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下环境适应与健康行为的关系

    

    摘? 要:作为健康行为核心素养的表现之一,《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所提出的“环境适应”涵盖了自然环境适应、社会环境适应这两个方面。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中对合适的自然环境的选择能力、对特殊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能力;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中对人际交往环境的适应、遇到矛盾与冲突时的解决、对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处理。关于与健康行为的关系,认为环境适应为健康行为养成奠定了基础,是评判健康行为水平的指标,应注意自然环境适应和社会环境适应在健康行为形成中的均衡发展。在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引下,广大体育教师要正确理解环境适应的内涵及其与健康行为的关系。

    关键词:自然环境适应;社会环境适应;学科核心素养;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3.9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9-0004-05

    环境适应作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健康行为核心素养的四大表现形式之一,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社会环境的适应两个方面。人类的群居特点决定了个体的各种行为都无法与周围所处的环境相剥离,而环境的类型与复杂程度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个体在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时,必须要学会适应环境,否则就会对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良好的环境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就非常重视各种环境的建设,涉及生态环境、国际环境、社会环境、人居环境、全球环境、安全环境、执政环境、生活环境等[1]。其中,生态环境被提及的次数最多。具体到体育领域,生态环境可以理解为影响学生在开展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中各种因环境要素而产生的作用和力量的总和。对此,《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为学生体育学习营造美好环境”作为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八个方面之一[2],这充分凸显了环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在《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背景下,正确认识环境适应的内涵,了解核心素养背景下对环境适应的要求,对于广大体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应环境并大力提升学生的健康行为核心素养非常关键。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环境适应的内涵及与健康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环境适应的内涵

    (一)自然环境适应

    1. 合适的自然环境选择能力

    自然环境指的是由水土、地域、气候等自然事物所形成的环境。中国古代追求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环境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人和人之间的和谐。认为和谐就会吉祥。但这种和谐思想是建立在承认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的观念基础之上的,即《老子》中所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由此可见,人类在长期的进化与繁衍过程中,在很多方面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如洪水泛滥导致的淹没之灾、地域阻隔造成的观念与贫富差距、气候变化无常造成的农作物欠收等,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制约下只能选择适应,尤其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更是如此。

    实际上,人类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除了完全被动的被适应之外,更多是主动选择的过程。比如,人类从土地贫瘠或战乱频发地区迁徙至生活安宁与富饶之地,就是主动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也是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体育课堂教学的环境在绝大部分时间是固定的,学生很难去自己选择体育课堂学习的场所等自然环境。但就像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时可以进行选择一样,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也具有一定的选择合适的体育学习自然环境的机会,而且学生也应该要具备这种选择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体育学习的自然环境选择基本上由体育教师代替其完成,即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对上课的场地、器材、所处地理位置、天气变化等已经做了预先的安排,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然环境选择。而本文所言的学生自己选择体育学习的自然环境,更多指的是课外體育锻炼。体育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外和校外还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的体育锻炼,此时他们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如尽量远离马路、建筑工地、环境污染很严重的地方等;在气候选择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的天气进行锻炼,从而避免在光线暗淡、空气混浊、雾霾严重的地方锻炼等。基于此,《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要求学生“避免在雾霾、灰尘、噪声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学会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和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4]。学生所具备的自主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是最直接最常见的适应自然环境的体现。

    2. 对特殊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如前所述,虽然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自然环境,但更多是对特殊自然环境的适应,这些特殊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场地、器材、气候等。与主要在教室内进行学习的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不仅具备一般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更由于其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导致教学情境的多变性[5],这种多变性需要学生进行积极的适应,并做好自我保护和掌握降低环境所产生的危害程度的方法。

    在场地方面,虽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各地区对教育的经费投入越来越多,但学校体育所获得经费投入仍然有限,不少地区的体育场地受到限制。对于城市中小学而言,虽然经费相对比较充足,但由于空间的限制使得一些学校的场地狭小,甚至缺乏标准的运动场地;对于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而言,虽然学校空间充裕,但体育场地的质量却有待提升,甚至有的学校还是煤渣跑道等。这些场地所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体育学习自然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和学生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尽量去适应目前的场地情况,因地制宜地在有限的场地上开展体育学习和锻炼。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学校走廊、地下停车场、教学楼屋顶等,对体育场地资源进行开发,也是提高适应能力的途径。

