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性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叙事研究

    李赫辰 王乃弋

    〔摘要〕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整合性教育戏剧,可以作为实现育人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自我概念,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认知,促进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本研究以叙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教育戏剧课堂体验以及真实感受的描述与诠释,对整合性教育戏剧的育人价值进行了分析与发掘,探讨了整合性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现实表现与启示展望。

    〔关键词〕教育戏剧;叙事研究;自我概念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5-0024-05

    巴西戏剧教育家奥古斯都·波瓦(Augusto Boal)认为,戏剧是“观看我们自己的一门艺术”。在教育戏剧中,学生既是演员也是观众,这一角色被称为“观演者”(spect-actor),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反思并觉察自己的内在意识,而这一过程就是在促进自我认知、情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同时这也是教育戏剧的本质与目的。教育戏剧从19世纪二三十年代于欧美出现至今,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创造性的教育戏剧形式。整合性教育戏剧是将教育性戏剧和疗愈性戏剧有机整合,用于促进人的自我整合发展的一套新的理论与方法。整合性教育戏剧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十分重要的育人价值。

    一、何谓整合性教育戏剧

    (一)教育戏剧

    教育戏剧是指以戏剧或剧场的技巧为方法来从事教育的教学形式。它不以表演为目的,而是借用戏剧途径推进人的社会学习,对人的认知发展、情绪、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1]。在师生群体互动所建立的自然的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具有以下作用与功能:促进活泼愉快、有学习意义的教学;增进沟通与表达的技能;促进个人行为与人际关系;培养想象能力,建立自我概念;建立社会认知,养成合群的美德;增进语言学习与表达能力;提供独立思考判断与自我制约的学习;促进逻辑概念的发展能力;舒缓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学习与欣赏戏剧艺术;促进同伴与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情誼;积极乐观地建立学习认知等[2]。笔者对教育戏剧的个人理解是,教育戏剧是以戏剧为结构框架,以戏剧表演为主要形式来开展学习、探索,促进个体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形式。它注重过程与真实,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觉察自己和他人不同的角色定位、认知方式以及情感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感受真实的自己,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

    (二)戏剧治疗

    戏剧治疗是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新模式。戏剧治疗整合了心理治疗、戏剧表演、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强调来访者在与咨询师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以戏剧表演为媒介,通过审视自身问题,促进自我的重新整合和个性的再次发展,以达到治愈心理问题的目的。戏剧治疗之所以能够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除了戏剧本身具有的“净化”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能够自由探索内心世界的舞台。目前,戏剧治疗中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有七大类,分别是戏剧性投射技术、角色技术、游戏扮演技术、戏剧性肢体表现技术、心理剧技术、隐喻技术和仪式技术,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戏剧性投射技术和角色技术。戏剧化投射是指来访者将不同层次的自我及经验投射到戏剧的内容和演出当中,借此将内在的冲突转变为外在可见的影像。角色技术使来访者可以通过角色取代重塑自我。总的来说,来访者在戏剧治疗中可以通过表演,不受限制地进入自己不敢面对的心灵深处,直面深层的心理问题。咨询师则可以通过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帮助来访者在这个舞台上安全地从事移情、投射、认同等各种心理历程,宣泄不良情绪,提升来访者对生活的反思能力,自觉地将戏剧情景中的经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促进自身行为的改变和个性的发展[3]。

    (三)整合性教育戏剧

    整合性教育戏剧是教育性戏剧和疗愈性戏剧的有机整合体,是可用于促进人的自我整合发展的一套理论和方法;是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以戏剧元素、方法和过程为载体,以参与体验式学习为路径的全人教育。整合性教育戏剧具有教育性、疗愈性、社会性、艺术性等本质特征。采用基于戏剧的评估方法,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新兴研究方法。整合性教育戏剧是一个载体,可以为教师建立一个安全的戏剧空间,运用戏剧的方法策略,通过角色扮演等即兴互动方式,将参与者所遭遇的各种现实问题投射到虚拟戏剧中,引导参与者探索问题的解决之道。通过整合性教育戏剧,帮助参与者发现自我,回归内在,整合分裂的自我不同面向,获得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性。整合性教育戏剧适用于中小学、高校、非正规教育等场景,适合教育管理者、教师、教研员以及师范学校的未来教师[4]。

