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人教育公正问题研究

    刘婷婷

    【摘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个子系统,基于公正视野探讨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文章分析了成人教育中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机会的补偿性和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性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成人教育发展中公正失衡的现象。基于以上分析,作者从立法层面、政策制定,以及成人教育自我发展等角度寻找实现成人教育公正发展的支持条件。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育公正;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7)01000104

    【收稿日期】20160630

    社会支持的力度直接影响着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同时,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进行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的公正性发展对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各个基本组成系统对教育的总体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人教育作为教育的四大类型之一,也不例外,对促进教育公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指出:“成人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成人教育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终身教育具有社会性、全民性和终身性等特点,其包涵了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成人群体是社会中一个庞大而又復杂的群体,其教育的质量、范围,以及教育的基本权益保障等关乎着终身教育的进程和发展。应将成人教育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中,并将成人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由此可得,成人教育将成为全球化以及全民化教育的趋势。成人教育社会资源如何合理分配以及教育权利如何保障等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也是保证教育公正公平的重要体现。

    二、公正视野下成人教育的特征

    有关成人教育特征的研究很多。有研究者认为成人教育特征主要从过程和理念两个角度进行探讨;有研究者则是将成人教育特征进行细化探析,主要从教育对象、制度机制、目的功能等进行分析研究。可见,成人教育的特征可多角度探析,但其自身独特性也是非常鲜明的。探讨成人教育独特性不仅是保证成人教育公正的必要前提,也是国家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成人教育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机会的补偿性和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性四个方面。

    (一)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

    成人教育对象主要是成人。“成人”这一概念,不同领域的专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进行阐释界定,即有生理学角度、社会学角度,以及心理学角度等。其教育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了开放教育、成人高考和远程教育等,其主要教育对象不限年龄,不限性别,包括了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总体上,成人教育对象多层次性主要体现在:(1)从受教育者的教育经历看,既有受过教育的成人,也有未受过教育或受教育时间较短的成人。(2)从教育的教学形式来看,既有专门教育,也有业余教育。(3)从教学内容来看,既可以满足职业需要,也可实现成人自我完善的人文需要。(4)从教育类别来看,既有补偿性功能的基础教育,也有生产生活实践的职业需要。不同层次、不同教育规格的教育形式,要求成人教育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组织形式等。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下的成人具有自身发展的复杂性,其社会角色的适应性、心理变化的调节度、社会功能的完善性等发展各不相同。因此,成人教育公正发展的前提就在于认识到成人教育对象的多层性,面对不同的成人教育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组织形式,以满足成人发展的需求。

    (二)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成人教育的宗旨是“帮助成人在一个加速变化的世界里更加成功地生活”。成人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家庭生活和工作学习等方面的需要,即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成人教育内容是自身所处社会实践生活中的具体活动内容,成人个体清楚自己需要学习什么知识。其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具有价值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满足自身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需要。受教育者原有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成人教育目标的确立,在具体教育指导下,受教育者将新的学习内容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获得新的知识,提高理解力,完善自我观念等,以适应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需要。成人教育的目的既有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有成人个体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成人教育内容的设计应以教育目标的全面性为基础,除了培养成人的技艺,还要指导成人学会合理认识自我,培养自我导向的能力。

    (三)教育机会的补偿性

    成人教育对象是有经验、成熟的成人,成人教育应重视成人自身的经验和背景。以学习者的经验作为教育发展的起点,其课程内容的设计应满足成人生产生活实践的需求,以此创造出适合成人自身成长的教育和学习机会。在此教育过程中,处于现实中的成人自我提高的过程即是学习权利获得过程。成人再受教育机会是对曾错失教育机会的或自我再发展的成人进行的补偿性教育。补偿性教育机会不仅是个体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重要路径,也是个体实现再社会化的关键途径。

    (四)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性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全球化信息得到广泛传播。处于现实社会中的成人,也面对着海量信息“漫天飞舞”的窘境。教育资源不仅仅限于教师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教育信息来源于网络资源。因此,现实中的成人不仅要具有筛选信息的能力,更要及时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进行学习。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的成人,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成人教育的关键点不再是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教会成人学会如何获取和利用“互联网+”时代中的教育资源以及筛选有效的教育资源。

