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三位一体”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质量管理办法研究
张庆新 陈雁飞
摘? 要:该文采用文献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从人、事、物三个关键点入手,实践探寻出一套适应新时代“三位一体”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质量管理的具体办法,即实行“培训团队、培训专家、参训学员”责任制精细管理,采用“培训前期、中期、后期”一页纸实施管理模式,构建“培训基地、教学环境、网络平台”全方位培训服务支持体系。
关键词:新时代;三位一体;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质量;管理办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8-0053-03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报告(2015-2019)》中明确指出:5年来国家和地方累计培训校园足球师资达35万人。在顺利完成这项规模大、人数多、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培训工作过程中,既有令人鼓舞的进展,也有需要反思的问题,更有值得固化的成果。作為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的主阵地之一,北京教育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在体育师资培训领域的优势,调动多年来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的经验,从人、事、物三个关键点入手,实践探寻出一套自上而下、分门别类、科学有效的新时代“三位一体”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质量管理办法。
一、“责任制”的培训人力资源管理
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的人力资源涉及培训团队、专家、学员三个群体,均实行“责任制”方式。这种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变单一的纵向管理为矩阵式管理结构,组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责权利清晰,确保培训意图贯彻到底、快速落实到位。形成合力、高效精干的培训人力资源提升了培训实施过程、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管理效率,并最终有效促进培训目标达成和培训质量提升。
1. 培训团队:项目责任制
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实行项目责任制。培训团队由培训机构领导或培训项目总负责人组建,设项目学科团队和项目服务团队。项目学科团队包括总负责人、学科负责人、班主任、秘书等。总负责人统揽培训工作全局、贯穿培训工作始终,负责选派培训团队成员,对培训项目进行管理,统筹策划和设计培训项目的需求调研、方案设计、计划制订、课程协调、师资选配、组织实施、后勤服务等环节。学科负责人主要承担实施培训计划、协调教学与管理、质量监控,开班、结业与成果展示的活动设计、培训工作报告的撰写等各项工作。班主任主要承担参训学员的组织、考勤、成绩等教学活动,及外出观摩、互动交流等各项工作。秘书主要承担协助开展培训工作、撰写培训相关文件、收集与建档参训学员的各项材料、整理培训专家的讲课文稿、协调各种关系等各项工作。项目服务团队包括食宿服务、车辆接送、宣传报道、设备管理等小组,分别承担相应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2. 培训专家:首席责任制
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实行首席责任制,首席专家为培训基地正高级教师,负责培训方案设计、专家遴选、培训实施的统筹指导等工作。首席专家应在总负责人的协调下,通过邮件、电话、微信等平台主持培训专家集体备课,确保培训专家的授课内容能实现培训预期目标;还要在培训中督导培训实施、组织生成性资源开发等工作。此外,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还要根据项目要求,从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培训专家、中国足球协会教练员讲师、中小学特级教师与教研员,或具有丰富足球教训赛经验的骨干教师中按照一定比例分配遴选培训专家,适当增加一些外籍足球专家。
3. 参训学员:组长责任制
校园足球师资单期培训的人数少则上百,多则四五百,面对大班额、集中性的工作特点,要充分抓住成人学习的规律和方式,强化内驱力建设,采用固定分组的组长责任制实现精细化管理,使学员的自主管理为班级的整体管理服务。具体分组方式多种多样,如依据省份、地域、学段、年龄段分组,也可要求每个小组满足2个省份以上、男女兼备、老少兼有的分组条件等。组长的遴选可通过毛遂自荐、互相推荐、班主任指定等方式。组长需要承担引导组内成员尽快形成一个小组集体意识,共同研讨本组的管理方式,清晰组长承担的上传下达、学习督促、组员出勤、活动参与、成果提交、沟通协调、组织管理等职责。
二、“一页纸”的培训实施过程管理
因为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的复杂性和难度,在面对不同的参训学员、掌握不同的培训资源、承担不同的培训项目时,培训项目的实施还是会有很大差异。此外,培训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即琐碎又繁杂,解决方式是可采用一页纸的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清晰列出各项工作及其要点,理清头绪,画出重点,找准思路,高效地开展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各项工作。
1. 培训调研:大数据+
为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工作,要在培训前、中、后期分别进行不同关注点的调研。培训前期主要是了解来自参训学员的基本情况与参训经历、参训需求与建议,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整理隐性资源,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中期主要是针对培训实施过程中的目标、课程、专家、方式、材料、食宿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培训后期则是要了解对此次培训各个方面的真实评价,还包括培训返岗后的工作设想、培训建议以及未解决的疑问,为后期追踪指导做好铺垫工作。
调研手段要多样化,可利用问卷调查网络平台、微信群、邮件等信息化手段快速实现整体信息的收集,也可发放即时贴、制作意见箱、教师评价表、网上论坛、学员访谈等形式随时获取学员反馈信息。同时要快速总结与分析调研结果,考虑培训前、中、后调研的关联与比对,实现基于大数据支撑的培训优化。
