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彭维崇
摘要:运用问题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新课标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将从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意识;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066
一、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之间进行激烈的辩论,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养成敢于猜想、提问、说出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由于每个学生想法不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并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在这样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全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教师启发性地提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现阶段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在上课之前会先备好课,然后给学生讲解物理知识,并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很少出现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为此,教师在物理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产生的问题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并学会独立思考,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实质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机械和功”相关知识时,教师给学生出的题目:在墙上钉着螺丝钉,让学生想出用什么途径可以把钉子拔出来。学生会用钳子、改锥等去拔出螺丝钉,并主动提问:“利用工具拨螺丝钉的过程中,工具展示了什么运动,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进而促进学生探究新知识探求新问题:这两种方式哪种比较省力气?在生活中有哪些关于杠杆的知识?这样主动性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形成问题意识,并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三、在实验过程中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合适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去研究问题,也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研究、补充,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敢于发言、猜想、证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问、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例如:在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假设摩擦力的大小与某因素有关,然后让每个小组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要适当指点,由每个小组长展示自己组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之后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并说出改变实验的方法,教师确定一个实验建议让学生进行实验,最终证明之前的猜想,让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总结出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摩擦系数有关系。教师合理地设计实验,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营造学生探究问题的氛围,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四、物理和生活相结合,提倡多方面提问
物理课本中有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也可以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时可以把物理和生活结合到一起,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教师在教学“声现象”相关内容时,让学生学习声的产生和传播,然后播放大自然中的声音,进而提问学生:“声音对于人们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声音你们是怎样理解的?”学生把不同的问题都总结到一起: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怎样区分噪声和美妙的声音?这样的上课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物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从不同方面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带着问题去研究,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以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寻找答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带着疑惑去解决物理问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物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
参考文献:
[1] 王洪玲.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和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6).
[2] 董曉华.从生活走向物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个探究实验的教学实录[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7(12).
[3] 承 媛.良田·美池·桑竹——谈初中物理教学生态课堂的构建[J].成功(教育),2013(23).
[4] 柴 霞.如何培养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提出问题”的能力[J].考试周刊,2014(56).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 7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