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属动物疫病》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马扬

    摘要:依据行业现状和马兽医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对《马属动物疫病》课程开展了项目化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对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选取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效果等进行了分析阐述。课程教学过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形成和职业素质培养,可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马属动物疫病;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4-0044-03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有效组织学生,在确定的职业学习领域开展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的核心是以实践为导向,其实质是学生未来就业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学生通过对课程项目的认识、了解,动手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学习并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1]。项目教学打破了学科知识之间的界限,以课程专题为教学单元,借助围绕专题的行动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2]。

    《马属动物疫病》是现代马产业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包括马属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制知识和技能,学生需应用动物微生物、动物病理、动物诊疗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马术俱乐部和饲养场中的实际疫病问题,课程内容与马兽医职业岗位工作紧密结合,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原有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需求,为此课程教学团队结合行业现状和职业岗位实际需求,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

    1 课程性质及定位

    本课程是现代马产业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面向马兽医职业岗位。马獸医是马术俱乐部和马属动物饲养场马匹健康福利的重要保障。该岗位核心能力包括:马属动物普通病防治和马属动物疫病防制能力。该课程的学习需具备马匹解剖与生理、动物生物化学、动物微生物、动物病理、动物药理等课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马兽医岗位中的生产技术问题,对临床发生的马属动物疫病开展诊疗并制订防制方案,要求学生具备比较丰富的马属动物疫病防制能力和诊疗经验。

    2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以新疆马产业对马兽医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依据,通过企业调研访谈了解马兽医岗位具体工作任务,针对马兽医岗位进行“工作设计”。整理提炼出岗位核心能力,由能力需求分析出岗位工作任务。使课程围绕行动领域进行内容选取,确定具体的学习领域,精选学习项目,设置岗位工作学习情境,明确具体的课程工作任务[3]。

    2.1 职业工作领域分析

    通过对新疆马产业的行业调研和历届毕业生走访,我们对马兽医岗位人才需求进行了综合分析,提炼出马兽医岗位的核心能力为:马属动物普通病防治能力和马属动物疫病防制能力。其中马属动物疫病防制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是:马属动物传染病诊断与防制,马属动物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治。学生在马兽医岗位的职业成长历程为:马匹基础保健、见习马兽医、主治马兽医、马兽医主管四个岗位。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是:疾病信息收集—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建立诊断—防制计划制订与实施—工作评价与反馈。

    依据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特点,我们分析明确了《马属动物疫病》课程服务的马兽医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同时结合国家动物疫病防治员和动物检疫检验员职业资格标准,确立了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导向,课程教学过程立足行业实际,校企合作开展学生多元评价[4]。使岗位职业工作领域与课程学习领域对接,结合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立学习项目,设置与岗位工作情境类似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理论认知、技能训练与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相融合。

    2.2 教学目标

    结合行业、企业专家访谈和毕业生调研,依据马兽医岗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具体要求,确立本课程以下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熟悉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及其防制措施;掌握动物疫情的处置措施和方法;饲养场消毒方法、马匹检疫和免疫程序制订及操作实施;掌握马属动物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制方法;掌握马属动物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制方法;掌握细菌性传染病诊断常用的实验室操作方法;掌握病毒性传染病诊断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操作方法;掌握寄生虫虫卵检查方法;掌握马常见寄生虫的大体识别和药物防治。

    方法能力:通过网络、期刊、专业书籍等渠道获得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学习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正确评价工作成效的能力。

    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和责任心;尊重他人能与他人开展合作学习和评价,善于进行沟通和合作;关爱动物,注重动物福利,具有职业劳动保护意识;爱护公物,爱护环境,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遵守企业管理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

    2.3 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项目设计立足于教学做合一,项目中前一个任务为后续任务的基础,循序渐进,体现职业工作中“现场诊断+试验诊断+临床防制”岗位工作过程,岗位工作中的理论推演与试验验证相融合,体现学习情境与职业岗位工作情境的一致。

    课程内容选取围绕马匹基础保健、见习马兽医、主治马兽医、马兽医主管四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整合课程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按照“典型案例+工作任务”形成学习领域的项目化教学内容(表1)。

    2.4 教学内容选取

    本课程内容选取典型案例为5年内在新疆马产业中发生的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同时兼顾近年来马产业发展过程中新疆从国外引进马匹较多的行业现状,以2010年至今国际重要流行马传染病作为教学内容,同时体现高职教育对技术发展的知识更新,注重学生的技术前瞻性培养。设计适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独立操作或思考判断的工作任务,在教师引导后,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学习,完成疫病的疾病信息收集—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建立诊断—防制计划制订与实施—工作评价与反馈这6项任务,并在不同的课程项目中通过变换情境进行迁移、重复、固化。

