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改变,让孩子更优秀
王霞
家访是密切家校联系的捷径,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渠道,更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工作方式之一。前些日子,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家访活动。身为班主任,我积极参与其中,走访了班里40个家庭,做到了户户到,家家访。
家访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痛心、着急,内心迫切地想去改变每位家长。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孩子们大部分都有了弟弟或者妹妹,相继就出现了老大和老二之间的矛盾问题。父母的精力有限,在老二身上关注的多了,就常常顾不上老大,于是引起了老大的不满。在校表现为闷闷不乐,不说话,不交流,甚至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
且听下面这个故事。
小雨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子,说话声音非常小,看起来比较柔弱,非常不自信,学习力不强,不够专注,成绩一塌糊涂。我默默地对孩子进行了观察,并没有发现有同学欺负她,而且她在班里人缘也挺好,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原因?
第一次来到小雨家里,当我问到孩子晚上在家写作业时妈妈干什么时,她妈妈很强势地说:“我忙得不得了,也累得不得了,家里还有个小的,哪里有时间管她呀?”
我当即就语塞了,这就是妈妈?当我问到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时,她妈妈说,娘俩天天吵架,关系非常紧张。为什么吵架呢?小雨和妹妹争东西。家长是怎么做的呀?一味地批评大的,因为妹妹小呀。
小雨妈妈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实际上,她的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妈妈偏心,让孩子感觉妈妈根本不爱她。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过:帮助孩子的最佳方式是改变父母,想改变一个孩子,首先得改变父母。
我问孩子妈妈,想改变和孩子的关系吗?她说当然想。“妈妈得先改变,先照顧好大女儿的情绪,否则女儿认为你偏心、不爱她,是不会听你的话的。”我说。同时,我叮嘱小雨妈妈:“无论多么累,多么苦,也得给予大女儿适当的关心和鼓励。本来有了妹妹后,她心里就有了很大的落差,感觉受到了你们的冷落。小雨目前的状况真的需要我们去改变,首先得让她变得有信心,快乐。”小雨妈妈若有所思,最后向我表态她会改变的。
一个星期后,小雨妈妈对我说,孩子变化很大。我也告诉她:“孩子在学校里也活泼大胆了许多,和同学们在一起时更开心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孩子的家人也因为孩子的转变兴奋不已。
转眼间,期末考试就要进行了。在临考的前几天,我第二次去了小雨家。在这次家访中,我看到了孩子的变化。为了应对考试,她主动地看书、做题,有不会的内容,及时地向家长或者打电话向同学请教。我清楚地知道这是家长的变化换来的孩子的变化。看到孩子的变化,我相信孩子期末一定能发挥出最好的状态来。成绩出来了,小雨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第一时间把孩子的好成绩通报给了家长。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家长表达万分的感谢:“王老师,谢谢您,是您让孩子变得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
小雨越来越优秀,我知道,这是家长的改变换来了孩子的优秀,同时也是学校和家庭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教育合力的原因。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如果我一味地去改变小雨的话,会达到这样的效果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来说,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无论从顺序上还是从重要性上来看,我认为,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小雨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我在内心欢喜的同时,更加坚定了继续走我的家庭教育之路的想法。期待能改变更多的家长,换来更多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