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高液限土填筑路基技术研究
徐俊+胡莹
摘要: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路基作为重要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施工技术。高液限土具有塑性指数大、含水量高等特征,属于不良土质,可压实性相对较差,应当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对此类土体加以改良处治。本文主要对高液限土填筑路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寻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高液限土;路基填筑
伴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公路网络不断延伸,有效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也为日常出行提供极大便利。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攀升,目前已经达到2.9亿辆,公路工程在运营过程中承担了较大的交通压力,对于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液限土体中细粒含量相对较高,液限在50%以上,塑性指数超过26,水稳性能差,且压缩性高,后期易出现下沉外挤现象,降低路基的稳定性,对道路工程造成严重危害,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要求,此类土体不能直接应用在路基填筑施工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良处治技术,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1工程案例
某公路工程施工路段全长28.5km,设计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为24.5m,挖方量为163.8万m3,填方142.2万m3。施工路段沿线为山丘地带,广泛分布含砂低液限粘土和高液限粘土,具有弱——中等膨胀性,属于不良地质条件,整体强度相对较低,难以满足设计强度要求,不能直接进行路基填筑。但由于沿线缺乏适宜土源,必须将高液限土作为主要填筑材料,结合公路工程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试验决定采用掺加3%水泥改良土进行改良处治,确保路基施工质量。
2公路工程高液限土填筑路基技术分析
2.1施工现场处理
在高液限土体改良之前,应当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的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含水量试验等,全面掌握原土性质,严格控制土体技术指标,典型高液限土体参数如表1所示。在此基础上选取相应的改良处治技术,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随后按照相关标准清理表土,以种植土厚度为依据确定清理深度,并将废弃土料及时运送至指定位置,避免堆积在施工現场。清表后整平工作面,并进行适当压实,压实度不得低于90%,若土体强度无法达到标准,还需采取换填的处理措施。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结合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及时排出地表积水,防止水分冲刷影响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待施工现场处理完成后,测量各项施工参数,恢复路基中线,预埋工作桩,为后期施工提供标准与参考。
2.2高液限土体改良处治
通过掺入适量的添加剂对高液限粘土进行改良,将膨胀性及含水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提升土体强度。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以及粗颗粒等是常用的添加剂。应根据高液限土体试验结果,选取相应的处治技术,并结合公路等级与压实度要求,确定最佳掺量。其中石灰改良在高塑性土类中应用较为广泛,将适量的石灰掺入路基填筑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从根本上改良土体性质。
2.3摊铺及平整
采用白卸汽车将填筑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松铺系数确定堆放间距,并在工作面用石灰划格,由专人负责指挥卸料,以减少工作量。由平地机初步整平摊铺面,并检测填料的含水量,在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需利用旋耕机进行翻晒,与最佳含水量误差控制在2%以内。及时清除杂物及过大颗粒,土体粒径宜控制在5cm以内,在预定宽度上均匀摊铺,并按照规定要求形成路拱,确保路基排水通畅,避免出现积水现象。待摊铺施工完成后,检验摊铺厚度,若存在摊铺不均匀或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问题,应及时加以处理。随后采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工作面,不得破坏纵坡及路拱,对于机械施工不到位的部分,需组织人工整平,确保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
2.4拌合及碾压
通常采用路拌机进行拌合施工,促使添加剂与土料搅拌均匀,进一步粉碎粒径过大的填筑材料,土颗粒大小基本保持在1.5em以下。严格控制第一次拌合深度,不得深入施工层,预留深度为3-4cm,第二次拌合时方可深入下面层,以提升层间结合性,确保路基结构处于稳定状态。直至填筑材料拌合均匀,且粒径达到规范要求之后,方可停止拌合作业。在台背或边角部位,应配合旋耕机、铧犁等机械设备,将填筑材料搅拌均匀。待施工层的含水量满足施工要求之后,采用推土机快速稳压成型,防止工作面出现贴皮现象。随后进行碾压施工,压路机保持匀速运行状态,速度宜保持在1.5-1.7km/h左右,碾压次数通常为4-6遍,确保压实程度满足施工要求。
3高液限土填筑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在高液限土填筑路基施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土样试验,明确土体的性能指标,充分考虑公路等级、压实度等要求,选取相应的改良处治技术,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添加剂的掺量,改善高液限土体性质,提高整体强度。由于高液限土细粒含量高,水分不易蒸发,且分布不均,因此必须加强填料含水量的控制,在填筑之前及时翻晒,适当降低含水量。同时按照相关标准在施工现场修建排水设施,设置排水边沟,避免出现积水现象,影响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还应当铺筑排水层和隔水层,以免地下毛细水上升,增加填料的含水量。
3.2由于高液限土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增加了碾压施工的难度,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可选取路段进行试验施工,以确定最佳的碾压组合方式及碾压次数,确保压实度达到技术标准。遵循由两侧至中间的碾压顺序,前期应适当放慢碾压速度,待填筑材料处于稳定状态之后,方可适当提升压路机运行速度,避免出现层间推移的现象,相邻工作段应保持1,3的轮迹重叠范围。在路基两侧应适当增加碾压次数,提高边坡结构的稳定性,若在碾压过程中出现松散、弹簧等现象,应采取翻晒的处理措施,并重新拌合碾压。待碾压施工结束且压实程度达到设计要求之后,尽快进行下一层摊铺,防止长时间暴晒出现裂缝。
3.3施工单位应树立质量意识,构建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将各施工环节纳入管理范围之内。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都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质量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及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其中压实度是影响路基稳定性及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碾压施工结束后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对于压实度不足的路段,应进行补压,直至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在充分掌握公路工程实际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明确工程重点及难点部分,有针对性的组织技术培训,规范施工操作行为,减少人为失误,从根本上提高路基施工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高液限土体具有含水量大、细粒含量高等特点,属于不良地质类型,必须经过改良处治之后才能应用在路基填筑之中,以提升路基结构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具体应用时,需结合公路等级要求选取相应的处治方式,遵循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填筑,充分改善高液限土体性质,确保其强度满足施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