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赵芸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支架式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理念——“学为中心”不谋而合,能够有效解决第三学段阅读教学中学情与目标断层、学习过程泛化、主体地位缺失等困境。文章从寻找支点和搭建支架两个方面谈谈支架式教学在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第三学段;阅读教学;寻找支点;搭建支架
进入小学第三学段,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初步形成,探究意识明显增强,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阶段。然而,由于许多教师对学情的忽视及有效支架的缺位,导致第三学段阅读教学课堂中普遍出现学情与目标断层、学习过程泛化、主体地位缺失等问题,阅读教学效率低效。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支架式教学,体现的是教与学方式的真正转变。在这种教学中,通过学习支架的辅助支撑,学生的认知发展不断穿越最近发展区,从现有发展水平提高到潜在发展水平,教师也将学习的责任逐步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解决第三学段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尝试从寻找支点和搭建支架两个方面谈谈支架式教学在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寻找支点——支架式教学的三个定位
在第三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能力是他们的现有发展水平,而实际教学目标是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空间便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前,教师要重视这三者的定位,找准支点,为支架式教学的设计、实施提供依据。
1.依标扣本,定位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
学习目标是语文学习最终的归宿,是学生一节课中的潜在发展水平。教师需要在研读学段目标的基础上,关注单元整组目标和文本特点,以此来准确定位单篇课文的学习目标。
(1)细研课标,明确学段阅读核心目标。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在此目标引领下,笔者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核心,具体如图1所示。
(2)逐级提炼,明晰文本阅读核心目标。
在紧扣学段核心目标的基础上,笔者从多个角度去筛选和提炼整组、单篇课文的阅读核心目标,具体如图2所示。
在学段目标、单元整组目标的指引下,再制定单篇课文的核心阅读目标,集成一个目标体系。这样单篇课文核心目标既有与总目标一致的共性,又有每课一得的个性化目标,避免了单元整组学习时阅读目标的孤立、机械,没有整体性。
2.多元深入,定位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1)前后关联,了解逻辑起点。
语文教材中,单看一个内容,目标是独立的,但是其实同一类目标在整个阅读目标体系中是渐次提高、螺旋上升的。定位目标时,教师如能将阅读核心目标前后关联,便能从学段目标的层面上了解学生的逻辑起点。
(2)课堂前测,明晰现实起点。
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预习能力,教师可以围绕一节课的阅读目标进行课堂前测,如设计相应的预习单或进行口头调查,及时了解与诊断学情,明晰学生的现实起点。
3.形成模型,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基于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的了解,教师便能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如图3所示。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这篇课文中的表达方式非常典型,教师在“学段阅读目标”和“单元目标体系”的引领下,将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定位为:学习并运用特殊的标点符号进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同时,依据“前后关联”和“课堂前测”的方法,教师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定位为:了解并能运用多种心理描写的方法,但是第一次学习用特殊标点符号进行心理描写的方式。在这两个定位的基础上,教师便能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调动关于心理描写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运用能力,逐步感知、深化用特殊标点进行心理描写的表达方式,并迁移运用。
二、搭建支架——支架式教学的三个类型
在支架式教学中,学习支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三个定位,努力搭建适宜的学习支架,并从学习作用的角度将支架分为表达型支架、策略型支架、范例式支架三大类。
1.搭建表达型支架,为实践搭建平台
小学第三学段,是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阶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注重读写结合,搭建针对性的表达型支架,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迁移典型,内化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因此,在本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还要引领学生揣摩文章是“怎么写的?”,更要为学生搭建适宜的表达型支架,迁移典型写法,帮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内化语言。
(2)抒发感悟,深化理解。
“有感而发”是读写结合的最佳契合点。在第三学段的教材中,许多文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能带给学生启迪和感悟。教学中,教师要围绕阅读目标,把握教材延伸点,搭建适宜的表达型支架,让学生书写感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2.搭建策略型支架,讓学生学有所依
阅读策略的渗透与指导,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关键之一。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策略型支架的搭建,使学习深化,并引领学生将这种策略迁移运用于其他文章的学习中,最终形成语文能力。
(1)指向主要内容的把握。
在第二学段“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中对这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因此,在本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不同文本在把握主要内容上的特点,为学生搭建适宜的策略型支架,提升整体把握的能力。
(2)指向词句的理解体会。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有许多的策略,如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事例、联系生活实际等,另外,学生还要能联系自己的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这个学习内容上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策略型支架,帮助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同时掌握阅读策略,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3.搭建链接型支架,让思维丰满灵动
进入小学第三学段,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增强,教师更应该在核心目标的引领下,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文字、影像资料,为学生搭建链接型支架,辅助目标达成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认知和阅读量,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中弥合课内与课外的鸿沟。
(1)链接背景资料,拉近距离。
每一篇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当时的情和景,大的为社会时代背景,小的为作者、人物生活的处境。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必须置身于抗美援朝的时代背景之下,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更好地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
(2)链接言语比较,品味语言。
在核心阅读目标的引领下,将题材、意境、作者、写法或体裁方面有一定联系的课内、外学习资料进行比较阅读,以链接型支架变单篇课文的学习为同类表达方法、同类题材意境的领悟和迁移,帮助学生走出狭小的教材阅读圈,徜徉于文学藝术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肖正涓.“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教师,2016(5).
[2]王端成,汪立秀.支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5).
[3]陈安琪.小学语文支架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