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人才因素、市场基础和外部环境初探

    彭水洪

    

    

    摘要:本文以于贵州凤冈蒲水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合作社创办及探索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的历程,总结出合作社在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方面取得成功的人才因素、市场基础和外部环境三个因素,为新型经济主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借鉴。

    关 键 词:生态循环农业;人才;市场;外部环境;案例分析

    生态循环农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稻田系统、桑基鱼塘、轮作互补等传统的生态循环模式,是我国历经千载而“地力常壮”的主要原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投资、高能耗的“石油农业”快速发展,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但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长期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加重,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开始转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缓解农业资源紧张局面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是践行生态循环农业的主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经营主体的内在的能力素质条件和外部的市场环境等都提出较高的要求。贵州凤冈蒲水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由返乡农民工领办的合作社,合作社自成立之初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目标,充分利用凤冈优质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农业产业资源,探索“稻鱼共养”“鱼-稻-牛-蚯-鱼”等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以蒲水河合作社为例,从人才因素、市场基础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剖析该合作社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的成功因素,为新型经济主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借鉴。

    一、蒲水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一)合作社理事长的经历

    蒲水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是由17名返乡农民领办的,而这17名返乡农民的领头雁是杨秀峰。杨秀峰今年48岁,1988年杨秀峰高中毕业后到供销社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的供销社工作经历,使杨秀峰比同村其他人更早地接触市场、了解市场和认识市场。然而,90年代供销社效益越来越差,甚至举步维艰,为了维持家庭生计,杨秀峰只有离开供销社单干。1998年,杨秀峰开始在家乡做各种生意,2002年,杨秀峰离开家乡到浙江台州的一家鞋厂打工。2004年,杨秀峰凭着自己多年在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和一些积蓄,在台州创办鞋厂,并将老家18位年青人带出来到自己鞋厂工作,不仅帮助年青人增加收入,而且帮助年青人学会经营管理增长才干。2015年,凤冈县加大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杨秀峰回到家乡,看到家乡一山一水,心想,家乡生态环境这么好,为什么没有人搞农业呢?现在,老百姓们格外关注舌尖上的安全,凤冈的好山好水正好可以为老百姓们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而且在自己家门口做农业可以带动整个村的乡亲们共同致富。于是杨秀峰毅然关闭在台州的鞋厂,回到凤冈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2015年,杨秀峰回到凤冈后创办了秀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公司流转了180亩土地,投资600多万,从日本引进葡萄品种进行种植,修建钢架木棚、自动化碰水设施和防护栏等基础设施。种植的葡萄口感好品质好,一打入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远销深圳、贵阳等地。

    蒲水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另一位主要人物——副理事长陆勇也有着与杨秀峰相似的经历。陆勇生于1976年,与杨秀峰同为贵州省凤冈县进化镇中心村农民。1991年,陆勇毕业于进化中学,1992-2000年广东省东莞市务工,2001-2007年在浙江台州务工,2008独资创建台州市玲聪鞋业有限公司;2016年5月作为返乡农民工回家乡考察,同年在贵州凤冈成立凤冈县陆氏蜂业有限公司,并被选为凤冈县蜂业协会会长。

    杨秀峰、陆勇等在浙江台州做过外贸鞋类生意的几位凤冈人,各自返乡创办了不同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积累了经验,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实践中他们也在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二)合作社的创办

    1.创办的背景——具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大环境

    2017年4月29日,中国有机产业发展大会在凤冈田坝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研究有机产业的专家、学者共谋有机产业发展良方,形成了“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发展模式之“凤冈共识”。凤冈县委书记廖其刚在大会上致辞:“凤冈正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突出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向全世界卖山卖水卖生态。”“凤冈共识”的提出,既是对当地发展生态农业的鞭策,更是对当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背书和宣传。同时,凤冈政府致力推动有机肥、养牛等产业发展,也为合作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很好的上下游产业链,使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可以很快的融入大循环农业中去。

