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李晶

    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都是由于感染病毒而发生的肠道传染病,二者具有非常相似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哺乳仔猪患病后,主要特征都是发生呕吐、水样腹泻以及机体明显脱水,且10日龄以下仔猪的病死率较高,而成年猪较少死亡。这两种疫病往往在气候寒冷的冬春季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基本不会发生,且任何品种、各个年龄、不同性别的猪都容易感染发病。现概述以上两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给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对症治疗;免疫预防;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1-0125-02

    1?流行病学

    1.1?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于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而发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具有12~24 h的潜伏期,有时能够长达4天左右,通常在3~4天内出现暴发并快速传播,大约经过10天即可出现高潮,之后变为零星发病。

    各个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发病,其中哺乳仔猪患病后容易出现大批量死亡。

    另外,该病的病死率与病猪年龄紧密相关,越小日龄感染,病程持续时间越短,病死率也越高。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5日龄的哺乳仔猪会全部死亡,5~10日龄仔猪大约有50%发生死亡,5周龄以上的病死率较低,而育成猪以及成年猪基本不会死亡。

    该病呈地方性流行,且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

    1.2?流行性腹泻

    流行性腹泻通常是在寒冬季节(即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发生,不同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一般来说,哺乳仔猪、断奶仔猪以及育肥猪的发病率可高达100%,成年母猪的发病率在15%~19%。哺乳仔猪患病后的症状最为严重,死亡率平均在50%左右,往往经过4~5周就会蔓延至整个猪场。

    2?临床症状

    2.1?传染性胃肠炎

    患病仔猪中有50%左右会表现出体温短暂升高,往往可达到40.2~40.6℃,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伴有呕吐,发生严重的水样腹泻,排出灰白色、淡绿色或者黄色水样粪便,其中存在气泡,pH值呈酸性,并混杂凝乳块,散发腥臭味,但不存在血液,导致机体快速脱水,并明显消瘦等;渴欲增强,被毛粗乱。在病程末期,病猪会严重脱水,排出稍黏稠的粪便,体重急剧下降,体温降低,最终由于极度衰弱而死,病程一般可持续2~7天。对于耐过的仔猪,也会导致生长发育减缓。

    随着猪日龄的不断增长,机体抗病力逐渐提高,育成猪感染后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体温基本正常或者略微下降,发生水样腹泻,渴欲增强,机体脱水,明显消瘦,排出茶褐色、灰色或者黄绿色粪便,其中混杂少量的气泡或者未消化的食物,通常经过7天就能够耐过,只要停止腹泻则不会出现复发,基本不会发生死亡。

    2.2?流行性腹泻

    不同日龄的猪患病后所表现出的症状轻重程度存在差异,越小日龄具有越严重的症状。病猪的症状与典型的猪传染性胃肠炎非常相似。1周龄以下的新生仔猪患病后会发生腹泻,经过3~4天会出现严重的脱水,并快速死亡。有时病猪还会发生呕吐,且往往见于吮乳和采食后。病猪体温基本正常或者略微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变差或者完全废绝。断奶猪、母猪患病后,表现出精神沉郁,停止采食,持续腹泻,但经过一段时间即可逐渐康复。

    3?防控措施

    3.1?对症治疗

    病猪治疗主要采取控制采食、收敛、止泻、补液等。患病仔猪可供给充足的口服补液鹽或者电解多维,任其自由饮用。为避免继发感染,可采用抗生素(如安普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饮水。症状严重时,还可腹腔注射或者静脉注射适量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碳酸氢钠注射液。

    3.2?免疫预防

    免疫接种时,猪可以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

    3.2.1?免疫途径

    肌肉注射:猪接种疫苗后会产生全身免疫,基本不会或者完全不产生肠道免疫,形成非常低的保护率。如果给母猪接种,由于乳汁内主要是含有IgG,而IgA的滴度非常低,无法通过哺乳给仔猪提供理想的被动免疫,因此对哺乳仔猪具有较低的保护率。

    乳腺内注射:该方法可使猪血清和乳汁中的IgA和IgG滴度都较高,且乳房没有注射疫苗的一侧和其他乳腺也可形成抗体。因此,通过乳腺途径注射疫苗具有较高的免疫效果,但注射疫苗操作难度较大,非常容易引起乳房炎。

    交巢穴注射:该法是指在母猪的交巢穴注射疫苗,可使其分泌的乳汁中含有较高水平的抗体,通过持续哺乳即可使后代仔猪获得足够的抗体,因此能够较好的使新生仔猪获得被动保护。

    3.2.2?免疫程序

    母猪:要求后备母猪阶段应先进行1次免疫,然后在初产前大约1个月再进行1次免疫,之后只需每胎进行1次免疫,即也在产前1个月左右接种疫苗,每次用量为4 mL。

    肉猪:根据各个猪场具体的断奶时间,在断奶前进行1次免疫,然后在断奶后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2次免疫间隔20天左右的时间。一般来说,初生仔猪每头接种0.5 mL,体重10~25 kg的仔猪

    每头接种1 mL,体重超过25 kg的每头接种2 mL。

    猪在接种疫苗后10~15天左右就会开始产生免疫力,并经过1个月出现高峰,能够持续保护至少6个月。

    3.3?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产房卫生良好,调控温度和湿度适宜,给猪群提供一个舒适的饲养环境,避免发生应激。母猪产后的前10天,要确保乳房、后躯足够干净,没有附着粪便。对于日龄较小的仔猪,必须放入保温箱内,并时刻保持保温箱内的温度适宜,确保在分娩以及产后1周内的舍内温度要超过25℃。为调控湿度适宜,要合理控制水压,避免水压过大而洒湿产栏。同时,产房内可放置一些生石灰,尤其走道两边要设有石灰堆,能够有效吸潮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