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程资源促进幼儿成长
王亚珺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有了一定的课程资源意识,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对于如何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教师们仍然感到迷茫和困惑。关注课程资源,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物质资源的管理上,更要引导幼儿利用资源进行深度的、有创造性的探索学习,让物质资源有效地转化为幼儿经验,真正促进幼儿成长。
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意识,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与常熟理工学院张斌副教授继“幼儿园课程资源丛书”之后,又与全国数十家幼儿园经过两年多的协同研究,推出了“从课程资源到儿童经验丛书”(第一辑)。本丛书通过讲述幼儿园利用某一具体课程资源的真实故事,呈现相对完整的幼儿经验建构的历程,并通过“活动脉络图”和“关键经验结构图”呈现幼儿活动的线索和经验建构的线索,描绘在课程影响下幼儿经验生长的动态图景,旨在帮助读者从“活动行为”看到“儿童经验”,从“能用资源组织幼儿活动”进而“能借助资源有意识地促成幼儿发展”。
“从课程资源到儿童经验丛书”(第一辑)目前已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共有四册,分别是《花园里的昆虫记》《石榴丰收啦》《神奇的大叶榕》《造房子》。《花园里的昆虫记》来自苏州幼兒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花朵幼儿园,讲述了幼儿从发现昆虫,想办法搜寻、捕获昆虫,再到观察昆虫形态、了解昆虫习性,最后放生昆虫的全过程。《石榴丰收啦》来自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教师围绕数学核心经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幼儿运用数数、分类、比较、排序、计算等方法,开展石榴分配、采摘、统计、品尝等活动。《神奇的大叶榕》来自厦门市莲龙幼儿园,记述了幼儿对园内大榕树进行观察、比较、记录、测量等探索活动,还记述了在台风将榕树刮倒后,教师与幼儿想办法重新种植大叶榕,并利用倒下的榕树进行野战探索游戏的故事。《造房子》来自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幼儿园,幼儿园隔壁人家在翻新自建房,工地上忙碌的人们、轰隆作响的机器、搬来运去的建筑材料引发了幼儿的兴趣,他们经过观察、调查后亲自动手,建成了自己的藏宝屋。
读完“从课程资源到儿童经验丛书”(第一辑),有两个直观感受。
第一,这些故事是真实的。一方面,每一本书不是针对某一课程资源的假想,而是对脚踏实地开展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每一本书就是一个课程故事,记录了教师对课程资源转化为幼儿经验的实践探索的具体路径。不同幼儿园、不同教师在面对类似的课程资源时,会有不同的思考与创造;不同的幼儿由于所处环境和已有经验的不同,建构新经验的过程也会有所差异。正因为如此,四本书虽然有相对一致的撰写框架,但在具体内容的架构和思路上却是各不相同的。另一方面,每一本书不是事后修改拔高的文本,而是对幼儿园课程资源转化为幼儿经验的当下水平的记录。虞永平教授曾经说过:“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做出来的,而不应该是写出来的。”有些幼儿园在建设园本课程时,只重视文本的撰写与出版,却忽视了深入研究幼儿和课程本身;许多幼儿园热衷于找寻所谓的“特色”课程,甚至有些“著名”幼儿园也给人“文实不符”之感。本丛书中的四所幼儿园既有城市幼儿园,也有农村幼儿园,在挖掘、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他们不可能十全十美。也许有的读者会觉得自己所在的幼儿园也能做到这样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书中的做法更好,这都是很正常的。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行动。本丛书中的幼儿园敢于呈现真实的研究过程,而不是编制一份完美的脚本,相信他们在后续的研究中会呈现更多的精彩。
第二,这些故事具有生活性。所谓生活性是指选择的课程资源具有生活性,课程资源转化为幼儿经验的过程具有生活性。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从本丛书四本书的书名就能看出,他们所利用的课程资源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大叶榕是南方特有的热带植物,莲龙幼儿园因地制宜地选择这一课程资源,与本园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拆建房屋是随处可见的场景,许多幼儿对建筑机械十分感兴趣,横扇幼儿园开展的“造房子”活动既源于幼儿园旁边正在拆建房屋的偶遇,也是社会变革影响幼儿生活的必然;金家坝幼儿园地处乡村,那里有广阔的石榴园,幼儿每天散步都会经过,石榴早就是他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花朵幼儿园选择的昆虫,更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生物。
课程资源转化为幼儿经验的过程具有生活性,意味着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要打破一些常规,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的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儿童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从四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出,教师已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幼儿尝试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例如,《石榴丰收啦》一书中,教师把幼儿带到石榴园,让他们自己面对采摘石榴的难题,幼儿在不断努力、集体合作、多方支持下,最终解决了面临的众多问题。这看似只是一个采摘活动,但教师还在采摘过程中引导幼儿感知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在平时的观察与交流中,有的教师反映数学特别难“教”,总担心幼儿“学不会”,还有的教师误认为只有集体教学才是学习数学最有效的形式。《石榴丰收啦》用真实的案例告诉大家,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就在身边,幼儿的数学学习应扎根于幼儿的生活和经验,让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学习数学。