    三、我国成人教育公正失衡的表现

    (一)教育系统中的不平衡

    目前,我国教育系统主要由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政府对成人教育的支持和投入是最为薄弱的。教育是一个终生的过程,成人在其教育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教育的公正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保证成人教育的公正性。而如今,成人教育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这正是成人教育公正性发展缺失的重要体现。

    1经费支持力度小

    我国成人受教育的意识还未完全觉醒,在现实中的成人主要进行职业劳动,往往忽略了自我提高的人文价值。政府对成人教育的重视也是远远不如基础教育等。就目前我国教育支持系统而言,政府对成人教育子系统的投入支持远远不如其他教育子系统的经费支持。而教育对象的庞大数量以及其复杂性决定了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教育经费的投入应以终身教育发展为前提条件,以此促进教育的长足发展。

    2管理体制不完善

    政府对成人教育的管理力度远远不如其他类型的教育。在教育系统中,成人教育活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外的一种“副业”。处于现实中的成人,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需求,开始盲目追求高文凭、高学历,成人学习的目的难免陷入极端的功利主义思想中,以此忽视成人教育的人文价值。同时,国家和政府对成人教育体系发展的管理力度较小,很多机构开始承办学历教育,成人通过自学考试获得相应的学历,以分数合格作为唯一的指标。这就造成成人一味地应付考试,而不是真正实现自我的提升和发展。而且没有一个确定的部门整体规划成人教育的发展,使其教育职能趋于混乱。因此,成人教育的发展缺乏真正的“指挥中心”,不利于成人教育事業的长足发展,这无疑会使成人教育发展的公正性出现失衡。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成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主要诱因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资源配置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1区域资源分配不均

    整体经济水平虽然总体上有所上升,但区域之间经济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仍是十分明显,呈现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的局面。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成人教育资源的分布。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成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配置,构建了电视大学、企业培训和社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平台。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力薄弱,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和山区,对于西部的成人来说,基本的教育机会都很难保障,甚至扫盲教育仍是棘手的问题。因此,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成人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2城乡资源分配不均

    城乡资源分配不均主要体现在教育设施配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政府对成人教育的资金支持比例很小,其中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更是远远不如城市成人教育,这就导致农村成人教育设施配置简单,甚至仅有的简单教育设施也仅仅处于“荒废状态”。而且,农村成人属于弱势群体,其受教育水平总体上不如城市成人受教育水平,其教育资源的分配及其利用也远远不如城市教育资源的利用程度。同样,留在农村进行成人教育的教师少之甚少,其师资队伍十分薄弱。

    (三)成人自身的不公正对待

    成人教育公正失衡除了外部的原因以外,还有自身存在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成人教育观念的偏倚和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等方面。

    1成人接受教育的功利思想颇深

    现实的生存迫使成人的功利思想较深,为了满足人事单位的招聘和发展要求,为了获取“高学历、高文凭”而受教育的现象愈来愈明显。很多办学机构利用这种教育商机广泛办学,把人当做工具进行“教育”,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对成人学历教育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2课程设置僵化

    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并没有脱离传统教育的课程模式,没有考虑成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专业发展需求。课程内容仅限于某一专业发展的具体知识,忽略了成人辐合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特点,未能将教育和生活各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

    3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成人教育的教学形式仍是传统的班级教授,以说教式授课方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成人本身的个性特点。成人教育的课程设计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忽略了成人认知发展的主动性、灵活性和智慧性等特点,未能做到因材施教。

    四、实现成人教育公正发展的支持条件

    (一)加强成人教育立法,完善成人教育法律体系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法律应该是我们最先接受的法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依法治国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和推动都需要法律法规予以保障。成人教育公正化发展的推进同样也不例外。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是教育四大类型中唯一一个没有立法的教育类型。而保障成人教育体系、促进成人受教育机会的重要途径就是成人教育法律的制定。法律具有强制性,成人教育立法是促进成人教育健全发展的根本措施。我国目前亟待一部关于成人教育方面的法律来促进成人教育公正发展。立法是根基,执法是灵魂。国家及政府应有力制定和实施成人教育相关法律,保障每一位成人受教育的权利。

