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强 杨丛丛

    [摘要]乡村振兴是一项强大的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其中特色小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特色产业又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广西发展特色小镇具有独特的产业机遇,因此当前需抓住机遇,助力特色小镇发展,努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 特色小镇 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9)04-0024-06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19.04.005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列入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八项重点工作,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在新时代“三农”工作中的统领作用进一步彰显。而乡村振兴不是与城镇化隔断开来的,而是统筹城乡战略下的乡村振兴,特色小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通过建设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活而新的特色小镇,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新时代发展的有力支撑

    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经济起步阶段,也出现各种资源流向城镇、农业农村发展受限、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经历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后,才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均衡才有协调发展。美国乡村发展转折点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后,西部大开发、产业革命、新技术和新发明等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减少了农业劳动力需求,农村人口开始持续流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日本二战后开展自下而上的造町运动,通过因村制宜,“一村一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韩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乡发展失衡,在社会矛盾激化背景下韩国倡导了“新村运动”,通过大力改造乡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产业等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

    从一些发达国家促进乡村发展的时机来看,基本上是在完成或步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后进行的。当前广西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中期、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会为广西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空间。

    二、特色小镇将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动力

    (一)特色小镇着眼于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

    1.特色小镇是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小镇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优势,选择适宜的特色产业。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原材料、较低的土地成本、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不断开拓市场。市场主体的扩大推动产业集聚、畅通产业信息、增强产业活力,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特色产业的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产业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推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融合互动,提高三次产业综合发展水平。

    2.特色小镇是带动乡村富裕的关键平台。产业是人口合理聚集、城镇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小镇通过就地城镇化吸纳多年在外务工、在发达地区工业企业中积累了工作技能的人口返乡创业,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技术、资本的进入,让更多的群体参与到二、三产业中去。特色小镇灵活的机制将会给更多的农村人口带来就业、创业的平台,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富裕度。

    (二)大部分省份依托特色产业壮大特色小镇

    “产业兴旺,乡村就兴旺,区域就兴旺,经济就兴旺。”特色小镇要坚持“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与此同时,产业布局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的全产业体系,聚焦某一个或几个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避免产业的同质化、盲目化、重复化。

    2016年年初,建设特色小镇号角的吹响,很多地方“一哄而起”发展小镇,到2017年结束第三批特色小镇申报前,已批复40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以及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部分小镇是基于其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优势产业来发展的,通过特色小镇的打造,紧扣产业发展趋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小镇大产业,培育出了有竞争力的创新集群、有影响力的细分行业冠军。但也有部分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过程都是观光和游乐的内容,没有产业支撑,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大部分被房地产化,最后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对比国内外成功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总结经验:特色小镇要坚持“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促进从小镇资源到小镇产业,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小镇经济到小镇发展,最终实现产镇一体,警惕特色小镇建设盲目化、同质化、空心化、房地产化等一系列问题。特色小镇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的全产业体系,而是聚焦某一个或几个优势产业。因此,确保某一产业在小镇中的独特及主导地位,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是激活小镇经济,促进小镇特色形成的重中之重。

    对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国家提出了明确的支持方向: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和现代农业。对此,各省市应依托自身资源特征、产业基础和历史发展条件并结合国家政策导向,使特色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四川、河北、江苏、山东等农业大省聚焦现代农业发展,广东、江苏等科技创新水平高的省市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布局。

    (三)广西特色小镇发展的产业机遇

    广西应从哪些产业切人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从其他省市的经验来看,可以聚焦自身的优势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根据广西“亚热带地区,水果与畜牧水产种类繁多,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可以发展以下产业。

    1.冷链物流业。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在国家重视与社会需求不断增大的基础上迎来了跨越式高速发展。2017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总额达到4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全国物流总额252.8万亿元的1.58%;冷链物流总收人达到2400亿元,增长10%;冷链物流仓达到1.1937亿立方米,约4775万吨,同比增长13.7%;冷藏车预计达到13.4万辆,全年增加1.9万辆,同比增长16.5%。特别是2018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商务部、农业部都发布重要决定,明確表示支持冷链物流发展,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冷链物流将保持提速发展。

    广西具有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广西是我国农业大省区,是重要的亚热带水果基地、畜牧水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秋冬蔬菜生产基地。2016年全区各类农产品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其中,蔬菜2907万吨,水果1800万吨。水果进出口总量210万吨,居全国第1位,每年果蔬外调量超过1500万吨。同时,广西有大陆海岸线约1600公里,海产品等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鱼、虾等海鲜产品200多万吨。每年约有23.3%的农产品外调,冷链已成为广西一大重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虽然广西生鲜农产量巨大,但相关的配套设施仍比较落后。据统计,广西库容量和冷藏车如果要达到全国当前的平均水平,冷库缺口还有近百万吨,冷藏车辆缺口2800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冷链物流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

