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的演变特征与媒介创新

    内容摘要:《白蛇传》是我国江淮地区的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了千百年来我国人民的美好向往与精神追求。如何在新时代将其“有效”继承,实现有价值的创新,是当今民间文学保护的母题之一。本文将从白蛇传说演变特征分析其得以流传的原因,并从文本、影视、电子三个方面进行继承与创新的探讨,以人籁问天籁,实现其新时代的突围与重归。

    关键词:白蛇传说 演变特征 时代需求 电子游戏 影视

    1.《白蛇传》原文本的演变与传播特征

    据学界目前研究资料看来,《白蛇传》传说(以下简称《白蛇传》),一开始是以小说话本的形式出现的,且具有累积创作型特征:从宋代至明清代,《白蛇传》话本小说的演变实际上就是一个“从一个儒、道、佛三家用来教育世人不要贪恋美色,以免为妖孽所害的训诫性的故事,到彻底改造为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将一个害人吃人的蛇妖改变成一个温柔贤惠的白娘子”①的故事,从而显示出了白素贞乐于助人、追求自由的内在美好品质,为爱牺牲、大胆追爱等故事精神范式。

    但是,当我们仔细研究白蛇传说的流变过程与接受过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掩盖在众多对“品质”歌颂背后的价值与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在《白蛇传》的演变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是从刻板枯燥的伦理说教,到润物无声的情感道德浸润。在演变流传过程中,《白蛇传》从“推力”走向“拉力”,从恐吓教化走向了“心之元声”:在《西湖三塔记》这部《白蛇传》粗为雏形的传奇中,女主角“没有脱离狠毒残暴的本性,挖人心肝毫不心慈手软,距离美丽善良的白素贞形象还有一大段的距离”②,作者正是由此让人们对妖产生畏惧,戒色戒欲,娶“持家厚德”之妇,最终完成其关“风化体”之教化目的。这种血腥惨剧可以说是一种赤裸威胁,是一种“推力”;但我们今天看到的白素贞却持家有方、救治灾民,已然是一个心怀众生,温柔善良的白衣菩萨了,她的所作所为唤起了读者对于真善美的向往,是一种倡导、感化,是一种“拉力”,更为自然,也更为动人,最终使该传说既鲜且真,流传至今。

    《白蛇传》演变的另一个特征,是“传奇化”色彩渐弱,生活之意味愈浓。所谓“传奇”,以“奇”为主,是指情节上不同寻常、吸人眼球的作品,在宋代话本中,或是由于文体字数限制,或是由于作者种种目的,白蛇与许仙的故事始终以情节的新奇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从明到清,不仅细节处多了很多贴近人间气息的烟火情节,更是让整个故事多了人间的离合悲欢,多了动人心弦的抒情色彩,从一开始“奇”的吸引,演变为了引人入胜。

    因此,“白蛇传与以往白蛇故事的最根本区别还在于故事对蛇精的态度由厌恶向同情的明显转变”③。《白蛇传》中真正能贴近读者生活、走进老百姓内心世界的部分,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其对“自由”、“爱情”等符合老百姓内心呼声的美好愿望表达,才是让读者手不释卷的真正原因。

    所以我们可以说,《白蛇传》的演变过程,是人们对故事的不断“内化”与吸收的过程,也是故事本身不断走向“动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把握住了时代矛盾,反映了大众的“心之元声”,通过对爱情、自由等当代流行元素的运用,让受众在感受到奇的同时更感受到“真”,感受超越时空、种族的“情”,完成了深化,最终得以真正地流入了读者和听众的心扉。

    2.《白蛇传》的媒介创新

    然而,随着上个世纪读者对白蛇故事的熟知,《白蛇传》却也逐渐走向了“背景板化”。在部分观众对白蛇故事高度熟悉的情况下,种种娱乐恶搞粉墨入场,《白蛇传》不再是人们品读观赏的主体,反而成为了许多猎奇作品的背景与旗号。诸如一些网络剧,让许仙和法海相爱,借同性卖腐情节吸引大众④,就一直为观者们所惊奇。但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这些作品对“奇”的诸多追求,却恰恰是对《白蛇传》真正的流传因果的倒置与违背。因此,为了使《白蛇传》故事不断流传,同时又能使其与新时代接轨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实现突围与重归:

    2.1继承发展原有体裁优势,利用文本进行深化内化

    在原有的文字领域传播继承,进行小说再创作,以“本色”谋发展:《白蛇传》作为一种民间文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在今天不应把《白蛇传》捧上高不可及的神坛,让优点变成“从人乞”的枷锁。有关部门可以进行优秀小说有奖征集活动,或竞赛活动,让小说创作恢复本身所拥有的巨大能量。也可以适当与新媒体结合,与著名网络文学网站进行合作,让众多网络写手积极参与,这样在再创作过程中加深人们对《白蛇传》的理解,扩大传播,提高影响力,让《白蛇传》作为一种民间文学得以继续健康发展,而非只甘沦为影视的苍白佐料。

