,我会慢慢做到。(4)请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我。(5)给我学习的时间,也给我游戏的时间。(6)不要总是催促我,我有自己长大的节奏。(7)请给我更多的信任,相信我可以在小学做得很好。(8)我学习不好的时候,不要冲我发脾气,和我一起慢慢进步……我们希望这份清单能够帮助家长做好自身的入学准备,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迎接全新的小学学习生活。

    第二学期的家长学校重点是给予家长更多信心。在家长学校中,家长们会结成小组讨论“孩子三年在幼儿园获得的学习品质”,提出现阶段遇到的困难,相互支招;教师会请家长交流孩子的成长经验;孩子们也会通过视频的方式出现在家长学校的现场,视频中孩子们细数三年来自己的成长与爸爸妈妈的成长,当视频中的孩子对爸爸妈妈说出“我不害怕上小学,因为我知道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和我一起想办法”“请爸爸妈妈给我多多鼓励”的时候,相信爸爸妈妈一定拥有了更大的勇气和孩子一同迎接即将到来的小学学习生活。每年的5月,我们也会借助社区的力量,为家长提供参加有关小学政策的专题讲座的机会,让家长了解当前幼儿升学的形勢,了解小学的招生政策、填报录取流程等,更好地引导家长做好入学准备。

    科学的入学准备是指我们不仅要关注当下,也应该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对家长来说,如果能把孩子成长的目标放得更长远一些,把人生看作一场马拉松,而不是尽一切可能冲向终点的短跑,那么对于成功的理解与定义也会宽泛很多。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也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相信孩子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对新环境、新挑战进行自我调节与适应。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带着在幼儿园积攒的力量,满怀信心地进入小学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