    二、整合性教育戏剧的育人价值

    在20余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过程中,笔者提出了对于“育人价值”内涵的独特认识:第一,培养积极主动、健康发展的人生态度;第二,促进个体人格的养成与公民素养的自觉健全;第三,促进基础学习力的养成和自主拓展性学习需求与能力的培养,这里涉及学习潜力、发展潜力的开发;第四,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发现和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不确定、变动性增强的世态中实现自我发展的生存能力之养成;第五,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培养融入和改变身边世界的能力,与人为善、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生态度,以自觉创造并拥有幸福人生[5]。上述涉及的态度、人格、能力、兴趣、创造等构成了“育人价值”的内涵解释,也是“新基础教育”视野内理想新人的核心要素。在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心理育人的目标主要表现为实现学生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6]。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整合性教育戏剧可以作为实现育人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自我概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情境中,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认知,并且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本研究以笔者为学生视角对整合性教育戏剧进行为期七周的亲身体验为现实依据,接触和记录真实鲜活的课程素材,确定主题后,以叙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经验事实以及真实感受的描述与诠释,对整合性教育戏剧的育人价值进行分析与发掘,探讨整合性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现实表现与启示展望。

    三、整合性教育戏剧发挥育人价值的表现

    (一)通过愉快的集体游戏,形成积极人生态度

    整合性教育戏剧能够为学生建立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使他们敢于在戏剧角色的保护下,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冒险和合作[7]。学生能够在这样一种得到充分信任的集体环境中增加自信,提高面对困难的勇气,敢于探索和尝试,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游戏本身就具有娱乐性与趣味性,因此轻松愉快、欢乐有趣的集体游戏能够激发学生释放天性,形成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在参与整合性教育戏剧课堂中的集体创造性游戏中,笔者感到十分激动好奇,并且充满期待。其过程是以故事接龙的形式,通过集体共同协作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每个人只可以提供几个字的信息。在游戏中,我们的故事走向随着“窗外的猫”“男生视力不好”等进行了一轮接一轮的反转,十分紧张有趣。笔者在故事中提供的信息是“但是男生听力好”,因为笔者认为反转的情节在这样的剧情出现,会让人在惊呼大为过瘾时还会留下思考的空间。在这一集体游戏中,笔者感受到了集体创作的参与感与新鲜感,帮助笔者更好地建立自信、乐观与开放的积极人生态度。此外在戏剧模仿游戏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或三人共同扮演老虎、小猫、大象、蒙娜丽莎、梦露等形象进行反应力模仿游戏,这一过程十分考验学生的注意集中力、反应能力以及集体协作能力,笔者在这一游戏中观察到所有参与者都非常激动兴奋,脸上洋溢着紧张又期待的神情,这反映出该游戏可以促进参与者的冒险精神与合作精神,再加上处于一种欢快娱乐的情境中,参与者更加勇于冒险,表达自我,促进积极的情绪体验。

    (二)通过觉察感知自我,丰富完善健全人格

    波瓦认为,我们人格结构中那些被压抑的本我的部分就像是压入高压锅中沸腾煎熬的泡泡,随时等待着被释放出来,而教育戏剧就可以作为一个出口,让我们被压抑的内在情绪和行为得以显化,从而获得真实的自我,促进健全人格的完形。整合性教育戲剧能够给予学生重新找回自我的机会,认识人生的意义所在,能够帮助人释放出被压抑的情绪与灵性,让真实的情感得以流露,让真实的自我得以展现[7]。

    在参与探索与自己的身体感知建立联结的环节时,笔者发现,从脖颈的扭转活动到脊柱的伸展放松,笔者感知到自己的身体像一块沉睡多年的木块,僵硬、沉重、腐朽。从咔嚓咔嚓的关节摩擦声中笔者听到了身体的呼唤,笔者觉察到自己确实对它很愧疚,它为我付出了很多,伏案写作时、看电影电视时、弯腰驼背时、用最熟悉的睡姿睡觉时,它都在默默地承受着我的头颅和身体的重量。当教师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脊柱和颈椎说“对不起,我爱你”的时候,笔者使劲点头表示非常认同,因为感觉自己确实应该对它说这些话。

    此外,在即兴戏剧活动“狭路相逢”中,笔者和Z同学在第一组进行了表演,当时在听教师设立的情境时,脑中就在思考,如何让分别在尽头面对面的两人通过这条只能允许一个人通行的狭路呢?笔者当时的想法是,既然这条路是无法让两个人同时左右并肩通行的,那么就可以利用高度,一个人在下、一个人在上这样通过,所以笔者的打算是在中间遇到对方后就蹲下来,让她先通过,我再通过。其他的参与者在面对这样的情境时展现出了五花八门的应对方式,有朋友的久别重逢自然而然地转换位置,有一方先过另一方再过突破常规的通行方式,还有扮演肥胖的行人通过“一线天”的角色演绎,许多十分精彩。笔者感受到每个人的想法、行为、感受、互动竟然如此不同,又都如此精彩。可见在整合性教育戏剧中,参与者可以将内心压抑的本能以表演的方式外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更真实地认识自己,促进自我实现。