    2.创办的机会——“三变”改革下的顺势而为

    2016年,在六盘水市“三变”改革模式的基础上,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整合城乡要素资源,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2017年8月,为贯彻落实省、市、县“三变”改革工作要求,杨秀峰、陆勇所在的凤冈县进化镇中心村组织“三变”改革。于是,杨秀峰、陆勇等12名返乡农民工抓住“三变”改革机会,在中心村的双星组、前进组、灯塔组、先锋组、东风组、红旗、先进组等7个村民组动员村民408户(其中贫困户40户148人,残疾人29人),以耕地、林地、房屋、现金等形式入股,组建蒲水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3.合作社的第一桶金——扶贫工作中的市场机会

    合作社第一笔订单是贵州省监狱管理局北斗山监狱的600亩的精准扶贫蔬菜种植供应协议。2017年,在当地政府的调协下,合作社和北斗山监獄签订协议,订单种植品种为白萝卜100亩、白菜150亩、莲花白100亩,马铃薯250亩,合作期限为五年。在具体供应时,根据蔬菜采收的季节,按照监狱所在地的同品质蔬菜批发市场单价,双方共同协商确定价格;在市场供给严重波动时,北斗山监狱将以不低于当地近三年来同品种蔬菜市场平均批发价收购蒲水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蔬菜。北斗山监狱还预先支付给蒲水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3万元的蔬菜订购资金。这笔扶贫订单是合作社的第一桶金,为合作社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合作社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2017年8月,合作社开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探索,以稻鱼共养为突破口,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努力,形成“鱼-稻-牛-蚯-鱼”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在这个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里:(1)鱼粪养稻,并吃田中稗草;(2)稻草养牛;(3)牛粪养蚯蚓;(4)蚯蚓喂鱼,形成一个闭环。在这个闭环里,稻鱼共养是核心,涉及到鱼粪养稻,牛粪养蚯蚓,蚯蚓喂鱼三个环节。合作社在刚刚起步阶段,并没有选择同时进入每个环节。而是在关键的稻鱼共养环节不断创新摸索,攻克技术难题,同时与当地成熟的養牛厂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形成一个循环农业闭环。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合作社的生态农业得到村民和市场的认可。

    (一)内循环——稻鱼共养的实践与探索

    在凤冈,开展稻鱼共养的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并不多。杨秀峰等人一边外出学习一边自己琢磨稻田养鱼技术,不断地去尝试和创新。从2018年开春到现在,他们的尝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稻田养草鱼。2018年5月,合作社从湖南购买草鱼苗,引进稻田养草鱼技术。1亩稻田放入500斤左右的草鱼,草鱼可以吃田中杂草,鱼粪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有机肥。这种种养结合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生产模式。但是,对市场非常敏感的杨秀峰们也认识到,草鱼是属于大众鱼类,市场售价低,良好生态环境的附加值很难体现在草鱼价格上。

    第二阶段:稻田养七星鱼。2018年6月,杨秀峰的一位广东老客户向他推荐养殖七星鱼。七星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有促进愈合伤口等作用,在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极中补品,同时又是煲靓汤的材料。目前我国的七星鱼畅销国内外市场,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七星鱼批发价可达120元/斤。于是,杨秀峰等人到广东考察七星鱼养殖技术之后,决定利用凤冈的好山好水养殖七星鱼。合作社购买了5万尾七星鱼苗放到稻田里,鱼苗大约0.5斤/尾,26元/斤。七星鱼长到1-2斤便可以销售,一条鱼的纯利润在100元以上,第一批放养的七星鱼纯利润大约500-600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明显。为了养殖七星鱼,合作社还利用牛粪养蚯蚓,用蚯蚓喂养七星鱼,初步形成了“鱼-稻-牛-蚯-鱼”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第三阶段:“草鱼—七星鱼—鲤鱼”混养模式。根据不同鱼类的生态习性,充分利用水体的上中下层空间,既有降低饲饵成本,又可以降低鱼的生病率。七星鱼为动物性杂食鱼类,以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一般栖息于水底层,有喜阴暗、爱打洞。而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可以作为以上两种鱼类的补充。杨秀峰等人在稻田里,按七星鱼80%和草鱼20%的比例养殖,并投放少量的鲤鱼,这样可以提高饲饵的利用率,而且不同的鱼稻田里带来不同的生态正效应,可以基本上消灭稻田时的害虫和杂草,同时,鱼粪又是优质的有机肥,鱼和水稻在生态上保持相辅相成,互得裨益。