    在器材方面,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面临的环境并不一样。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器材充足,但关键问题在于可以放置器材的空间有限,拥挤的学校空间导致不能够充分利用体育器材。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面临的问题是缺乏一些常见的体育器材,或者器材老旧破乱,学校未进行有效管理和维修,学生可以实际使用的体育器材并不多。学生在面临这些因为器材而产生的体育学习自然环境时,要么是只开展有器材的那些体育运动,要么就是充分挖掘这些有限的器材的使用效率,适应当前的情况。

    如果说场地和器材还可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硬件条件的改善而有所改观,那么气候所产生的自然环境则很难改变。比如,在不同地区的中小学,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遭遇高温、寒冷、干燥或潮湿、高海拔导致的空气稀薄等气候环境,而这些气候被改变的可能性很小,学生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比如,在高温的环境下运动,可以通过穿着透气、宽松和易散发热量的衣服而更好地适应高温环境;在北方漫长的寒冷天气中,学生需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寒冷的环境。与场地和器材相比,学生通过适应因气候问题所产生的体育学习自然环境,对于培养他们刻苦耐劳、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非常有帮助。

    3.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能力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自然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这要求我们所有人都要结合自己的行为做好自然环境的保护。《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要提高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同样也蕴含了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要做好自然环境保护的要求。

    如果要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能力,首先要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在传统的观念中,大多数人认为体育学习与自然环境保护没多大关系,环境保护通常都是企业家、工厂老板、地方政府官员的事情,提及自然环境保护就一定想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和光污染等。所以,学生会理所当然地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缺乏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因此,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体育学习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联性。其次,不主动不刻意地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破坏自然环境。比如,不随意践踏和破坏人工草坪、不随意丢弃和乱扔体育器材、在观看大型体育赛事时不乱扔垃圾等物品。实际上,如果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做到文明守纪,那么就能够对体育学习的自然环境产生最小的破坏。此外,学生还应该做好对体育学习自然环境的主动保护与修复。比如,看到体育场地出现破损时,主动向体育教师或相关负责人汇报以做好修缮工作;看到体育器材在雨雪天气中被风吹雨淋时,主动将器材搬运到安全之处;在进行野外生存、拓展训练、攀岩运动、登山运动、岩降、山地自行车、山地爬涉赛、山地越野跑、丛林越野、丛林定向等户外运动时,不刻意地破坏树木和花草等植被,将他人丢弃的垃圾主动回收;在观看体育赛事结束后,主动带走周围的垃圾等。学生只有保护好了体育学习的自然环境,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社会环境适应

    1. 人际交往环境的适应

    在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面对变化较小的自然环境之外,更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这比自然环境的适应难度更大。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了最核心的表达方式,而交往的过程则是互动的过程。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社会并非一个实体,而是一个过程,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构成了现实的社会。在这里,齐美尔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他认为,社会首先是社会化的个人的复合体,是社会性的人类物质,他构成了整个真实的历史;其次,社会也是各种关系形式的总和,正是由于这种力量便形成了第一种意义上的“社会”[6]。当人们之间的交往达到足够的频率和密度,以至于人们能够相互影响并组成较为固定的群体时,社会便产生和存在了[7]。在齐美尔的观点中,指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社会形成的关键作用。体育学习与锻炼也是如此,其核心在于运动中个体之间的交往过程,只不过这种交往既可能是语言的有声交往,也可能是纯粹肢体语言之间的无声交往,后者是由体育运动动作技术的“默会性”[8]所决定的。

    比如,在篮球场上,个体如果要与队友合作共同完成本队比赛场上各个位置分配,就必须要提前做好沟通,同时还要对同伴的运动表现进行提醒和鼓励,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与意识。在健美操的编排与排练过程中,个体需要主动与其他队友交流编排思路与动作要求,为编排出优质的组合动作形成良好的编排与教学互动环境和氛围。再比如,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个体需要与队友互相鼓舞、主动交流,以完成體育比赛。所有发生在运动场上的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既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也是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表现。因此,个体必须要对体育运动中的这种无时不在的人际交往环境能够快速适应,并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往,以提高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遇到矛盾与冲突时的解决

