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所起到的积极辅助作用。文章简述了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思维导图的发展及特征,用课例说明了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思维导图贯穿整个教学设计,说明其对于教师有效教学、学生系统学习以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汪则源(1986.02.03-),甘肃临夏州东乡人,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育。

    一、背景

    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一般使用语言分析教学法,即文本的逐句翻译、烦琐的语法分析,课堂中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及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结果是:原本生动有趣的文本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词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对篇章的整体理解偏差、阅读速度缓慢、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的问题。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高中英语教学有了很多改变,教学效率也提高了,但是 ,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带有目的的、主动的并且有创造性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在对整个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pre-reading、while-reading、after-reading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状态,尽可能地获得文本中的信息,理解和分析作者的想法和意图, 最终达到“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的统一。

    二、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英国人Tony Buzan发明的,在欧美国家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它结合了图像和文字两种表达手法,通过清晰的层级图,以知识图像化的思维方式,用图、线、色和符号使知识可视化、逻辑化、简单化、清晰化,并极大地激发大脑的潜力。它既能帮助学习者自身思考和构建知识,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使知识变得系统化;思路清晰的图示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师生沟通增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如图所示,思维导图以一个主题为中心,与其相关的关键词可以自由扩散、组合与连接,形成单向导图、树状图、组织架构图、鱼骨图、水平时间线、垂直时间线、圆圈图、气泡图等,由关键词引出阅读材料的一级、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分支。不同的颜色、清晰的线条与图像、简洁的关键词便于教师陈述知识以及观点,学生更容易理解以及思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充分锻炼左右脑、使大脑能够平衡协调地发展。

    思维导图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它的制作非常简单。较为实用的制作思维导图的APP有XMind、MindMaster、 MindNote等。简单来说,一张纸几支彩色马克笔就能制作出精美多彩的图形。首先,确定中心词,通过箭头、线条展示出下一级知识点,可以自由选择图形或者设计图形;其次,通过头脑风暴写出尽可能多的信息,再编辑、修改信息;第三,对每一条关键词再次进行注释;第四,围绕中心点,尽可能多地延展层级信息;第五,留下更多的空间,在以后进行深层加工和补充完善。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充分运用自身的语言储备知识,浏览并搜集文章的主要信息,从整体上深层理解篇章、作者的意图,并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阅读的不是单独的字词,而是篇章。所以,阅读教学既要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还要从整体上分析阅读材料内容,依次找出main idea、分段、总结段落大意并分析篇章的结构特征,搞清文章的写作风格、技巧,文本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简而言之,有效阅读是学生由宏观到微观、从表层到深层对文章进行分析和理解,并从字里行间理解作者含而不露的深层意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有效性。

    从教师方面来说,简洁、有层次的结构模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呈现篇章,极具条理性。课堂教学之后,还有助于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调整和完善教学模式。

    从学生方面来说,能有效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注意力以及加深对知识内容的深层理解,其自身知识框架也会随之扩大;梳理新知识,建立知识网络,使其更简单化、系统化;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的课堂讨论和交流。

    四、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本文选用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3Unit4的 Reading分部“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为例,来说明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辅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Step 1: 通过一首有趣的儿歌视频 “Eight Planets”导入,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人类在八大行星之一的地球上导致了哪些环境问题?关于environmental problems能想到什么?这里,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发散思维,充分热身,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复习一些与环保有关的词汇,如下图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要强调或者延伸某个问题,鼠标点击就可以看到相关的注释、音标、圖片、超链接,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些词汇,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词汇拓展。比如,根据学生提到的“Many animals die out”,拓展出extinct/ extinction这两个词汇,根据“Temperature is rising”,联系到global warming这个热门词汇。这样的热身活动,既有趣又有效,学生的大脑已经被完全激活。

    接着,没有按照常规从第一段开始,而是先让学生阅读第五段,找出在上述这些环境问题中,哪种问题在第五段里被提及了?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好奇心。这时再让他们阅读文章的话,他们对课文的关注程度和理解程度就大大加深了。所以说,灵活有趣并且巧妙地导入对于一节课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读完给出答案之后,在思维导图中点击global warming,显示出注释就是学生给出的答案greenhouse effect,完成导入部分,进入阅读。

    Step 2:阅读部分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使学生理解掌握文章内容。通过速读,迅速了解段落大意,再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对于地球的形成、生命的演进、水的重要性等问题有更直观的认识,画出文章的第一层分支,也就是四段的段落大意,文章的脉络便清晰展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线索说出生命在地球上发展进化的整个过程。

    Step 3:完成对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后,教师开始带领学生加深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开始精读。根据思维导图的层级结构,对具体的分支填补信息,完善各个层级,充实每一部分的内容。借助清晰明了的思维导图,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开始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细节,段与段之间紧密衔接。第一段讲到宇宙大爆炸的时候,谈及原子结合创造出一个大星球,包括我们的地球,进而引出第二段地球的形成;读到地球温度慢慢下降,进而自然过渡到万物之源——水;而水又创造了生命,过渡到地球上生命的发展,恐龙的消失,人类的出现;在最后的分支,总结本文的两条主线——地球的发展、生命的进化,完成对课文主体的讲解。

    Step 4:教师修正和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下完成的思维导图,然后让学生借助自己制作的导图来复述文章,进行整个课堂的总结。根据学生手里的思维导图,进行情感的升华,可以看出,我们人类是地球上最有影响力的物种,而地球面临这么多的问题,也正是因为我们,所以对于地球的未来,我们肩负责任。

    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根据每个人想法的不同,思维导图的设计和创作会有不同,所以,每件作品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只要它能够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记忆就可以;其次,教师对于个人或者小组作品的设计,不要指定太多规则,这会束缚学生发散思维,同时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当然,也可以在课后使用思维导图来复习、总结和回顾课堂所学。首先,学生在课后利用已经在课堂上完成的思维导图,复习篇章内容及难点,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思考,再次进行加工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课堂重难点,强化学生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调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记录自己对于阅读内容的观点和想法,有效整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自信,真正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五、总结与反思

    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提高阅读效率的工具,通过“导”,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过程以“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了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参与感。在设计、完成、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阅读的过程不再是片段化的、字词句的讲解,更多的是从整体上理解掌握,使文章的整个结构变得清晰简洁。

    但是,思维导图不是万能工具,教师在课前需要明确使用思维导图的目的,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评价等活动,这也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注意使用恰当的导入以及不同的讨论活动来充分激發学生的潜力。

    学生在设计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将已有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增强了学习效果。但前提是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思维导图能够有效使用是建立在学生能够将已有知识和阅读技巧充分结合的基础之上的,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激活已有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斯译,Tony Buzan.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