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条件下如何推进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推进策略

    作者简介:肖凌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63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201

    当前社会处于发展新时期,对于中职学校育人基地来说,要顺应新的时代趋势,高度重视并适当革新思政教育工作,以此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思政教育工作价值不言而喻,具体落实思政教育工作是当务之急。一、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面向中职学生传递思政知识,即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融汇党的核心发展理念于思政课堂,以此创新中职生思想理念,从内心深处激发中职生学习欲望,使其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现今,中职生三观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思政教师来说,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思政要点为教学方向,让中职生正确认知思政教育重要性,并全面调动其内心学习欲望,为良好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社会建设贡献个人力量[1]。当中职生三观得以正确树立,他们也即能够积极响应学校党员组织的各项活动,同时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运用所学思政知识规范自身行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新时代发展提供推动力。二、当前中职学生思政教育常见问题

    (一)思政教育理念淡薄

    中职学校多数思政教师固守传统教育思想,一味关注学生文化课成绩,在思政修养提升方面所做工作甚少,长此以往,中职生心理健康难以保证,且思政觉悟会逐渐降低,极易在校园中、社会上非规范化表现[2]。當学校教育思想与国家党建思想存在出入,那么思政教师工作压力会大大增加,并且思政教育效果达不到预期。最终还会错失祖国储备人才培养的最佳机遇,使得新时代建设步伐缓慢化。分析原因可知,中职学校党委在思政教育层面的指导力度相对较弱,此外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间关系的处理工作不够得当,且现有思政教育工作未具体落实。可以看出,思政教育工作片面推进是综合原因所致。

    (二) 思政教育内容单一

    目前,中职思政教育主要围绕教材开展,相对来讲,党中央文件精神贯彻、社会环境变化等教育内容低效传递[3]。如果中职生长时间学习片面的思政知识,那么学习观、价值观均会受到不利影响,最终会制约学生发展,无法满足新时代综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之所以出现这一教育现象,主要原因即思政教师急于求成,不同程度忽视中职生思政学习需要及思政教育力量,再加上共青团组织的支部活动较少、形式缺乏创新,不足以调动中职生参与热情。当学生头脑得不到思政知识武装,学生行为习惯规范效果也就达不到预期目标。

    (三) 思政教育方法陈旧

    信息时代下,思政教育方式相应创新,一定程度上优化提升了思政教育质量。但是很多中职学校仅形式化运用信息技术,课堂中主要使用传统教学法,这不仅会降低教学效率,还会影响教与学效果。实际上思政教育方法之所以低效创新,这与教师互联网意识敏锐度、多媒体设备实践技能有直接联系。换言之,思政教师被动应用“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意味着网络教育优势片面发挥,且思政课程信息化教学工作停留于理论。站在学生角度来讲,这无疑会限制学生互联网思维,且思政学习活力得不到有效激发,最终中职生的时代认同感会逐渐降低。

    (四) 思政教育队伍落后

    现下,中职思政教师队伍有待完善,因为师资队伍专业性对学生信任度和配合度有关键性影响,所以思政教师要强化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如其不然,中职生逆反心理愈加强烈,这对师生间关系增进将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中职学校团组织建设效果不够优化,意味着中职生思想动态、思政觉悟变化得不到及时关注,长此以往会降低思政教育效率,不利于中职生均衡发展。三、当前推进中职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思政教育理念

    校领导、专任教师在思政教育之路扮演引导者角色,其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有重要影响,要想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规范思政教育行为,应首先创新教育思想。思政教育期间树立人本理念,围绕中职生学习需求提供相应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强化自我学习、自我管控能力。待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后,他们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运用思政知识武装头脑、真正规范行为习惯。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中职生能够将教材中诚信、友爱、正义等理念有效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作为行为准则,在主流信念传播方面从自我做起。实际上,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和谐校园,故而中职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在学习、实践中灵活运用思政知识,争取营造浓厚校园风气。

    思政教育关键阶段,党委要全面发挥指引作用,结合素质教育改革需要为思政教育提供建设性意见,确保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衔接,以此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推动中职教育一体化发展。思政教育在现代化思想引导下会有效进行,且中职生思政觉悟循序式提升,最终能为党建工作提供优秀人才,取得学生进步、社会发展的良好效果。从中可见,思政理念创新涉及多元主体,多元主体树立一致性教育理念,为思政教育规范化实践提供正确思想引导,使思政教育任务又好又快完成。