    (二)完善教育政策机制,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分配

    我国成人教育出现的公正失衡现象,究其根源是“还原为教育政策或制度的缺失”,可见,政策的实施对推动成人教育公正十分重要。政策实施的一个前提条件即政策制定一定要有一个可遵循的价值取向,否则政策的制定则毫无作用,甚至会起消极作用。在我国,基于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切实制定相关政策,以真正促进成人教育公正平衡。

    1贯彻实施教育扫盲政策

    在我国的东西部、城乡地区等成人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尤其是西部地区、偏远山区及广大农村地区的成人受教育机会难以保障,国家政府应积极贯彻实施扫盲政策,以切实保证成人受教育机会。

    2促进经济发展平衡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成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诱因。首先,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重要举措就是国家在保障总体经济发展的基准下,政策向弱势地区倾斜。其次,打破城乡二元发展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发展融合和平衡,关注农民教育,以此促进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发展。在此基础上,成人教育发展应向西部及农村地区成人适度“倾斜”,公平是相对的,政府应合理分配成人教育资源,以保证成人教育协调稳定发展。

    (三)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保证成人学习的有效性

    1正确认识成人教育对象,即现实中的成人

    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成人”,即现实中的成人。成人是在一定“情境”下從事具体活动的个体,具有自身的现实生活经验,他们是承载着生命个体真实的存在,具有自身不同的个性和生活经验,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现实潜能和发展愿景。因此,回归公正视野下的成人教育必然是面向社会中每一位成人个体,尊重其人格的发展,促进成人的自我实现。正如日本著名的教育学者小原国芳所说:“人的个性是尊严的,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是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任何或其他什么人都代替不了的。”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挖掘成人的生命价值,实现个体生命的自我完善。成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成人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展现他们自身的个性,帮助他们认识到每一个不同的个体才会组成这个复杂的现实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社会也会为每一个人创造机会发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

    2找准成人教育发展基点,即以人为本

    教育公正必须合乎公正地面对每一个受教育者,根据人的基本权利赋予受教育者应该拥有的权利,并付之一切来切实保障受教育者的基本学习权。因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应以人为基本点,以此出发构建成人教育的知识框架。成人教育具有社会性和非正规性的突出特征,其社会性体现在教育对象不限阶层、不限年龄,具有全民化的趋势;其非正规性体现在突破传统学历教育的组织形式,采取适合成人的学习模式,如学分制等。这两个凸显特性正是符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成人教育发展最终目标是保障每位成人基本受教育机会得到真正的实现,满足不同环境下的成人个性发展的需要。生命个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的“自主性”,人应该主动地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需要,并为这种自身的需要赋予自己的意志,并为之行动。成人教育要重视情境,以现实生活为教学背景,回归成人个体自我的发展,不断促进成人的自我生长。

    3关注成人教育作为,即自我构建行为

    成人教育必须充分认识成人个体的个性和学习优势,以成人需求为教学范畴。成人学习的动机大都来源于个体内在的力量,以生活、工作和解决问题为导向进行自主学习。成人学习不仅为了解决生活的需要,还要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观,更新已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包括如何建构自己的家庭生活、业余生活以及如何不断完善自己、突破自己。成人学习的内容不仅为了解决生活实践的需求,还要加强对生命本身的体悟,不断提高自我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邓伟志,施伟达.《美国百科全书》比较突出的几点[J].辞书研究,1982(5):45—49.

    [2]冯建军.教育学视野中的教育公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90—94.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

    [4]谢国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综述[J].成人教育,2011(1):4—6.

    [5]祝捷.成人教育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

    [6]高志敏.成人教育:再解读与再认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72—85.

    [7]马尔科姆·诺尔斯.现代成人教育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0.

    [8]苏君阳.社会变迁中的教育公正:关于制度、功能和活动的观点[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7.

    [9]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89—94.

    [10]徐涛涛.我国成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45.

    [1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9.

    [12]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02(10):45—50.

    [13]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海卷)[M].刘剑乔,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