    体育学习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具有非常明显的实践性特征,而身体练习的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身体的对抗与碰撞。因此,在体育活动或比赛中,因为身体发生的碰撞而导致的矛盾与冲突比比皆是。当然,除了身体本身导致的矛盾与冲突之外,还可能与裁判判罚不公、场地器材使用纠纷、球迷辱骂与喝倒彩等其他原因有关,矛盾和冲突既有可能发生在运动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在运动过程的间隙,还有可能发生在运动场之外。按照齐美尔的观点,矛盾与冲突本身也是一种人际交流形式,只是这种交流形式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体育学习和锻炼中遇到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因此学生对社会环境适应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能够解决体育中的矛盾与冲突。首先,应该尽量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在活动或比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矛盾和冲突扼杀在摇篮之中。比如,能够在比赛前做好动作技术的准备练习,适应赛场的环境。尤其是在客场比赛的过程中,由于场地、器械不熟悉,如果不提前适应环境则很有可能在比赛过程中因此而出现失误,并与对手产生纠纷而导致矛盾与冲突的发生。在活动或比赛中,也要尽量避免出现矛盾和冲突。比如,在足球比赛中对抗积极但适度,不刻意地做危及他人安全的伤害性碰撞,在对手或者队友尝试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动作时能够及时给予保护,与队友和对手共同营造一个竞争激烈但安全的赛场环境。在赛后同样也要避免因为比赛胜利沾沾自喜或比赛失利而满腹怨气导致的矛盾与冲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其次,当矛盾和冲突已经出现时,学生应该在应对变化和复杂矛盾与冲突时表现出随机应变的能力。除了要尽量克制自己的冲动之外,体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矛盾与冲突化解方法,保证有理有据有节,绝不能煽风点火、火上浇油而导致矛盾更大。个体对体育活动中的矛盾与冲突的解决能力越强,说明其对体育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3. 对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处理

    对抗性是体育学习的魅力所在,对抗使得人的身体摆脱了被压制或是约束的状态,是对身体的解放[9]。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对抗激烈的运动越是吸引观众观看的原因,因为每个人都在内心渴望身体得到解放,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场对抗,而通过观看对抗性运动的过程就是完成自我寄托的过程。实际上,激烈的对抗则又蕴含着大量的合作与竞争,如果个体要想在对抗中获胜,就必须要和同伴通力合作,同时又必须要和对手积极竞争。在运动过程中,攻守转换、不断轮回的竞争与合作发生在一瞬间,个体对于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处理,也是对社会环境适应的表现。齐美尔认为,在一个复杂和分化的社会或群体中,社会冲突与合作总是同时存在的,任何一个合作过程都同时伴随着与之相伴的冲突过程,而此处的冲突更多指的是竞争的意思。他甚至认为“冲突”和“合作”在社会交往的诸多形式中是两种最为值得注意的形式。由此可见,合作与竞争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一方面要树立正确对待胜负的意识,即不要将比赛的胜负看得过重,而是要将体育比赛的过程看作锻炼身体、愉悦身心、锤炼自我的过程。在一场比赛中,胜利者只有一方,有人获胜就一定有人失败。在结果上输掉比赛的一方并不意味着完全都是失败的,在竞争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更值得珍惜。如果能够正确对待胜负,那么对合作与竞争的理解就不会狭隘。另一方面,在体育活动与比赛中也要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地进行合作与竞争,因为这是体育运动本身的特性,失去了合作与竞争的体育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顶多只能算是肢体的活动而已。因此,个体在体育活动或比赛中要积极地与队友互相鼓舞、主动合作,同时也要在竞争的过程中给予对手应有的尊重,以表现出良好的合作行为和公平竞争的意识。

    二、环境适应与健康行为的关系

    (一)环境适应为健康行为养成奠定了基础

    人类体育由一粒萌芽中的种子发展为星火燎原并点亮了全世界,其中的变化过程神秘而充满张力。从人类在地球环境上进化的那一刻开始,“自然体育”就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左右,自然环境赋予人类生命的能力最原始的就表現为运动[10]。实际上,远古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远比现代社会要求要高,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他们只有适应环境才能保持生命的延续。在这其中,“善于奔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能力,奔跑能力在那个时代被看作个体健康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人类延续并保持健康的基础就是适应环境,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无法适应环境的那些古人类,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当代的体育起源之一便是古人类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身体运动行为,因此对环境的适应也是当代体育运动开展的基础。对于不是以取得竞技成绩为目的的普通学生而言,参与体育运动更多是为了获得健康,从这个角度而言,只要适应了体育学习的环境,就为健康行为养成奠定了基础。