丛书中的故事平易近人,却能够以小见大、举一反三,呈现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良性循环。丛书中的理论不再停留在抽象层面,而是变得生动和扎实;实践也不再凭借直觉和经验,而是变得有理性、有目的、更科学。综览全书,给我们以下几点启发。
●保持幼儿主体性是课程资源转化为幼儿经验的关键。经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用杜威的话说:“经验就是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然后它回过来对我们有所影响。经验包含一个主动因素和一个被动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形式结合着。在主动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陈鹤琴先生也说过:“但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只有幼儿主动去做事,才会产生经验;同时,光有行动是不够的,还需要接受行动结果的影响,并且将行动的变化与其结果联系起来,才是真正的学习,才能真正获得经验。因此,让幼儿做事不是单纯的机械劳动,而是要在做中学,让幼儿对自己的行动进行思考,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以达到不同的结果——解决问题。只有支持幼儿拿资源做事,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不断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才有可能将课程资源转化为幼儿的经验,才能达到杜威所说的“教育者的问题在于怎样使儿童在劳作中不但有技能的熟练,自发活动的满足,同时更获得了教育——获得了知识的结果和社会化的品性”。
●教师的支持与引导是课程资源转化为幼儿经验的保障。维果茨基指出,儿童的发展特别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通过与成人或同伴的社会交往实现的。要使课程资源转化为幼儿经验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与引导。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资源,并不是简单地直接拿给幼儿就可以了,而是要将资源放置在课程的背景下进行审议,做好大致规划,也就是说资源的提供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随后,教师要借助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为幼儿“制造麻烦”,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动机。教师还要观察、记录幼儿运用资源的过程,并根据观察的结果,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当然,在某些时候,教师也要提供一些问题解决的策略,或者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分享学习经验。教师的支持就是一个预成与生成不断交融的过程,既要有预设的网络图,又要根据幼儿的主动行动来调整具体的活动脉络,让幼儿在发挥主动性的过程中获得经验的生長。
●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课程资源转化为幼儿经验的保证。在运用课程资源时,我们提倡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活动来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以期适应和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可是,幼儿园和教师经常担心这样做幼儿获得的经验不够,其实这仍是“以教为中心”的惯性思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将《指南》学深学透,灵活运用。首先,教师应借助《指南》进一步了解幼儿,真正做到心中有幼儿,注重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观察幼儿,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与行为,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努力转变“教师不教幼儿不会”的传统观念。其次,教师要充分熟悉《指南》,这样才会在面对某一课程资源时,敏锐地觉察到可能带给幼儿哪些发展,进而构建自己的经验网络,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否则教师会没有指导的方向,最终影响资源转化为经验的效果。再次,教师应参照《指南》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经验变化,据此制定接下来运用资源的行动目标和方案,帮助幼儿不断拓展经验。
“从课程资源到儿童经验丛书”(第一辑)中的这些故事是幼儿园教师在聆听、观察幼儿的基础上,与幼儿共同生活的记录。他们用质朴的文字展开幼儿活动的生动画面,让我们看到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阅读这些故事,是读者与各位幼儿园教师的一次超越时空的对话,不同的读者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受。期待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能够静下心来研究幼儿和课程,充分挖掘、有效运用课程资源,让课程资源转化为幼儿的有益经验,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让我们在理解幼儿的道路上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