    (二)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中职生三观尚未成熟,且思想波动较频繁,对此思政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变化情况,针对性引导学生,通过心理疏导、观念更新来消除负面情绪,直到学生树立正确思政观念[4]。思政教材內容不能完全代表党建要求,要想充实中职生知识量,使其在思政实践中树立全局意识,教师应适当结合社会实践,以此强化思政教育时代感,让学生感知思政知识实践价值。此外,中职生能够在实践中扎实巩固基础知识,尽享理论学习带来的乐趣,进而从内心深处激发学习欲望。

    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共青团组织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鼓励中职生积极参与,通过思政知识迁移来增强学习能力、锻炼实践水平。例如,共青团围绕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开热议,引导中职生积极发言,结合自身理解阐述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感受,以及自身在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建设方面的实践路径。支部活动结束后,中职生内在学习动力大大增强,在思政知识学习方面,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思政教师,并真实表达学习感受、适当改进学习计划。由此可见,思政教育内容合理更新、适当补充,能够提高教育有效性,最终为新时代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三)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中职思政教育内容充实后,教育方法要随之创新,这是迎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路径,也是深化学科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现今,信息化时代悄然而至,为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加快思政教育信息化步伐,专任教师要正确认知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结合价值,利用互联网设备搭建信息平台。

    一方面,践行“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思政教育具有系统性特点,借助网络平台传授理论知识,能为中职生在学习中带来新鲜感,进而学生在课堂中会集中精力,对新教学模式实践充满期待。具体来说,MOOC课程、微课等形式灵活运用,师生交流不受时空限制,在满足师生教与学需要的同时,进一步增进师生间关系。因为教学方式有效创新,所以思政教学工作针对性推进,这对思政课堂活力增添有促进意义。如今,等先进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则中职生在思政议题讨论、支部活动参与等场景中强化学习体验,一定程度上会加深学生对思政教育印象。另一方面,构建课程思政格局。课堂是思政知识传递的主阵地,为打破传统思政课堂枯燥感,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发挥协同效应,将各科知识有机整合,并深层次挖掘其他学科思政要素,真正实现课程思政构建目标。课程思政模式大范围践行,能使中职生树立正确思政理念,在主流价值推广中学生会正向引导并全力支持。

    (四)完善思政教育队伍

    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然而实践教育效果受思政教育队伍专业性影响较大,基于此,中职学校选拔优秀教师组建思政教育队伍,以便为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人才支持。校领导拓宽教师聘用渠道,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使思政教育创新式发展。接下来面向专任教师组织系统化培训,外聘思政教育理论专家及学者传递最新思想,进一步丰富教师知识储备,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内动力。此外,中职学校为教师争取进修机会,满足教师持续学习、专业深造要求,最终为本校引进最新思政教育观,推动思政教育实践有序进行。

    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建设团组织,其作用即辅助教师开展思政工作。新时期思政工作被提出严格要求,为推动思政教育由基础状态向良好状态转化,动态关注教师及中职生思想特点,针对性制定引导方案,从整体上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在此期间,调动学生参与团组织建设积极性,全面提升师生思政素养,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当前中职学校成立社团,社团活动多样,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根据兴趣爱好参加社团活动,进而学生能在社团环境中展示自身才能、锻炼综合能力。实际上,社团管理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管理质量,对此建立健全社团管理制度,并细化相关管理规定,确保思政教育管理活动有序开展。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思政教育效果间接反映教育主体思政素养和专业能力,为迎合当前新时代发展需要,要与时俱进改进思政教育方法,通过强化思政教育理念、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完善思政教育队伍等措施优化中职生思政教育效果。思政教育活动需长期推进,结合时代需求重点管理思政教育,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供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选鹏.探究增强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基本途径[J].锋绘,2019(3):89-89.

    [2]张阳,张志祥.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15-16.

    [3]王羽菲,祁占勇.斯内登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9(12):72-78.

    [4]王永雷.大数据时代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19(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