    试想,在体育运动领域,如果学生不能够适应夏天的高温和冬天的寒冷,那么体育运动连发生的可能性都没有,就更不能存在健康效益的获得。在高海拔的西部高原上,如果学生不能够适应稀薄的氧气环境,他们不仅无法开展体育运动,甚至连生命都有可能面临着威胁,这是在低海拔地区生活的群体无法想象的场景。再比如,如果一个学生内向害羞、不愿意和他人交流合作,那么他也不太可能去参加团体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因为他很难融入其中。即使可以参加个体性的运动项目,但也仅仅停留在自我体验的阶段,很难和他人分享运动的精神愉悦感和心理效益,更无法体会到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时时刻刻面临的竞争、合作、冲突等各种环境适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环境适应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体生活世界建构的过程,而生活世界的建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地在社会上生存下来[11]。因此,可以说如果学生无法适应体育学习的环境,就谈不上体育运动实践的发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健康行为的基础。

    (二)环境适应是评判健康行为水平的指标

    环境适应是评判学生的健康行为素养水平的指标之一,在《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健康教育模块学业质量标准中,对环境适应进行了5级水平划分,以方便体育教师进行学习评价(表1)。

    由表1可知,如果要了解学生的环境适应水平,则可以根据学业质量的5级水平来进行判断。比如,在水平1中,在社会环境适应方面要求学生“愿意与同伴在体育活动中进行交流与合作”,而在自然环境适应方面要求学生“知道如何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在水平2中,在社会环境适应方面要求学生“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积极与他人交流合作”,而在自然环境适应方面要求学生“学会积极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方法”;水平3主要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对于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水平4主要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制力、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水平5则是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精力充沛、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由此可见,随着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学生在环境适应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平1主要是要求学生具备环境适应的意愿,水平2则要求学生产生环境适应的行为和学会基本的方法,水平3和水平4则要求学生体现出不断提升的环境适应能力,水平5对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的要求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要能够为良好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由健康教育模块学业质量(环境适应)5级水平划分表可知,当我们至少从环境适应方面来评判健康行为素养时,5级水平的要求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标准,学生至少要达到水平2的要求,即至少要表现出环境适应的行为和掌握一些方法。因此,教师在开展健康行为核心素养测评时,应该采用观察、自我报告、行为测量等多种方法和工具,依据学业质量的5级水平,精准地测量学生的环境适应水平。

    (三)应注意自然环境适应和社会环境适应在健康行为形成中的均衡发展

    如前所述,学生如果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不能够适应环境,那么其体育学习行为则不能够很好地发生,甚至有可能会中途而废。正如个体在社会中的适应一样,很多人进入到新的学习或工作环境中,因为无法很好地适应和融入环境,而导致自我与他人冲突的发生,使得人际关系紧张,最后甚至无法在该环境中继续下去。因此,加强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体育学习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体育学习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体育学习的社会环境,即越来越重视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条件的建设,而没有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处理等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当代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严重,在交往频繁的体育运动中强调自我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与他人的配合等。这些情况很可能会导致自然环境适应和社会环境适应在健康行为形成中的非均衡发展,这是所有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基于此,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更要积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一方面,要积极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技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人际心理环境是指学校体育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它是由学校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创建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体育运动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它们可以通过影响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和课外活动[12]。学生过去的家庭背景、自身认识水平、情感兴趣等因素都会对其人际关系处理产生影响,体育教师要因势利导,做好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意识和尊重意识,尤其是在遇到矛盾与冲突时,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克制能力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尤其强调的。通过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再加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均衡发展,从而共同为健康行為的养成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央视新闻.一图读懂党的十九大报告[J].中国民政,2017(20):11.

    [2]尹志华,汪晓赞.国家意志与体育新课标表达:论《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十九大精神的落实[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3):81-88.

    [3]方修琦,牟神州.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透视[J].人文地理,2005,20(4):110-1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7.

    [5]尹志华,毛丽红,汪晓赞,季浏,Phillip C.Ward.对话、规训与权力:一个分析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框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2):100-104.

    [6]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5.

    [7]周建国.人际交往、社会冲突、理性与社会发展——齐美尔社会发展理论述评[J].社会,2003(4):8-11.

    [8]尹志华.论核心素养下技战术运用与运动能力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4):4-7.

    [9]李丽君.体育教育中身体美学的理论诠释[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34(6):23-26.

    [10]郭芳,张强,王贵成,孟令滨.论体育文化与自然环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2):144-148.

    [11]姚站军.生存美学意义建构与境界追求——立足生活实践的生存论哲学内在走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3):77-83.

    [12]张在宁,王霞.培养学生体育社会心理环境适应能力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23-625.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6CTY01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