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合理性试验报告
洪旭
摘要:为了了解不同免疫剂量和免疫方式的奶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科学指导奶牛口蹄疫免疫工作,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在湖北现代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联合开展了奶牛口蹄疫A型和O型-亚I型两种灭活疫苗的免疫试验。结果表明,45日龄左右的犊牛因有较高的母源抗体,不适宜初次免疫,初免时间应往后延迟,具体延迟多久适宜,应根据各奶牛场的母源抗体衰减曲线确定。初次接种剂量 2 mL比1 mL效果好。二免后抗体产生较慢;口蹄疫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变化大,抽检结果不能完全证明是否免疫。
关键词:奶牛;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0-0008-02
重大动物疫病的控制主要在于预防,预防的关键是进行疫苗免疫接种。为了了解不同免疫剂量和免疫方式的奶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科学指导奶牛口蹄疫免疫工作,根据“鄂牧医办发[2014]40号文件要求,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我们在湖北现代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联合开展了奶牛口蹄疫A型和O型-亚I型两种灭活疫苗的免疫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试验场基本情况
湖北现代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位于黄梅县大河镇,是一个全封闭管理的大型奶牛场。基本情况如下:
养殖规模:现存栏奶牛3 250头。
养殖的基本情况:奶牛场总面积约66.7 hm2,已建成开放式牛舍4万余平方米,封闭式牛舍10余万平方米,可养殖1万头奶牛。饲料以青贮料为主,辅以少量配合料。建有2 500 m3的沼气池处理粪污。
防疫情况:母牛群按常规免疫0型-亚I型灭活疫苗,一年两次。最近一次在2014年9月份。近期无大的疫病发生。
犊牛基本情況:犊牛出生后由母牛喂养2~3 d即隔离开,由人工喂哺挤出来的混合母乳,后逐渐添喂颗粒配合料。一月龄内的牛犊有零星死亡,主要原因是初乳供应不足及牛舍环境不适应。
2 试验方法
2.1 犊牛选择
2014年10月20日,选择未免疫A型及0型-亚I型口蹄疫疫苗的健康犊牛50头,从中随机抽10头采血,分离血清进行口蹄疫抗体监测,并填写相关信息。将50头犊牛随机分为四组,A.B组各12头,C.D组各13头,分栏饲养,逐一登记好耳号及相关信息。由于该牛场70日龄以上的犊牛均已免口蹄疫疫苗,所以选择的这50头犊牛年龄偏小,都在40~50日龄。
2.2 试验疫苗
试验疫苗由黄梅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其冷藏库中现用现取。奶牛口蹄疫A型灭活苗由国内A公司生产,批号C140506J,规格100 mL/瓶。口蹄疫0型-亚I型灭活苗由国内B公司生产,批号4216019;规格50 mL/瓶。
2.3 疫苗注射
疫苗注射由黄梅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派人与奶牛场兽医共同完成。
A组:2014年10月20日,每头肌肉注射1.0 mL奶牛A型口蹄疫灭活苗,同时肌肉注射1.0 mL奶牛0型-亚I型口蹄疫灭活苗。
B组:2014年10月20日,每头肌肉注射2.0 mL奶牛A型口蹄疫灭活苗,同时肌肉注射2.0 mL奶牛0型-亚I型口蹄疫灭活苗。
C组:2014年10月20日,每头肌肉注射1.0 mL奶牛A型口蹄疫灭活苗,同时肌肉注射1.0 mL奶牛0型-亚I型口蹄疫灭活苗;30 d后(2014年11月19日),每头再肌肉注射1.0 mL奶牛A型口蹄疫灭活苗,同时肌肉注射1.0 mL奶牛0型-亚I型口蹄疫灭活苗。
D组:2014年10月20日,每头肌肉注射2.0 mL奶牛A型口蹄疫灭活苗,同时肌肉注射2.0 mL奶牛0型-亚I型口蹄疫灭活苗;30 d后(2014年11月19日),每头再肌肉注射2.0 mL奶牛A型口蹄疫灭活苗,同时肌肉注射2.0 mL奶牛0型-亚I型口蹄疫灭活苗。
2.4 采血
采取尾根静脉血,每头牛不少于3 mL,自然分离血清备检。
(1)10月19日,随机抽10头犊牛血清,检测未免疫时抗体。
(2)A、B组分别于一免后28 d(2014年11月17日)、58 d(2014年12月17日)各采血一次,分离血清做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C、D组分别于一免后 28 d(2014年11月17日)、二免后28 d(2014年12月17日)、58 d(2015年1月16日)各采血一次,分离血清做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试验。
2.5 监测方法及试剂