    课程教学内容与马兽医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契合,课程学习项目依据马兽医岗位能力要求,项目任务选取生产中实际工作任务,工作任务运行环境为行业企业的现实生产过程,从而在课程中实现职业知识岗前掌握,职业技能岗前练习,任务执行中检验学生理论掌握程度,任务完成过程中验证其技能熟练程度,项目评价展示中考核学生的协作、计划、执行、学习效果、工作分析等综合能力。

    3 课程教学与实施

    课程教学采用“情境创设,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组织,课程内项目设计有前后包含关系,任务能力设定采取梯級递进设计,形成“脚手架”效应,以引导学生分步骤掌握,分时间重复练习巩固,分场景转换应用熟练,促进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融合和拓展。

    3.1 学习情境创设

    在“寄生虫虫卵检查和大体标本识别”项目教学中,首先确定马匹粪便寄生虫虫卵检查任务为:采样(采样地点,采样对象,采样编号,采样记录),粪便处理和保存(粪便保湿、粪便分装),寄生虫卵漂浮法检查(试验仪器、试验药物,试验设备准备,试验结果记录和比对结论),寄生虫卵沉淀法检查(试验仪器、试验药物,试验设备准备,试验结果记录和比对结论),寄生虫虫卵图谱对照查阅,文献信息查询搜集。

    其次引导学生按每组4人进行分工并编制任务计划,然后由学生分步实施:外出采样,2人1组到合作企业采样。试验准备,2人在实验室准备试验条件;小组合作进行本组寄生虫卵粪便检查;小组对试验结果进行记录,讨论比对虫卵图谱,查阅文献,确定虫卵名称,收集虫卵对应成虫图片。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的对外企业联络,外出安全,实验室安全控制,药品仪器设备管理等。项目完成后教师与企业专家进行检查评估,各小组将项目运行中各任务场景、试验过程、试验结果拍摄成照片进行汇报并开展小组自评、小组互评。

    在检查评估阶段,教师与企业专家对历届学生试验结果比对,查找共性发现变化。学生提交项目小结报告,上交项目任务单,提交学习成果:检查出的虫卵图片,小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寄生虫病药物防制方案,预判采样企业可能发生的马匹寄生虫病的表现和危害。同时将马匹寄生虫感染情况和驱杀药物使用方案提供给采样的马术俱乐部和饲养场,作为企业寄生虫病临床防治参考。

    3.2 职业素质测评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教师和企业专家对学生的职业态度、人员协作和任务执行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对各小组实训操作环境洁净度、试验仪器设备检查调适、试验后环境整理等职业素质培养进行考核,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社会责任和思想表现评价,促进学生课程职业素质养成(表2)。

    3.3 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过程中课程技能考核实行能力达标与项目成果评价相结合,教师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课程资讯内容(讲义文本、典型案例、课程课件、疫病图片),并设计教学测试题,对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基础理论知识采取理论测试达标的形式组织学生自学。在项目课程运行前由小组长和教师通过教学平台网站、客户端检查学生学习进度,没有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不能进行小组项目化学习。考核评价过程中各项目实行“知识预习—任务学习—技能练习—能力达标测试”的教学模式,考核学生掌握情况,以项目任务成果测量评价学生学习产出。

    4 教学实施效果

    4.1 主要成效

    由于课前学习不足会导致学生在课堂开展的活动无法有效进行,学生在课前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升。小组成员间的协作促进了学生社会能力提升。课程项目中各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充分地进行信息收集,对项目进行前期分析和编制执行计划,在具体任务完成时要收集疾病症状和试验材料促进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形成。课程项目中各任务都具有不可预知性,促进了学生选择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方法能力的培养[5]。

    4.2 存在问题

    兽医类专业核心课程开展项目化教学,需要具体的临床案例作为课程资源,在企业实时发生的案例有利于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这需要进行密切的校企合作,或改变专业课教学模式,实行学校教学和企业现场教学融合的方式,可以考虑引企入校或“企业中办学”以解决课程教学资源不足问题。项目化教学同时对职业院校实验条件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充足的实训耗材,随时开放的实验室、实训场,完备的实训设备和管理制度,必备的试验指导师资等是学生在学校有效开展项目化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余 武,朱海玲.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一种教学过程设计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249.

    [2] 徐国庆.基于学习分析的职业教育项目教学设计模型[J].职教论坛,2015(18):4-11.

    [3] 赵茂锦,李振陆.项目教学法设计的关键要素及评价[J].职业技术教育,2017(8):47-50.

    [4] 郝福星,刘 莉,孟 婷,等.动物内科病课程的设计探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0):216-219.

    [5] 袁传怀,殷 彬.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17(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