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管理对策

    申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交通运输消费水平也有所增长,而交通运输维修行业也取得了十分宽广的发展空间,通过加强对于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管理,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交通运输的维修需求,最终推动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交通运输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

    关键词:交通运输; 维修行业; 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7.3?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188-002

    在交通运输维修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关道路的交通安全以及环境的污染防治,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社会经济利益,虽然近两年交通运输维修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仍然存在发展不规范、消费不透明、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为此,通过加强对于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管理,最终推动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提高维修服务质量,提升品牌价值以及形象。

    一、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管理现状

    (一)标准不协调

    由于这两年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迅速发展,经营模式也有所改变,这与当前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不相协调,例如在配件市场层面来看,假冒伪劣产品随处可见,从市场规范这一角度来看,基本上是处于无序的状态,没有加强统一的管理。当下很多汽车维修行业都是私人维修,没有组织化以及正规化的领导管理,缺乏管理体系以及合理监督。

    (二)技术落后

    想要推动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应当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技术是交通运输维修行业发展的根本,如果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维修技术以及服务理念,会直接制约维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一些维修网点不能够买十分先进的仪器设备,再加上维修技术十分落后,导致交通运输维修行业止步不前。作为企业应当加强对于交通运输维修人员的培训,避免技术人员出现专业水平低下的问题。

    (三)市场制约

    当下一些汽车维修人员并没有更好地了解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市场需求,这也导致行业竞争过于白热化,并没有提高管理的创新能力,同时在技术维修方面也十分的落后,如果技术得不到保障,那么会直接制约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作为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这一问题的研究。

    二、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管理对策

    (一)建立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维修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业务环节,因此涵盖的范围也较大,原有的管理方式以及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实际管理需求,通过建立与之相对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而言,能够使得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各个业务流程更加有效,同时也能够加强质量管控,对汽车的维修记录展开登记并且了解最终的维修结果。在交通运输维修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配件管理以及汽车维修是两个十分重要的系统,因此信息管理系统应当将汽车维修管理以及零配件管理涵盖其中[1]。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而言,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具有十分完善的多功能模块,最终实现不同工作的充分协调,发挥信息系统的实际作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在交通运输维修企业内部的服务器对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安装,在维修团队展开维修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公司的局域网应用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维修作业的精准性以及快捷性,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信息系统不断进步以及发展的过程中,也拥有了更加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功能,通过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也能够提高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管理的便利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维修工作的透明度,最终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监督以及相互借鉴[2]。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之下,管理信息系统也在不断地完善,通过简化操作,提高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管理的安全性能等等,最终推动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技术管理

    当下我国在汽车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过程中,技术人才的培养十分缺乏,因此应当注重这一方面的发展,通过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无论是交通运输维修管理的模式以及方式,都应当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培训计划,管理人员可以在维修学院中设立专业的汽车维修培训部门,并且在这些人员中挑选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通过将专业技术以及理论知识进行结合,从不同维度出发,加强交通运输维修技术的培训工作。与此同时,也可以将一些先进的维修技术应用于其中,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创新[3]。除此之外,在对维修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加强维修理念的学习,同时应当对现有的技术展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最终推动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培训人员应当加强交流和学习,做到取长补短,最终完善自身的维修知识系统。从当下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而言,该行业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并且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趋势,交通運输维修行业已经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逐渐转变为集约型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地加强,很多人都开始注重汽车保养,因此当下很多交通运输维修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应用一些环保材料,这样也能够避免汽车出现较大的事故,加大保养工作量,这也是交通运输维修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从另一方面来看,通过将高科技应用于其中也能够提高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无论是从应用材料还是从工艺技术上来看都能够提供良好的技术知识[4]。因此,通过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不仅能够完善交通运输行业的维修工作,也能推动市场的流向,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专业的网点,提高行业竞争力,规范相应的维修标准。

    (三)建立安全生产制度

    在交通运输维修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与维修作业内容相对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在维修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安全保护设施应当具有十分醒目的标识,并且制定相对应的生产事故应急预案[5]。在交通运输维修的过程中,针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流程应当熟知,并且将相应的流程规范以及制度标识与维修车间的设备处,要求工作人员在交通运输维修的过程中,能够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流程进行生产作业,并且严禁闲杂人等进入维修车间。在交通运输维修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电力作业,应当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安装,不能擅自安装电力设施。每一个车间都应当配备相应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且将设施放置于醒目的位置中,并且悬挂操作要求以及流程。在对维修设备进行存储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存储操作规程,严禁携带烟火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维修场地并且佩戴与之相对应的保护措施,一旦地上有油污杂物应当及时清理,并且将设备放置于规定位置[6]。

    (四)贯彻环境保护

    在交通运输维修行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于周围环境的保护,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当严格实施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保护方针,同时尊重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标准,对于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气等等物质进行及时处理,同时也应当降低噪声对于周围环境的危害,在交通运输维修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生产规律处理废气、废水等等,同时集中收集采光、通风以及净化设备,并且设立专门的废物放置点,在废物放置点应当挂有十分醒目的警告标志,严谨闲杂人等进入库房之中,在对废料进行放置时,应当严格按照分类的需求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有害物质出现泄漏的情况,造成环境污染[7]。作为维修企业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展开环境保护教育以及维修知识的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使得工作人员在交通运输维修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应当始终严格规范各项工艺流程。

    在我國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之下,交通运输维修行业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在当下交通运输维修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针对问题我们不能够忽略,而是应当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且认识到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刘燕.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J]现代商业,2020(19):61-62

    [2]孙宝凤,郑黎黎,崔万坤等.变覆盖半径下城市轨道交通维护保障网络设计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20,50(02):526-534

    [3]朱堃.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审查会在南京召开[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01):79

    [4]闫冬冬.汽车运输便道与维修通道临永结合方案设计及投资分析[J]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2019,34(06):37-40

    [5]吕珂,罗辉辉.关于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9(09):36

    [6]韦福泉.浅谈交通运输维修行业的管理与发展[J].技术与市场,2018,25(04):203+205

    [7]赵波.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与配件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电子测试,2017(20):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