2. 培训课程:按需施训
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课程首先要建立质与量相结合、类别与层次双要求的科学施训架构。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开展新任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等提高培训;根据人才梯队建设,开展优秀教练员、裁判员等级证书和境外留学等精英培训;根据工作岗位,开展管理干部、教研员、专任教师等专题培训;根据培训绩效,开展培训者培训 。
其次,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课程的设计要依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研制出目标明确、内容规范、按层分类的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课程指南及标准。可参照中国足球协会等级证书培训课程标准,规范优秀教练员培训课程。确保各级各类培训课程的前沿性、权威性、针对性和规范性。此外,还要大力加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师德教育,各级各类培训应将师德教育列为培训必修内容,作为培训内容第一模块。
3. 细节管理:细致入微
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要对教学管理、出勤管理、作业管理、考核管理、组织纪律管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依托会议传达或是学员手册编制确保学员知情。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及安全突发事件做出应急预案,与学员签订安全协议书。
培训前建议举行破冰活动,通过组建小组、小组任务、拓展训练、文化沙龙、文化考察、文娱活动等交流方式破解学员之间的陌生感,促进学员相互了解。加强学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可以通过作品研习、经验分享、小组备课等形式促进学员实践智慧的流动。
培训项目应组织庄严而简朴的开班和结业仪式,在开班仪式上要奏唱国歌,宣传“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的意义,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解读培训方案,帮助学员了解内容模块之间内在的逻辑;在结业仪式上颁发结业证书,表彰优秀学员,采用不同形式展示培训成果。
三、“全方位”的培训教学资源管理
高质量的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还需要为有效开展培训提供各种硬件、实体方面的支持条件,如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环境、教学材料以及教学后援系统。校园足球师资培训作为专项培训,在常态学科培训基础上,对教学资源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而提升培训质量。
1. 培训基地:规范专业
首先,要完善各级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基地遴选机制,实施准入制度。其次,加强培训基地软硬件专项建设,完善建立资格复查、纪律要求、考核标准、总结报告、意见反馈等学员管理机制。再其次,理顺基地建设常态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规范。还要加强培训基地校的实操学练场所的安全管理,下校观摩活动场所的规范管理。
2. 教学环境:丰富多元
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的教学环境可分为室内教室和室外足球场。教室布局避免从始至终采用传统的讲台式教室布局,可结合教学内容多采用小组授课、活動、学习、研讨,提升学员的团队意识和研讨意识。室外足球场的设计可结合实操内容采用分区域、分角色、分内容进行训练、指导、比赛、交流。还可通过白板、大白纸等方式及时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3. 网络平台:开放共享
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要加强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全领域多要素服务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共享校园足球教育政策、培训基地资源、培训专家资源、优秀培训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等,促进学员交流、经验分享、体验表达、作业互评,延伸有限的培训空间和学习周期。做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拓展培训方式,全面推进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工作信息化、多样化和规范化。
综上所述,实行“培训团队、培训专家、参训学员”责任制精细管理,采用“培训前期、中期、后期”一页纸实施管理模式,构建“培训基地、教学环境、网络平台”全方位培训服务支持体系,这是北京教育学院多年体育教师培训与校园足球师资培训项目管理的制度建设和实践创新经验的积累,是多年“国培计划”体育学科和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管理者培训经验和培训成果的结晶,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培训办公室协调中心整合各级各类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实践中形成的优秀培训管理资源,希望为新时代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校园足球师资队伍,继续扎实推进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质量管理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报告(2015-2019)[R]. 2019.7.23.
[2]吴键.校园足球:师资培训亟须专业化“精准滴灌”[J].体育教学,2018(11):4-5.
[3]陈雁飞.做好校园足球培训“六个关键点”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5(11):13-14.
[4]张庆新,黄春秀,张锋周.论国培计划体育学科培训中的创新型班会组织建设[J]. 中国学校体育,2013(02):65-66.
注:本文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美育与国防”专项任务项目“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质量管理办法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