    未来广西可以考虑着重发展“3+3”冷链物流产业体--系。积极推动规模化养殖和种植、标准化生产、加工,推动相关企业集聚和基地建设,整合资源,逐渐形成以三大模式(运输型:低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干线运输、区域配送以及城市配送;仓储型:低温仓储业务为主,主要为客户提供低温货物存储、保管、中转等仓储服务;供应链型:从采购开始到终端整个过程,提供低温运输、加工、仓储、配送服务)和三大重点产业(肉禽冷链、水产冷链、果蔬及特色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

    2.环保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性产业,国家对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近年来相关政策出台速度加快,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以年15%-20%的速度增长,约为同期GDP目标增速的2-3倍。据相关统计,2016年我国环保行业年产值超过5.8万亿元,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人大约为1.15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19.8%;其中环境服务业营业收入0.61万亿元,同比增长24.5%,环境保护产品销售收人约0.54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平均利润率达12.4%,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人利润6.5个百分点。今后一个时期预计环保产业增速有望达GDP增速的2倍以上,“十三五”期间环保行业投资规模有望超过17万亿元,环保产业前景依然广阔。

    广西发展环保产业具有基础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我国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已深人人心,而绿水青山更一直是广西的金字招牌,自治区党委、政府向来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并取得积极成效。比如,作为全国首个实行“按效付费”的内河流域治理PPP項目南宁市那考河整治模式,成为住建部“海绵城市”和财政部"ppp模式"X2试点的样板和典范。未来广西实现经济结构转换、产业结构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必将激发环保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全区节能环保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企业数超过140家、总产值超过900亿,是企业数量最多、发展前景看好的新兴产业。

    未来广西可以考虑着重发展以“环境保护产品+环境服务”为主的产业。深入发展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设备、土壤修复设备、噪声与震动控制设备、环境检测器、环境污染治理材料

    3.健康养老业。广西“长寿之乡”众多,数量占全国1/3(广西26个,全国76个),是打造健康养老养生产业优势区域。各地依托生态、气候、地质、文化、长寿等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养生食品、医疗器械、民族医药、康复制品、休闲旅游、养老地产、疗养服务等产业。全区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和富硒土壤资源分布,重点发展富硒健康食品,重点打造健康养老养生食品、健康养生桂茶等加工业;立足广西壮、瑶、苗等民族医药和中药材资源,积极培育发展养生康复休闲产业、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养生文化健康产业3个复合型产业;利用“海、边、山、寿”以及特色民族民俗文化等优势旅游资源,着力发展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户外健康养生运动、生态乡村养生旅游、红色生态健康养生旅游。

    三、以特色小镇助力乡村特色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尽管各地对特色小镇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但以一个产业为主导的思路非常明确。在产业上“特而强”,围绕特色产业来打造完整产业生态圈;在资金、体制机制上“新而活”,鼓励和支持特色小镇开展先行先试。

    (一)建设特色小镇,实施乡村特色产业振兴战略。规划引领是关键

    广西面积广阔,生态多样,不同地区不同乡村面貌差异较大。建设特色小镇实施乡村振兴要规划先行,不搞标准化作业。

    1.做好规划策划。聘请乡村规划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勘察,按照乡村原有的脉络进行梳理,制定乡村振兴的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策划新产业,引进新思想。发挥好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围绕农村居住形式、村貌建设、村落形态、生态环境以及产业发展等重点深入研究、精准施策,着力凸显乡村特色,不搞简单复制,研究、提炼、展现好农村建筑和文化特色,注重保留历史形成的乡村肌理、水乡韵味,打造合理的乡村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抓好落实。明确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发挥好广大基层干部法人“领头羊”作用。主动作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如项目落地、用地保障、政策引导等方面的方案,同时结合形势发展,适时修订、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规划与运营相结合,让特色小镇产生特色经济。

    (二)建设特色小镇,实施乡村特色产业振兴战略,机制创新是动力

    建设特色小镇,实施乡村振兴,需要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逐步清理出去,激发农村资源、要素和主体,把现有农村资源、要素和主体全面激活。针对目标农村资源丰富但限制多、利用不充分的状况,可采取以下对策。

    1.促进城乡要素驱动。通过财政、价格等手段,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对农业的拉动。尽快把工业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等有效措施,克服市场不足和促进资源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和流动。

    2.要推动乡村治理。重点从乡村组织管理制度、土地征用、宅基地流转等方式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加大对农业领域人才的政策支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职业农民的引进培育,系统开展村民教育、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提升农民的自身素质和能力。

    (三)建设特色小镇,实施乡村特色产业振兴战略。金融资本是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金融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本不足是困扰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金融资本缺位的问题,但仍然改变不了农村没有土地证和房产证,没有足够的抵押等融资难的问题。针对现存的薄弱环节,可采取以下方式。

    1.创新贷款抵押方式。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产业链金融等新技术手段和模式,提高对农业生产者的信用评级能力,推动信用贷款的普及发放。

    2.综合运用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逐步放开农业保险市场,建立多层次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提高农业农村的金融服务能力。此外,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