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与转化
钦树林
◆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情况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农村整体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水平都有待提升。而且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这些学生通常都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本文将简要分析农村地区初中阶段问题学生的表现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关的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管理;转化
一、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表现及其原因
就笔者看来,农村初中问题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是生活态度上消极、懒散,作息不规律。很多初中生缺乏体育锻炼、喜爱垃圾食品,上课迟到、打瞌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学习方面,农村初中生也容易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差的问题。比如书写潦草、抄作业的现象在农村小学就十分普遍。在人际交往方面,农村初中生也常常出现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往,或言语粗鲁、行为失当的现象。一些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喜探听和传播他人隐私,把一些粗俗的言语作为口头禅,将辱骂他人当成是“开玩笑”,在交往中对他人缺乏基本尊重。另外,学生在学校中还存在因为心情不好或者受了批评,为了发泄心里的情绪,故意损害公物的情况。在自制力方面,农村地区的初中生普遍自律意识淡薄,自制力差,容易出现网络成瘾、沉迷手机的情况。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系列问题,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地区的家长多数文化素质不高,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家长即使“重视教育”,也存在只重视考试成绩、将希望全部寄托于学校的误区,对家庭教育缺乏认识。有些家长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另外,现阶段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地区学校中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大多由家中老人带大,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其次是学校教育条件有限。虽然如今国家已经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但很多偏远农村依然存在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一些乡村教师责任意识淡薄,教育方式单一、刻板,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问题。这也导致学校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力度不够,给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社会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和帮助有限,大多集中在物质层面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大原因。现阶段,政府、社会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大多集中在物质层面,而对农村地区学生在德育、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有些农村地区的教学硬件设施虽然得到了改善, 但农村学生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农村地区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策略
(一)重视家庭教育,增加父母陪伴
正如前文所说,家长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农村地区的儿童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可以说,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在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其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家庭教育入手。首先,作为孩子的父母必须意识到参与孩子成长过程的重要性。在家庭条件尚可的前提下,尽量保证父母双方都能够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去,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如果必须外出打工,则至少保证一方能够陪伴在孩子身边。若家庭存在特殊情况,父母双方都要外出务工的,在选择孩子的监护人时可以考虑不把亲缘关系作为唯一标准,尽可能地将孩子交托给有一定文化素养,责任心较强的人照顾。同时,父母即使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也需要通过电话、视频等途径经常与孩子交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在交流过程中教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互联网等通讯工具,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放松的关系。在节假日期间尽量与孩子团聚,将对孩子的物质奖励变成陪伴奖励。
(二)提高教师素质,创造良好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学校方面也需要做出重大努力。首先,学校要做好在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还要让每一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参加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培训,提醒老师高度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另外,学校还要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改变很多农村老师“只教书,不育人”的情况。学校还可以从制度层面入手,如落实寄宿制度,给学生创造适合学习的环境,实行托管制度,让有需要的学生在学校中完成作业之后再回家。
(三)动员社会力量,加大教育投入
要解决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除了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力量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前文已经说过,农村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多半与留守儿童问题有关,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比如充分发挥各大媒体的作用,让各路媒体聚焦留守儿童问题,形成专题性的报道,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共同寻找解决之道。而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人才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之中。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专门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志愿者服务团队等,通过多管齐下,共同解决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
总之,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城乡教育的差距依然存在。农村地区整体的教育水平不发达,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很多家长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依旧突出。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村学生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无疑需要家庭、学校、社會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艳玲.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管理对策[D].河北大学,2016.
[2]侯其中.浅谈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管理与转化[J].科技信息,2011(13):541+799.
[3]刘春水,李灵.尊重、关爱、表扬——浅谈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教育[J].教师,2011(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