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探讨
张培凤 林志添
摘要:家庭医生制度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目前通过“互联网+”推动智能技术应用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成为家庭医生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践中存在着居民认识不足、家庭医生数量短缺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推动“互联网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融合,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互联网+;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一、引言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实践“治未病”理念的重要支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落实基层医疗“以医疗为主”向“以预防为主”的功能定位转型的重要实践,对解决居民看病问题、培养居民健康生活习惯、提高居民健康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各级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互联网+医疗是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载体,将互联网与传统医疗行业相结合,创新而来的新型医疗模式。通过整合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医疗服务,发挥互联网的信息与资源整合的优势,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多元个性的就醫服务方式,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效率。可以说互联网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是家庭医生领域新的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智能技术解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践中的难题也成为了可能。
二、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对服务认识不足,接受程度较低
家庭医生在提供签约服务的实践中,没能实现向以“预防为主”的角色转变,这与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识不足有关。居民在签约获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仍然是发生疾病才会向家庭医生联系,获得医疗服务,却忽视家庭医生的健康管理服务。这说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居民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不够,混淆了家庭医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这也反映居民并未形成全面的健康管理意识,较为注重疾病发生后的治疗,却忽视疾病发生前的预防,仍然是“以治疗为主”健康观念。
(二)家庭医生人数不足,降低工作效率
我国家庭医生数量匮乏,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到2020年城乡每万人口配置2~3名全科医生的要求,届时我国约需要30万名全科医生,这相当于每名家庭医生需要至少为3000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而国外每名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在2000人左右。另外在实践中,当家庭医生服务的签约居民达到800人左右时,家庭医生开展居民健康管理等日常工作时,负荷就明显较大了。家庭医生签约居民的增长对于家庭医生来说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加,而家庭医生数量的相对不足将极大地降低家庭医生制度的运行效率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三)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相关信息难以充分利用
基层医疗机构与三甲医院、三甲医院与医院之间、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由于缺乏高度共享医疗信息的信息化平台,居民的就诊信息病例、个人健康体检档案等健康信息就储存于各自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中,未充分流通就会导致信息割裂的“信息孤岛”出现。基层医疗机构实行独立的信息系统,因为“信息孤岛”的存在,居民的健康档案无法在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共享,难以为家庭医生提供全面而连续的信息,在减低居民就诊便利性的同时也对家庭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未统一建立的信息平台也导致家庭医生不能与上级医疗机构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对接,上级医院也无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对居民健康数据进行挖掘利用。
三、对策建议
(一)善用互联网媒介
互联网社交平台有用户量大、互动性高、参与度深等宣传上的优点,家庭医生应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平台的这些优势进行家庭医生服务宣传,引导居民接受“以预防为主”和“治未病”等健康管理理念,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家庭医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概念相关讲解,健康管理知识培训等宣传活动: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以及QQ群等社交平台定期推送健康宣传的文章,普及健康知识,使居民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作用和疾病预防与保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获得居民的信任和配合。
(二)引入数字化办公模式
目前,我国通过从其他专科抽调人手进行全科医生培训的方式来补充家庭医生队伍,并在高校开设全科医学专业等方式来加大家庭医生人力资源的供给。但仅依靠完善家庭医生人才供给机制,提高未来家庭医生的供给数量,在短期内是难以缓解数量不足导致的家庭医生服务压力。因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入“互联网+”技术,融合数字化办公等方式,减少在交通往返,填写纸质材料而产生的工作效率损耗,提高家庭医生工作效率,缓解短期内因家庭医生人数不足而产生的服务供给压力。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动“互联网+”和家庭医生服务相结合,为家庭医生提供完善的信息化支持,把传统的线下家庭医生的基层医疗服务、基层公共无卫生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家庭医生的网络化办公。加速建设家庭医生信息化平台、家庭医生与上级医院信息交流平台,可解决医疗信息系统的“孤岛效应”,形成居民健康信息资源相互交流机制。家庭医生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与居民进行线上服务,比如宣传疾病防御知识、提供健康咨询以及就医线上预约等服务,不仅有效的帮助居民形成长期的健康管理意识,而且提高了居民就医的便利性。此外,上级医院可以根据家庭医生从基层医疗组织或信息化平台上传的居民健康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居民的可能致病因素、健康风险进行呈现,预防疾病的发生,对指导家庭医生对居民提前采取改善措施。
四、结语
如何通过“互联网+”思维,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式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已经成为了家庭医生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在工作宣传上面如何利用社交平台扩大签约率,提升社区居民对家庭签约服务的认知,提高居民参与度,增加家庭医生服务的深度;在信息收集处理方面,如何利用家庭医生信息化平台,解决家庭医生与各级医疗组织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居民健康信息的利用率,将会是未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谢文照,龚雪琴,罗爱静.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09):6-9.
[2]付英杰,王健,俞乐欣,闫卫华,孔悦佳.健康中国背景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9):2296-2300.
[3]徐榕,何得桂,蔡杨.“健康中国”视域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安排与实践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08):45-49.
[4]桑润萌.浅谈我国家庭医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就业与保障,2020(08):37-38.
[5]刘玉竹,王净.家庭医生制的价值冲突及其在智慧医疗背景下的改进策略[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08):50-53.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张培凤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