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学英语课堂学科育人策略的研究

    沈唯

    摘 要:本文以“学科育人”为中心点,聚焦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学科”和“育人”存在的失衡问题:教师重“学科”,轻“育人”,导致“育人”形式化,从而立足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浅谈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学科育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054-00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应该利用不同学科的特色优势进行育人。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教育,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做法。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科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让教师重“学科”轻“育人”

    虽然国家已明确素質教育的实施,但中高考都是选拔性考试,日常的教学状态难免被应试现状所左右,某些程度上会让教师出现重“学科”轻“育人”的教学偏差,导致教育的片面性、狭隘性,使得学生无法得到全面发展。

    牛津译林版教材4B Unit5 Seasons Story time是诗歌体裁,教师在处理完文本后,通常会生成诗歌框架:In...,it is...We...We...We...,以此让学生模仿说一说四季的特征,以及在不同季节的活动,从而表达对四季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一堂课下来,学生对于学科知识进行了反复的操练与巩固,但在此过程中,学生只做到了机械模仿,却缺少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教师在教授学科知识之余,不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想一想还能如何对教师生成的诗歌框架进行拓展,以更好地描绘眼中的四季,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一节好课不是单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避免重“学科”轻“育人”。

    (二)情感教育的形式化及宽泛性,让教师为“育人”而“育人”

    情感既是英语教育的手段,又是英语教育的目的。除了情感教学问题出现的刻意、形式化,还有就是不合时宜的情感“育人”问题——宽泛表扬,如Good! Great! Perfect! Well done!等。课堂上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或者表现良好,老师基本都是用这些话给予赞扬。面对这些表扬用语,学生可能会有疑惑,他们到底哪里好?教师只是一味地为了让学生能够听懂,鼓励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采用了这些宽泛的表扬语,却忽略了语言要有针对性。

    情感教育的形式化及宽泛性,让教师为“育人”而“育人”,使得课堂情感教育刻意而不自然,也无法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不能为了进行德育教育而生搬硬套,导致课堂教学显得生硬而不自然。当然,除了我,其他的很多老师也有这样的问题存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出现不合时宜,为了所谓的“育人”而“育人”。但在我后来的课堂观摩学习中,逐渐有所习得。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一定要恰到时机,切忌形式化,要使得情感成为一种自然的流露。

    二、在小学英语学科中真正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途径

    (一)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育人内涵

    教材是学科教学的基本素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发掘其德育内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塑造,以实现其“育人”的价值。

    在我历次的课堂观摩中,有一节课令我影响深刻。该课是3A Unit4 My family的复习课,复习词汇father,mother,brother等词汇,借助句型This is.../He/She is.../He/She can...介绍家人。上课老师以...and...,I love you.为情感主线,出现在每个环节的最后,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复习有关家庭的英语知识时,恰到好处地受到情感熏陶。这样有助于学生在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给予了学生表达对家人的爱的渠道。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平时对于自身情感的表达都是比较含蓄的,那么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也有其人文性。孩子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西方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在情感表达方面有所突破,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英语知识点的教授,而且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中隐含的德育内涵,在学习英语中让学生能够不知不觉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么我认为,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立足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兴趣,增强他们主动学习探究英语的激情。那怎样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在教学中,表演示范更能体现英语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且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渴望参与融入课堂。因此,教师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做一个称职的“导演”,把更多的课堂表现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此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的能力,以此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在我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教授句型及对话的环节中,我通常会先进行示范,有时是单独的教师示范,有时是邀请一名同学与我进行师生间的示范,然后再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生生操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导演”,而学生才是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这不仅能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增强自我认同感。我想,学科育人也应是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鉴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科育人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兼顾到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大特征。注重学科教学的同时,不忘“育人”,引导学生品味英语文本背后隐含的思想与情感,并将这些思想和情感有机渗透到课堂的各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够不断受到感染与熏陶,陶冶情操,升华情感,实现英语学科目标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转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巧设任务,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学会做人。让英语学科彰显多彩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