    (三)通过阅读讨论与感受分享,开发拓展学习潜力

    整合性教育戏剧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融入情感、启发智能的学习方式[8]。这种学习方式是民主的、诱导式的,是一种发现学习。学生能够在实际体验中发现问题与原理,获得学习经验,进行实际应用,养成基础学习与拓展学习的能力与素养,激发自主学习发展潜力。

    在对美国教育戏剧学者罗伯特·兰迪(Robert J. Landy)[9]的《躺椅和舞台——心理治疗中的语言与行动》一书中第三、四章的讨论活动中,笔者与所在小组成员主要围绕书中提到的角色、反角色和向导这三者的概念和关系进行了探讨。关于反角色这个概念,笔者看到书中是这样阐述的:“反角色不只是对立的角色,就像坏蛋对英雄那样,它是存在于角色其他方面的某种特性。”因此笔者对“反角色”到底是除主人公外的其他角色还是主人公身上的除角色外的其他特性产生了疑惑。此外,我们对“向导”这一概念也有一些争议,它是仅仅指咨询师,还是另外可以包括其他角色呢?我们开始从书中呈现的个案案例出发来研究,在案例中什么是主要角色,什么是反角色,什么是引导者。通过再次熟悉案例,并结合案例后作者对整个治疗过程的反思,我们终于了解了,在德瑞克的故事里,儿子是主要角色,反角色是父亲,从某种角度看,痛苦就是引导者。所以,有时候引导者可以是一个消极的角色。并且反思中还提到,摄像机、雨声、暖炉等都可以作为引导者,帮助主角获得平衡的感受。在随后的提问和解答的环节中,笔者通过教师对“灵性”的解释,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西方,它可以用荣格的“自性”来表述,在中国可以用“至善”来比喻。灵性发挥的时候,就是我们在真正地做我们自己的时候,它与“压迫”相对。我们不愿作为一个个“提线木偶”被人操控,只有当所有人格整合为同一的时候,我们才能寻回灵性。所以希望我们可以不断地整合自己,寻回真善美的灵性。同时在“回放剧场”环节中,笔者扮演了G同学心中“希望与人亲近”的一面,笔者用拥抱的动作和“请你认同我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这一面的理解,因为笔者认为“亲近”不是空间上的与他人在一起,而是思想观念上能够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整合性教育戏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学科理论知识学习,并且能够不断进行深入思考,融入自我的个性情感,激发自主学习潜能。

    (四)通过从做中学,培养探索多元兴趣

    教育戏剧并不会直接告知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希望你学习到什么,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发起主动学习,在活动中自然习得某种关于人类的主题。在教育戏剧中,以学生全身心投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使其在感悟中成长,在活动中体验[8]。在这一体验过程中,教育戏剧给予学生全方位、多元化的兴趣尝试,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长,让教育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

    整合性教育戏剧区别于其他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主要内容都是由活动组成的,教室是没有桌椅的大空地,在一个个活动中,学生彼此互动,体验交流,不断加强对整合性教育戏剧的理解与感受。例如在一次小组集体建构定格画面的活动中,笔者与所在的小组成员讨论完故事剧情和定格画面并确定好男女主角后,努力寻找自己要扮演什么角色。想到男主人公要去美国留学,那么就需要一个象征物,立马想到了自由女神像。于是笔者和他们提出要扮演自由女神像,并且开始查找它的图片,寻找道具,左手抱书,右手持火炬,还把外套扭转一下更加像女神像。教师课前看过之后,向我们提出了在空间上可以有些交错的建议,于是笔者搬来了椅子,站得更高一点,象征着男主人公要寻求的事业。在角色扮演和演出中,笔者作为一个召唤男主人公放弃爱情而追求未来事业的象征物,虽然让人心向往之,但却使人们产生无数情感纠葛、分散离别,感受到了现实的无奈与取舍。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整合性教育戏剧带领学生从活动参与中体验人生百态,从而帮助他们探索不同的兴趣发展方向,找寻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五)通过创造性故事演绎,激发想象创造活力

    学生在参与教育戏剧时具有充足的开放性,需要调动以及回顾生活中的经验,并且选择经验来展现并非真实的场景,这样的展现对于学生的思维具有极大的开放度,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在教育戏剧中,作为与环境浑然一体的戏剧角色,其建构出的时空几乎是可以随意进行构思和想象的;共同创造出的新空间又会被其他参与者围绕和支撑,使学生随时可以在想象的画面中进行多次创造。因此,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延展性的教育戏剧活动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10]。

