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从“触雷”到“分享”与“互动”

    钟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媒体行业也逐渐步入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也呈现出多样化的传播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纪录片制作人员形成极大的挑战。因此,纪录片制作人员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重新进行定位,以便更好更广泛地传播纪实信息。本文就从新时代下的纪录片出发,对“触雷”“分享”以及“互动”的记录历程进行有效探究。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纪录片;改变

    (一)多样性

    新时代的纪录片相对于传统的纪录片有着更大的进步,其多样性就不是传统纪录片所比拟的。因为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群体主要依托广播、电视及报纸等基本渠道,社会实时信息的传播易受时间上的限制,而受众也无法就现代社会底层发生的事件进行发声。但在新媒体时代,不仅克服了以上缺陷,纪录片的播放形式也开始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受众群体对获取信息的时间与渠道可以自主选择,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平台等手段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使得在大众传播之后,频频触雷,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件。不仅如此,新媒体时代下的纪录片还有着传统纪录片所不具备的音响、动画、语音等整体展示新闻的综合性功能。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所具有的多样性,丰富了受众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也在逐渐改变受众群体的信息接受方式。

    (二)互动性

    新媒体由于是新时期下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互动性功能。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动之下,网络平台中纪录片的创作方式与手段也在与时俱进,制作过程的多媒体互动形式也在不断创新。由此,受众群体也不再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渴望能够参与新媒体新闻的发展,对新闻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自己的新闻立场。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纪录片发展过程中,各个纪录片频道也应从“触雷”向“分享”“互动”的方向转变。

    新媒体时代,更多的是纪录片与交互技术的相互融合。所谓互动纪录片,主要是指纪录片与互动技术相互作用的一种纪录片。互动纪录影片在新媒体时代下不仅能够丰富纪录片的创作形式与内容,对纪录片的写实性与针对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互动纪录片受导航系统的性能与点击时长的影响,易产生无限多进入与参与的可能性,尤其是后现代主义逐渐引入新媒体时代下的纪录片,互动纪录片已逐渐朝着变动、涌现的美学形态转变。例如:现代纪录片主要采用网络设计美学的方式,并结合受众群体的观看心理与思想感情来随机改变观看影片的顺序与环境,提高受众群体的观看体验与思维能力。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互动纪录片,观众也可以成为故事的主角或创作者,通过自己的思维判断与情感感知,获得对这个作品的创作权力。同时,作为纪录片的制作人,也应考虑播出范围的问题。大多人都会严格避开隐私问题,崇尚自由的表达态度。因此,这就需要纪录片的制作人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制作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而不是刻意地隐藏,这也许就是纪录片制作人从“触雷”向“分享”迈出的第一步。其次,得到被摄者的反馈与认同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这也许是他们对拍摄素材的一些看法或理解,我们应该学会重视、学会合理运用,例如:以“你幸福吗?”做纪录片主题,通过大量街头采访、网络调查等形式,收集不同人的幸福素材,并邀请部分参与者参与纪录片的拍摄。这样一方面能够通过分享素材与人们互动的形式,来展示社会中或生活中被人曲解的事情,有可能挖掘某些事件的真相,从而使纪录片更加真实、客观;另一方面,面对被拍摄者的分享互动,也能够了解与掌握其心理素质与思想情感,提高纪录片的播出效率与质量;最后,在“分享”的基础上,纪录片制作人还可以与被拍摄者尝试建立一种交流协作机制,從而有助于在了解某些事情细节的基础上为纪录片添加更多现代化元素,使得纪录片的“分享”“互动”环节更加优质。

    近几年,随着我国微博、知乎、微信等社交媒体不断进入大众视野,纪录片的拍摄也无意有意地将一些拍摄对象的素材加入自己的创作内容,并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形式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心情、轨迹等,为自己的创作内容寻找更多的灵感,及时调整自己的拍摄方案。同时,纪录片的制作人与一些同行沟通也是现代纪录片拍摄的另一种方式,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他们的社交圈子,也有类似的行为导向,将被拍摄对象引入微博、微博朋友圈等。一方面,通过这种新型的拍摄手法,可以将纪录片由“触雷”向“分享”“互动”的拍摄方向转变,有利于了解被拍摄方的真实想法,避免因冒犯而损失拍摄素材;另一方面,微博、微信朋友圈中多了一些“陌生人”的动态,也能够在无意之间产生独特的创意,无形之中多了些许忌讳。因此,纪录片在由“触雷”向“分享”“互动”三部曲中的进一步创新历程中,新媒体时代下的纪录片业务也应逐渐从市场细分转化为全方位覆盖的方向发展,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对新媒体市场进行垄断,进而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并时刻关注新媒体的市场发展,把握新媒体发展的经济态势,从而抓住时机,在避免风险的同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纪录片行业也迎来了重要的转型期。因此,在纪录片行业的转型过程中,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转变对新媒体时代制片人身份的观念。不同于传统媒体制片人,新媒体时代的制片人要改变传统制片人固有的思想观念,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仔细研究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型营销模式,从而提高纪录片的纪实性与有效性。同时,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制作人员还应懂得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并将自身优势与新媒体知识与技能有效融合,从而促使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提升纪录片拍摄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家东. 技术驱动与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发展样态[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00(003):62-65.

    [2]于聪聪. 浅析新媒体时代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J]. 新闻研究导刊,2019,010(003):230.

    [3]罗锋, 王诗颖. 从隐匿到再生:纪录片"跨屏之旅"的学理审视与反思[J]. 电影新作,2019,000(001):81-86.

    [4]赵炳利. 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纪录片融合创新分析[J]. 中国有线电视,2019,000(006):64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