    2.2用一颗真诚的心来进行影视创作,搞创新而重品质

    标题中之“真诚”,指的是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必须注重作品的品质。这种“品质”,则是说能够真正打动观众的、走进观众内心的一种要求。这种要求,又主要应该体现在能够反映时代特征,能够反映大众呼声上。

    之前的一部分古装影视确实贴近了《白蛇传》文本,但也在00后等新时代成长起来的人难以特意接受的情况下而濒临“灭绝”。与此同时,又有一部分,且是大多数作品,让女主穿上白衣,便又成了一部所谓“致敬经典”的白蛇作品了,但实际上,这些作品和《白蛇传》根本无关。这样的作品,只把《白蛇传》当做了一种创作素材,根本没有继承《白蛇传》的真正主题,让人观之无味,倍感无聊;除了能在其谢幕时讓观众像某乡村医生一样大呼“被骗了!”之外和任何经典根本挂不上任何关系。比如2011年黄圣依主演的《白蛇传说》,还有《白蛇传之九尾狐》等各种白蛇系列影视,让人摸不着头脑,只能为各种尴尬的特效、裸露的肉体所无语,就都属于这种问题。

    其实,这两种影视作品,前一种是已经“还原”经典,但缺乏“新意”;后一种则是胡编乱造,缺乏“心意”。这都是这些电视剧难以抓住《白蛇传》魂性特征的结果——要么就是不符合时代需求,要么就是一味求“奇”,又难以真正打动人心,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要做的是既有“新意”,反映新时代社会特征,又有“心意”,真正打动观众,贴近读者心灵,因缘生法,动人心情。

    再具体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在的“封建观念”已经不是主要的思想矛盾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氛围,而不同的文化氛围造就了那个时代的作者和观众。”⑤因此,在资本问题、环境问题、种族问题严重的今天,困扰现代人的金钱问题、亲情问题等其实可以作为影视主题不错的突破口。比如2017年年底上映的由刘亦菲主演的电影《二代妖精》就是这其中的一部佳作,即将在2019年上映的《白蛇·缘起》从预告片来看也同样让人充满期待。

    2.3突破影视,打入电子市场,顺应二十一世纪潮流

    当然,除去以上两个坚持“精神内涵”方面的创新视角,我们也可以拓宽传承领域,扩大传媒视野,与游戏打通,融入广大玩家市场。我们今天对白蛇传说的继承,继承的“应是故事的精神内核”⑥,我们今天对《白蛇传》的创新,也要“更多地体现在与时代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结合上。”⑦不少研究《白蛇传》的学者都承认到:“媒介交互平台和智能软件设计,几乎可以建构起所有想要建构的故事讲述者,媒介操控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⑧因此,若将《白蛇传》与拥有巨大市场的网络游戏融合,也必将收获巨大的影响力。诸如专门的网络游戏制作、网络游戏剧情添加、竞技游戏皮肤模拟等,都是可供一试的方法。

    《英雄联盟》是腾讯娱乐的一大支柱产业,如果将《白蛇传》因素融入其中,如成为“魔蛇之拥”的一个皮肤,不仅可以通过广大玩家扩大《白蛇传》知名度,而且也可以让白蛇作为一种纪念皮肤永久存在下去,更重要的是可以扩大其在世界的影响力(英雄联盟是一款世界的游戏),让美丽的白娘子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还可以与橙光等游戏平台合作,将《白蛇传》做成一款以文字向为主体的攻略游戏,也正好契合了《白蛇传》的爱情主题等,都是不错的运营方法。

    总之,今之莺花,并非古之莺花;今之丝竹,也不同于古之丝竹。⑨我们不能只从形式上去“强迫”观众与读者去继承,而是应该调动观众与读者的趣味性,去发展《白蛇传》真正迷人的精神实质、真正得以流传至今的情感内涵。同时在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时候不能过分依赖影视媒介,不要只把目光局限于影视传媒惨淡经营,也不要只抱住故事局部特征头破血流——只有为《白蛇传》融入真正吸引人的新时代内容、新时代传播手段,发扬其吸引人的“真善美”实质,才能让这部作品中打动人心的力量继续发挥持久的作用。这样才能运用文本、影视、电子三管齐下,以人籁追天籁,既真正继承、又有机创新地实现《白蛇传》在今日的突围与重归。

    注 释

    ①王澄霞.《白蛇传》的文化内涵的白娘子形象的现代阐释.扬州大学学报,2008 Cl):104.

    ②靳美茜.《白蛇传》故事流变及文学价值[J].学理论,2013(35):211-212.

    ③李耘.白蛇传故事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

    ④并不是题材问题,而是在表现题材的过程中这些作品并没有真正的精神内涵,缺少动人的真诚。

    ⑤曾艳.大众消费与《白蛇传》的演变[J].齐鲁艺苑,2016(3):92-97.

    ⑥高艳芳.白蛇传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反思[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6):51-57.

    ⑦高艳芳.白蛇传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反思[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6):51-57.

    ⑧池永文,孙正国.网络叙事媒介与《白蛇传》的故事建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6):64-69.

    ⑨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4(5).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10290147X

    (作者介绍:张书菲,中国矿业大学本科在读,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