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生草管理措施

    杜凯 鲍楠 李良

    

    

    

    摘 要:葡萄园按照生态方式合理控制草害,使杂草发挥积极的作用。生草栽培尤其对改善土壤性状、涵养水分、丰富生物多样性、调节土壤小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诸多裨益。通过具体措施合理规避生草栽培误区,实现葡萄栽培高产优质的目的。

    关键词:葡萄园;生草;栽培

    这些年来葡萄产业因经济效益明显农户纷纷参与而发展迅速,成为各地特色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因单产、品质等因素效益不佳,这与过多使用化肥、农药以及葡萄园粗放管理密切有关。受传统种植方式影响,大多葡萄园杂草种类繁多,稍有不慎形成草荒,杂草不仅会与葡萄争夺水肥资源,还会给多种病菌、害虫提供生存便利,这样,增加了管理难度与成本,容易导致产业效益倒退。

    1 除草方式

    目前葡萄园除草主要有生物除草、化学除草、物理除草、机械除草和以草治草等方式〔1-3〕。

    生物除草是利用动物(主要是禽畜)、病原微生物和竞争力强的置换植物及其代谢产物防除杂草。生物除草不产生环境污染、效果稳定持久,但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操作难度较大, 见效慢及资源浪費严重,一般园区不太愿意采用。

    化学除草除了除草剂价格昂贵外,还具有省工、省力的特点,每年至少6次以上除草,农药、人工成本总量每亩超过2000元,而部分除草剂使用后葡萄易发生药害、伤根情况,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物理除草中人力除草具有投入成本最低、副作用小、除草较为彻底,但耗时、强度大、效率低。物理除草中全园防草布(园艺地布)覆盖除草,通过减少光照来抑制杂草生长,兼具保水保墒的作用,缺点是防草布易老化、更换成本高,高温季节和火源多的地方容易发生事故。

    机械除草包括浅松灭草、旋耕灭草、中耕灭草和深松除草等方法,此法对浅生根杂草效果较好,但消耗人力,且效果不十分理想,尤其是设施大棚内需要长年多次连续作业,成本高昂。

    以草治草是葡萄园通过生草栽培方式解决杂草草害问题,是现代化、标准化、生态型葡萄园管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葡萄树下杂草清理干净以后,行间土壤就完全暴露在外面,水分蒸发快、表层土壤板结。葡萄园生草栽培就是在葡萄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或种植非原生草类、绿肥及经济作物等,并加以管理,使草类及相关作物与葡萄协调共生的一种葡萄栽培方式(图1)。

    2 作用

    葡萄生草栽培是一种立体生态复合系统,是以葡萄生产为中心,把葡萄生产作为一个微系统的中心,兼顾葡萄园的草本植物、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充分利用光、温、水、气、养分及生物资源,保护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改善系统环境,创造合理的生态经济框架,形成多级别、多层次的提效增值结构,建立一个投入少、效能高、抑制环境污染和地力退化的可持续发展生产体系,达到生产绿色果品的目的,实现有质量的环境体验(图2)。

    葡萄园生草栽培可以改善小气候,由于鲜活物的存在,导致土壤容积热容量增大,夜间辐射减少,创造了保温保湿、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的小气候环境。

    葡萄园生草栽培可以改善葡萄园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强土壤渗水性和持水能力,增加土壤氮、磷、钾移动性,减缓土壤水分蒸发、团粒结构形成,提高有效孔隙度和土壤容水能力(图3)。

    生草栽培有利于葡萄病虫害的综合治理,葡萄园生草能增加植被总量,为天敌提供丰富的食物与良好的栖息场所,克服了天敌与害虫在发生时间上的错位脱节,使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富集性及自控作用得到提升,还提升了葡萄园生态系统对农药的耐受性,扩大了生态总容量(图4)。

    葡萄园生草后优势天敌小花蝽、大草蛉及捕食螨类等数量明显增加,天敌量大且种群稳定,制约了害虫的蔓延,形成葡萄园较为持久的良性生态系统。

    生草栽培能培肥地力,葡萄园人工生草所用的大多为豆科牧草或经过仔细选留的原生杂草,是养地作物,它可以通过生物固氮等方式来培肥地力。

    生草栽培还有保墒作用,野草给葡萄根部遮阴,减少了树叶蒸腾,起到保墒的作用,减少灌溉次数,减轻劳动强度。

    3 注意事项

    葡萄生草栽培对草的种类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所选草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成活、管理容易,包括容易繁殖,最好能播种、分株、扦插繁殖兼备。早发性好、生长快、覆盖期长、在与园地杂草共生中有较强的优势。耐割、耐践踏、再生能力强、易于被控制,必要时可除净。目前生草栽培主要种植的以黑麦草、白三叶、菊苣、紫花苜蓿、毛叶苕子、紫云英等为主(图5)。

    播种时因地制宜、按照树龄确定生草(绿肥)种类和播种量。幼年葡萄园根系还比较浅,树盘上种的草和树根会争水、争肥,还会产生降温反应,不利于葡萄正常生长。一般要求幼龄葡萄园,只能在树行间种草,其草带应距离树盘外缘50厘米左右。而成龄葡萄园,可在行间和株间种草,不提倡在树盘80厘米内生草(图6)。

    生草管理上还需重视苗期管理,遇雨要及时松土、逐行查苗补苗。对于稠苗要及时间苗,可适当多留苗,并结合中耕彻底清除杂草,以利种下的草茁壮生长。

    加强水肥管理,虽然种草可以保水增肥,但不能因此而放松了水肥管理。除了播种前施足底肥外,苗期还应施富氮的速效有机肥,以促进草苗早期生长,此外,每年均应使用有机肥,以进一步培肥地力。施肥方法可结合灌水施,也可趁雨天撒施或叶面喷施。天旱或设施内土壤缺墒时应及时灌溉。

    一般来说,多数生草品种播种后的第1年,因苗弱根系小,不宜刈割;第2年开始,每年可刈割3~5次;当草长到40厘米左右时,就可刈割。把刈割下的草覆盖在树盘上,以利保墒。多年生的草,一般3年后已老化,就可进行秋翻压,使其休耕1~2年后,再重新播种草籽。

    参 考 文 献

    [1]? 张嘉梅,陈玉环,同彦成,等.葡萄园自然生草对土壤温湿度及果实日灼的影响[J].园林园艺,2018(1):63-64.

    [2]? 付小猛,毛加梅,刘红明,等.国内外有机果园杂草管理技术研究综述[J].杂草学报,2016,34(4):7-11.

    [3]? 邓丰产.果园生草的生态效应及在果园上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9(1):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