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励和评价幼儿叶平枝

    叶平枝

    在与成人的互动中,幼儿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各种评价,这种日常评价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自我评价,进而影响其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展。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日常评价能“诲人不倦”也能“毁人不倦”,能激励幼儿也可能伤害幼儿。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激励与评价能力是教师的核心专业能力之一,也是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种能力。

    我们曾对幼儿园教师日常评价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否定性评价过多,肯定性评价不足,“严肃”“训斥”“真棒”分别是频繁出现的评价态度、行为、语言;二是评价空泛而简单,容易给幼儿贴标签;三是情感投入不足,不关心幼儿的感受;四是当众评价过多,远距离评价过多,评价不能入心入耳;五是抓两头放中间,对乖巧的幼儿大大表扬,对调皮的幼儿狠狠批评,不能对幼儿一视同仁。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将日常评价视为纪律管理的行为,而不是塑造幼儿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关键行为。其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不能真正激励幼儿,常常给幼儿贴标签,造成幼儿习得性无助,影响幼儿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展,等等。

    幼儿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幼儿的自我评价常常依赖成人的日常评价,要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个性,应引导他们拥有积极的自我评价,这就需要我们重视激励性评价。

    一谈到激励性评价,很多人就会想到“你真棒”“你真聪明”“你最可爱”“给你一朵小红花”之类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看似积极,实则强调结果和外在动机。美国斯坦福大学德维克教授的研究发现,强调结果的表扬(如“你很聪明”)与强调过程的激励(如“你很努力”)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截然不同。受到表扬的儿童不愿尝试有难度的任务,受到激励的儿童不畏困难,愿意不断挑战有难度的新任务。由此推论,激励性评价如果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会更愿意尝试、探索,更容易获得成功体验,更容易拥有积极的自我评价。

    幼儿园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指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行为所作的积极反馈,强调过程评价,重视激发幼儿内在动机,使幼兒自信而持续地发展。激励性评价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当幼儿有进步时,以具体的描述性的方式给予表扬;当幼儿面临发展危机时,能够帮助幼儿化解危机;当幼儿被贴上标签时,可以撕掉标签让幼儿的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下面以具体评价为例,谈谈教师激励性评价的特征及其使用。

    在幼儿取得进步时,教师首先要倾听,而后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再以欣赏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总结幼儿值得赞赏的行为。例如,当幼儿拿来他的画作让教师看时,教师要倾听幼儿的表达,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以欣赏的口吻说出自己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不需要说出结论,就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欣赏和肯定,从而产生这样的想法:“老师真的喜欢我的画呀,明天再画一幅! ”这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表现往往是教师所期待的激励效果。

    与“你真棒”“你真聪明”相比,激励性评价是具体的、描述性的,鼓励进步而不是比谁优秀,激励自信而不是引发骄傲,激发内在动机而不是强化外在动机,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追求动态发展而不是静态结果。激励性评价并不复杂,但由于我们习惯于进行泛泛的评价,往往难以做到知行合一。这就需要我们与习惯作斗争,经常反思我们的日常评价行为,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例如,一名幼儿让教师看他的画作,教师习惯性地给予表扬:“真棒! ”不过,她马上意识到需要描述和倾听,便接着问:“能给老师说说你画的是什么吗? ”于是,师幼有了下面一番对话。教师说:“这里有草地和小河,还有三只小动物。咦,这只兔子怎么跑到河里了呢?它会游泳吗? ”幼儿说:“它想凉快凉快,但它不会游泳,快要淹死了。 ”教师说:“哦,这只鸭子一定是让别的小动物来救兔子的吧? ”幼儿说:“是的,它把猴子喊过来了。 ”教师饶有兴趣地问:“太有趣了!你是怎么想到的? ”幼儿愉快地说:“因为我会讲故事! ”

    就专业化程度而言,专业化程度较低的教师只注重标准答案,会告诉幼儿把兔子画在水里是错误的;专业化程度中等的教师会对幼儿进行泛泛的表扬;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师会用欣赏的口吻具体描述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发表不同观点,而且能培养幼儿的成长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这才是真正的激励。上述案例中,这位教师从一开始习惯性地泛泛评价,到发现问题及时反思并进行具体评价,做到了知行合一,收到了良好的激励效果。

    对幼儿进行激励性评价,需要教师具备以下基本素质:首先,关爱幼儿,关注幼儿的心理感受和生存状态,尊重、倾听、理解幼儿;其次,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将幼儿视为主动、积极、充满发展潜力的独特群体;再次,具有成长性思维,将幼儿的个性、能力等视为可以改变的存在,以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成长;最后,有一定的教育智慧,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契机促进幼儿发展,为幼儿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