    (二)外循环——创新“互换”的合作机制

    “鱼-稻-牛-蚯-鱼”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中,去年刚刚成立的合作社把主要精力放在“鱼-稻”和“蚯-鱼”环节。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并没有贸然地去养牛,而是通过与附近牛场合作,实现生态循环。

    合作社探索了“草粪互换”的合作机制,具体而言,合作社1斤稻草换牛场1斤牛粪。实际操作过程中,本着谁需要谁去运的原则,合作社开车去运牛粪,牛场开车来运稻草。平时双方记下各自交换的数量,到年底结算,哪一方用的原料多,这一方按300-400元/吨的价格支付现金给对方。这种合作机制的好处在于解决了不少“农业附产品”再利用中遇到的困难,比如,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合作不稳定的问题等。而且,创新互换机制,可以减少双方资金上的压力。

    三、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的成功因素

    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不仅质优而且价优生态大米10元/斤,有机西瓜5元/斤仍供不应求。合作社的生态循环农业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合作社能够取得初步成功,给我们至少两点启示。

    (一)人才因素

    可以说,合作社能够健康发展,杨秀峰等返乡农民组成的创业者团队功不可没。相对于本土成长起来的新型经营主体或者外来的农业创业者,这支返乡创业团队有着至少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1.初心。杨秀峰等人都是中心村土生土长的凤冈县进化镇中心村农民,他们在外面闯荡多年,对家乡始终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情怀。怀着一颗“好山好水做好农业,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初心,他们有做生态农业的情怀和经验。

    2.市场意识。杨秀峰等人多年从事外贸生意,对市场极其敏感,对市场风险认识深刻,承受市场波动的能力也较强。他们在做外贸生意期间,每天关注国际局势和贸易政策,回来做农业之后,他们为所有的农产品都购买了保险,根据市场变化能够非常迅速的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

    3.人脉资源。杨秀峰等人在外创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在与他们交谈中,提到最多的也是“客户”一词。“客户”不仅帮他们介绍各种技术,而重要的是为他们介绍各种市场。2018年凤冈县普通农户种植的3000多亩西兰花滞销,杨秀峰等人主动帮这些农户销售产品,全部及时地将西兰花销售出去。

    (二)市场因素

    1.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生态农产品

    合作社紧跟市场需求,制定优质生态农产品生产销售的三原则:实用性+品相+价格。合作社选择生产大众性的蔬菜水果,满足大部分市场的需求;合作社制定严格分拣标准,保证在市场上农产品的品相;合作社在优质优价的基础上,按照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价格销售农产品。从这三个方向,合作社生产的优质生态农产品在市场上受到普遍认可。

    2.扩大市场范围,具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有了好的产品作为基础,杨秀峰等人利用多年在外积累下来的人脉和经验,将合作社的生态农产品销往广州、重庆等大城市,并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一般而言,大城市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更高,合作社以凤冈为中心,形成了覆盖广州、长沙、重庆、成都、昆明、南宁等地的销售网络(如图2)。稳定的销售网络为生态农业产品生产提供健康可持续的保障。

    (三)外部环境

    1.具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自然环境

    合作社所在的凤冈县,隶属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东北部,周边与思南、湄潭、务川等七县接壤,北靠大娄山,南及乌江水,总属黔中丘原地带,夏无酷署,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热量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被评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低碳生态建设示范县。凤冈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坚实基础。

    2.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

    凤冈政府历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2017年4月29日,中国有机产业发展大会在凤冈田坝召开,形成了“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发展模式之“凤冈共识”。 凤冈县委书记廖其刚在大会上致辞:“凤冈正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突出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向全世界卖山卖水卖生态。”“凤冈共识”的提出,既是对当地发展生态农业的鞭策,更是对当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背书和宣传。

    3.具有比较成熟的生态农业上下游产业链

    凤冈当地两大产业是有机锌硒茶和养牛产业,有机肥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经验。这为合作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很好的上下游产业链和技术支持。比如,牛粪养蚯蚓的技术在当地非常成熟,当地的养牛厂也为合作社提供符合有机生产的牛粪。成熟的产业链使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可以很快的融入大循环农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