A型、0型和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均采用液相阻断ELISA进行检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口蹄疫A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批号:2014101303,有效期:2015.04.13;抗原批号:2014081803,使用浓度1∶3。口蹄疫O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批号:2014092301,有效期:2015.03.23;抗原批号:2014091601,使用浓度 1∶14。口蹄疫亚洲I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批号:2014100902,有效期:2015.04.09;抗原批号:2014021802,使用浓度1∶6。
2.6 结果判定
A型、0型、亚洲I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效价≥26判定为合格。
所有检测均由2人以上共同完成。其中11月17日样品分成两份,一份自检,另一份送华中农业大学兽医实验室检测,两个结果的符合率在95%以上。12月17日采集的C、D组样品各选10份备份样品送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符合率也在95%以上。说明检测结果真实有效。
3 结果与分析
3.1 免疫前抗体
未免疫口蹄疫疫苗前随机采取10份犊牛血样,结果A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为0;0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为100%(母源抗体);亚洲I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为60%(母源抗体)。
3.2 口蹄疫免疫抗体免疫结果
口蹄疫A型、O型、亚洲I型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3。由表1~3可见,犊牛第一次接种口蹄疫A型或0型-亚Ⅰ型疫苗,1 mL和2 mL剂量组在接种后28 d免疫抗体合格率都很高。但高滴度抗体持续时间短,在接种后的第58天,免疫抗体水平都有所下降,其中A型和O型下降较多,亚I型略微下降。整体来看,剂量2 mL组的抗体水平下降要少些。实行二免程序的,间隔30 d接种两次口蹄疫A型和0型-亚Ⅰ型疫苗,二免后的28 d抗体合格率与未二免的犊牛相比差异不明显,A型和O型抗体水平均较低,只有亚I型抗体合格率能达标。要到第二次接种后的58 d抗体水平才升至较高水平,说明二免的效果表现较迟缓。实行二次免疫的,接种1 mL和2 mL,抗体合格率没有明顯的差别,其中接种1 mL组的A型、O型抗体水平在二免58 d 后还高于2 mL组。
4 小结与讨论
(1)40~50日龄犊牛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抽检 10头未曾免疫过的犊牛,其O型抗体水平全部在26以上,亚I抗体达标率也达到60%,但A型抗体合格率为0。经回访调查,产这批犊牛的母牛是2014年7月从上海调入本场的,之前没有打过A型疫苗。母牛每年持续多次免疫,小牛在幼龄阶段必然会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检测结果表明,45日龄左右的犊牛因有较高的母源抗体,不适宜初次免疫,初免时间应往后延迟,具体延迟多久适宜应根据各奶牛场的母源抗体衰减曲线确定。
(2)接种剂量2 mL比1 mL效果好。犊牛第一次接种口蹄疫A型或0型-亚Ⅰ型疫苗,不管是1 mL还是2 mL剂量,在接种后28 d其免疫抗体合格率都很高。但高滴度抗体持续时间短,在接种后的第58天,各组免疫抗体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A型和O型下降较多,亚I型略微下降。整体来看,剂量2 mL组的抗体水平下降要少些。
近几年各地开展防疫抽检,很多抽检的是1个半月到2个月左右的家畜,口蹄疫抗体合格率有的很低,一些基层防疫员对检测结果不服,他们坚持认为打了疫苗。这个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打过疫苗的牛查不出抗体或抗体水平低。
(3)二免抗体产生较慢。实行二免程序的,间隔30 d接种两次口蹄疫A型和0型-亚Ⅰ型疫苗,二免后的28 d抗体合格率与未二免的犊牛相比差异不明显,A型和O型抗体水平均较低,只有亚I型抗体合格率能达标。要到第二次接种后的58 d其抗体水平才升至较高水平。说明二免的效果表现较迟缓,由于抽检时点少,无法描绘出其变化曲线。
实行二次免疫的,接种1 mL和2 mL,抗体合格率均没有明显差别,其中接种1 mL组的A型、O型抗体水平在二免58 d 后还高于2 mL组。
(4)口蹄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变化大,抽检结果不能完全证明是否免疫。即使按标准注射了疫苗,如果采样时间不对也有可能测不出抗体。口蹄疫免疫后有效抗体到底能维持多长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试验原计划每组30头牛,由于奶牛场实际存栏小牛较少,样本数略少。同时,因为该场70日龄以上小牛均已注射了疫苗,试验牛日龄偏小,有母源抗体干扰等因素影响,所以试验结果与常规免疫的结果可能有一定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