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

    

    

    【摘要】语篇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运用语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现象所表达的交际功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关键词为中心向四周分发子级信息的笔记方式,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语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信息的加工和整理更加简洁有效,将零散的知识整理到一起,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

    【關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导图;高中英语;语篇教学

    【作者简介】张瑞,兰州市第五十九中学。

    语篇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中,精讲词汇、词组和语法占据了英语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后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将词汇与其意义联系起来,甚至看不懂文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支离破碎的,所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概述

    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教学是一种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运用语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现象所表达的交际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导图,也被称为脑图、心智图。它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英国著名“世界大脑先生”Tony Busan 所创。思维导图利用线条、符号、颜色、图像等容易被大脑所接受和识别的方法,将看上去枯燥无比的信息变成易记忆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语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使信息的加工和整理更加简洁有效,将零散的知识整理到一起,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

    二、 思维导图在不同体裁语篇中的运用

    不同体裁的语篇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定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不同语篇语义的理解,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应该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整理零散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语义信息。

    1. 思维导图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以必修2Unit1“Reading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为例)

    本单元是围绕“文化遗产”这个题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的琥珀屋,涉及琥珀屋的修建背景、历史变迁,德国纳粹盗窃琥珀屋的卑劣行径,以及俄罗斯和德国共同重建琥珀屋的故事。这是一篇记叙文,介绍了与琥珀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教师可以按照不同人物与琥珀屋的关系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信息。教师将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呈现出来,要求学生找出“What did they do to the Amber Room?”,其思维导图设计如下: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单词时,会发现这篇文章里有不少人名、地名,这势必影响学生阅读。通过这样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激发学生查找信息的能力,将人物、事件和琥珀屋密切结合起来,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理解文章。在完成思维导图之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将思维导图内容复述表达出来,从而将语言输入变为语言输出,加深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除此之外,由于这篇文章是围绕琥珀屋的修建、变迁、消失、重建来组织的,教师也可以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重建原因来设计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导图能够从逻辑思维方面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将碎片化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对语篇进行深层次加工。

    2. 思维导图在应用文中的运用。应用文主要出现在高考英语试题的阅读理解A篇以及书面表达中,下面将以思维导图辅助书面表达语篇教学为例。

    写作任务:假如你是李华,你的英国朋友Jim对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高铁、在线支付和网购)很感兴趣,特写信向你询问。请你给他回信,选一项发明进行介绍。

    注意:1. 词数不少于100;

    2. 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Dear Ji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本话题属于2017年新课标“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科学与技术”主题群,考查学生对于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理解。该题目贴合社会热点,可以提升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度。“新四大发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入手,分析某项发明的特点、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书面表达的语言输出,笔者从概况、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三方面设计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积极主动思考,分析身边的生活现象,从而更好地完成写作要求。针对该题目的思维导图设计如下:

    由于这篇作文是围绕新四大发明展开的,教师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将大脑中的已有知识进行充分挖掘。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导图会发挥一定的帮助引导作用。在学生完成主观学习思考后,教师要求学生再次审题,注意“题目要求只介绍一项,切不可介绍四个发明”。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将重点短语表达进行归纳: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科技创新

    run at a speed of ?以……速度运行

    payment method 支付方式

    (pay) by credit card/cheque/in cash 用信用卡、支票或现金(付款)

    be of good/poor quality ? 质量好或质量差

    customer review ? ? ? ?顾客评价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节能减排

    low-carbon lifestyle 低碳生活

    最后通过将写作训练中介绍新四大发明中之一高铁的body部分变成单句翻译练习,来检测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效果,学生纷纷表示,原本很难的写作变得容易许多。

    Chinas high-speed trains 1.

    (以……的速度运行) 250-350 km per hour. It is fully-equipped, offering passengers 2.

    (舒适的座位和免费的网络). Since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只需几个小时) to travel from north China to south China, high-speed rail has given the public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个便利的出行方式). It has also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起國际关注). Many countries have imported Chinese high-speed rail technology to upgrade their own rail transport systems.

    三、思维导图辅助语篇教学的设计原则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思维导图是一种建立在线条、图形、符号等基础上的直观、快捷的信息整合方式,是帮助学生建立思维网络的有效工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语篇的特征、特点、结构、语义等得到有效的梳理展示,对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帮助学生提高了语言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思维导图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一定要认真研读、挖掘每一个语篇,这是设计思维导图的母本和源泉。这些语篇所包含的学科知识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学生的认知活动也是从已知导向新知,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有顺序的。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思维导图框架构建需要贯彻系统性原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学习观念,将已学知识添加到新构建的框架中。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能够自主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整理,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2. 逻辑性原则。教师在英语语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材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学生的知识学习、语言学习、文化学习以及技能策略的培养都有其内在规律,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从难到易,再从易到难,使得所有内容条例化、符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要构建具有一定逻辑顺序的认知、学习、记忆体系,从而协助大脑记忆大量零碎信息,将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灵活,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使其逐步养成正确的逻辑思维习惯。

    四、小结

    笔者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辅助语篇教学的实践发现,在系统性、逻辑性和针对性原则的基础上,思维导图能够通过线条和图形建立的知识信息框架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语篇的内容、特征和语义,从而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分析、理解语篇主题意义,并能够使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品质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刘志昊.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理论探讨[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