    在笔者体验的整合性教育戏剧中,通过参与想象铃铛的创造性游戏、空间自由行走、薇薇和大志的故事、无结构自由游戏等活动,自由发散联想,让思维碰撞激荡,在集体中产生出很多独特的创意,锻炼了所有参与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重新找回幼年时想象力无拘无束迸发的感觉。比如在空间中跟随音乐“跟着感觉走”时,我们从高度上、速度上、力度上,尝试了很多种走路的方式,在尝试每一种方式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速度很快的行走,就是在扮演急着去上班的工薪族;垫着脚尖走的时候,会想象自己是一个模特在T台上行走。在教师给出的不同情境中行走时,令笔者感受深刻的是想象自己是一片落叶,看到同学们在空间中自由地旋转,笔者也不自主地踮起脚尖旋转起来。那一刻有种飘摇的感觉,但是很享受、很自由,有一种虽然不确定目的地但是很心安的感觉。那时笔者在脑海中浮现出了金黄色的枫叶树林,万千枫叶在空中飞舞飘摇的场景,这是不自主地在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这体现了整合性教育戏剧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神奇的催化效应。

    四、关于整合性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总结与展望

    整合性教育戏剧作为一种综合的教育教学形式,可以同时指向学生的知识学习、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和行为转化等多重教育目标。整合性教育戏剧作为一个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建立的虚拟的学习体验情境,教师在这一情境中带领学生共同经历一场冒险,其中每个人都是观演者,都带着自己的个人经验,探索需要学习的自然科学知识、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议题。在这一历程中,可以学习尊重与合作,学习体察不同的角色位置、责任、观点,学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价值,学习面对和处理不同的社会冲突、社会议题[11]。从育人价值视域看,整合性教育戏剧符合发展人的态度、人格、能力、兴趣、创造的內涵要求,它能引导参与者全神贯注地投入,在创造过程中交流、感悟和学习,促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中开发心理潜能,并提升人文素质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性的有效发展[12]。

    关于整合性教育戏剧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

    (一)提高教育戏剧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作为实施教育戏剧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文化、艺术素养和“个性社会性”发展状况所构成的较高综合素养才能胜任这一工作,他们是在学校开展教育戏剧的关键力量之一[11]。我们首先应保证整合性教育戏剧在学校中具备一定的师资力量,从而不断提高整合性教育戏剧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例如面向教师开展戏剧培训、工作坊,为师范生、职前教师开设教育戏剧相关课程等。

    (二)加强整合性教育戏剧教师、戏剧治疗师与戏剧表演艺术家的沟通与合作

    整合性教育戏剧以教育戏剧作为最主要的平台和手段发掘并展现育人价值,因此加强其与戏剧相关的专业性特色至关重要。整合性教育戏剧教师可以与戏剧治疗师、专业戏剧表演艺术家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致力于整合性教育戏剧的长久发展。例如与专业戏剧院校和团体建立合作关系,邀请戏剧院校优秀教师担任顾问,开展优秀课程研讨等。

    (三)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戏剧教学新形式

    许多学者对于“教育戏剧本土化”表示支持并提出了许多建议举措,教育戏剧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历程是迥异的,因此中国大陆也会走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这是“教育戏剧本土化”的首要含义。要想“破旧立新”,需先“改旗易帜”,之后一个真正本土化的教育戏剧形态才有机会被创造出来[12]。整合性教育戏剧可以称得上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它将教育性戏剧和疗愈性戏剧有机整合,促进人的自我整合发展,并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以戏剧元素、方法和过程为载体,以参与体验式学习为路径进行全人教育。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元素与教育戏剧相融合,在教育戏剧的教育教学课堂中展现中国特色,提升中国自信。

    参考文献

    [1]马利文.运用教育戏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中国德育,2018(15):44-47.

    [2]张晓华.教育戏剧理论与发展[M].中国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4.

    [3]李晓辉,张大均.戏剧治疗的回顾与展望[J].医学与哲学(A),2012,33(6):49-50,76.

    [4]马利文.以心灵发展促专业发展:整合性教育戏剧与教师的心灵探索[N].中国教师报,2019-11-20(7).

    [5]李政涛.深度开发与转化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3):55-61,101.

    [6]陈虹,潘玉腾.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9(5):86-89.

    [7]马利文.以教育戏剧为载体的行动研究:教师自我发展过程案例研究[J]. 教育学报,2014,10(1):75-87.

    [8]赵小凤,李如密.教育戏剧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3):21-26.

    [9]罗伯特·兰迪.躺椅和舞台——心理治疗中的语言与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10]赵灵萍.儿童教育戏剧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 艺术评论,2016(6):143-146.

    [11]马利文.教育戏剧:以戏剧作为人的学习媒介[J]. 人民教育,2016(18):32-35.

    [12]陆佳颖,李晓文,苏婧.教育戏剧:一条可开发的心理潜能发展路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1):50-55.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