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究

    张显栋

    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完成高校历史使命的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中起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随着国情、校情、党情的新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强化理论武装;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践行根本宗旨;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激发发展活力。

    关键词:高校;基層党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2-0049-02

    DOI:10.16654/j.cnki.cn23-1464/d.2016.12.019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强化理论武装

    (一)建立协同推进机制

    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各部门、各二级党组织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目标,纳入党委年度工作计划并进行考核。每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定期召开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学习交流会、专题教育党委会议、二级单位党组织交流座谈会等,研究部署、总结交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等制度。建立基层党建工作定期交流机制,在相互学习借鉴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行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启动二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述责,把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党员干部师生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打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坚持校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基层调研和专题研讨制度,校领导每学期为党员师生上党课或作辅导报告,帮助师生解疑释惑、提升理论水平。加强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三支队伍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支部为基础,开展多样性学习教育。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体支部内召开“学系列讲话、学党规党章”专题组织生活会,在教工支部中开展“做合格党员、助改革发展”专题讨论。拓展学习方式,利用党校网上学习平台和手机报,开辟、推送支部专栏,适应信息社会学习新常态。面向全体中层干部和教职工支部书记举办专题讲堂和专题研讨,传达学习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提升党员素质,筑牢思想基础。

    (三)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1.加强制度规范,坚持做到理论学习计划周密、考勤规范、记录清晰、档案完整。坚持述学考学制度,把理论学习情况作为衡量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面。坚持督学、巡学制度,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服务师生、服务发展紧密结合,提升领导班子、党员队伍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

    2.加强党员教育,完善工作机制。通过一次党务能力测试、一次面试答辩、一次过程考核、一名党员帮助一名同学、一个党支部完成一次特色活动,严把党员发展关。实施党员培养教育“四个工程”,包括注重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培养的“启蒙工程”、注重“党委一党支部一培养人一助理组织员”四级分工负责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强基工程”、注重思政教育“特色课堂”等方式进行党员入党后再教育的“再造工程”和注重发挥先进集体和个人“传帮带”作用进行党员日常教育的“朋辈工程”。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党员“细胞”教育管理,有力促进基层党组织“肌体”健康。

    3.严肃组织生活,狠抓“三会一课”。严肃组织生活会,落实好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党员学习培训等基础环节和各项制度建设。建立二级学院党委委员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师生走进学生公寓、学生园区、学生社团过双重组织生活,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引导学生党员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发挥模范作用。

    4.严格组织干部选任,注重考核测评。注重从干部思想品德、工作实绩、群众评价、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测评,为基层党组织选好配强书记。通过校内培训与送外培训、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校内任职与外派挂职等方式,加大基层党组织书记培养力度,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基层党组织书记发挥好作用。

    二、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践行根本宗旨

    (一)打造素质过硬的服务队伍

    重视在教学、科研一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和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严格执行“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制度,坚持发展党员的“选苗关”“培养关”“民意关”和“发展关”。注重教育管理,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形象公示制度,明确学生党总支委员联系低年级学生党支部、教工支部委员联系高年级学生党支部。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探索建立有问题党员的“警示”机制。选举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和党性修养好、综合素质强的同学分别担任教工和学生党支部书记。通过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组织党务干部交流会等,强化服务能力培训。选聘青年教师党员担任院长助理,进行岗位锻炼。

    (二)设计贴近需求的服务载体

    鼓励专任教师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选派教师党员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学生党支部党建导师。引导专业教师参与或指导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和活动。建立“示范党支部”“示范学生党员社团”“示范学生党员宿舍”等党员先锋示范岗。行政管理人员实行“亮牌服务”。设立学生副班主任、学风督导员等学生党员服务岗位,明确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学习责任区、工作责任区、生活责任区;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一名党员联系一个班级”“一名党员负责一个宿舍”“一名党员帮扶一名同学”的“1+1+1”活动。

    (三)建立保障有力的服务机制

    建成集党员服务、便民服务、文体活动和党群议事于一体的党员活动之家。利用QQ群、微信群、党建信息电子报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党建工作交流。围绕服务成效,从个人自我评价、组织评价、被服务者评价三个维度建立以师生满意度为根本标准的服务评价机制。每年对管理和教科辅人员的服务进行民主评议。定期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服务之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道德讲堂”“真人图书馆”等活动,加强党员典型人物的事迹宣传。

    (四)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一是完善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探索建立二级单位一把手接待日制度,通过定期走访等方式,了解群众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立党员谈心谈话制度,关心流动党员,在驻守校外的科研团队中建立临时党组织,探索建设党员服务中心。三是制定完善服务型党组织“两述两评”制,按照基层自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的步骤进行考核,建立并落实二级单位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加大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评价权重。

    (五)强化组织保障,提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效性

    一是落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协调,党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院系党组织直接负责,党支部书记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尊重基层首创,鼓励各级党组织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召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研讨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利用微信群、博客等方式,及时总结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积极探索创新、重点突破。

    三、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激发发展活力

    (一)创新组织建设,实现有效覆盖

    1.在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创新创业团队、学生园区、学生社团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党支部,在校内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围绕科研攻关、教育教学、创新创业、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在二级学院相同专业四个年级纵向设立党支部,打通课内课外,实现政治引领、学术指导、工作交流、生活帮扶,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优势,提升基层党支部战斗力。

    2.在学生宿舍区建立学生党员学习中心,开展理论学习、评先评优、党员宿舍挂牌、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小组等活动,推进学生党建工作。设立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社区电化教育站点、党员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理论教育示范基地为契机,促进社区党员干部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探索运用新媒体加强党建工作,开设网上党建工作园地,搭建微信平台,启动辅导员博客,建设党建工作QQ群,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

    (二)创新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形式

    一是拓展党支部工作方式。建设党建网站和微信平台,加强党组织与外出交流学习、实习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的联系沟通,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探索大规模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网上学习培训,推动参训学员将网上自主学习与线下交流研讨相结合。二是丰富党支部活动形式。拓展校外党性教育培训基地,组织部分党支部书记、党员赴延安、井冈山等地接受党性教育。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党支部为单位参加“学党章、强党性”微课设计大赛、先锋故事分享会、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三是以教工党支部“结对领航”、大学生党支部“党徽照我行——支部引领工程”和研究生“示范党支部建设工程”为载体,打造党建特色活动。通过立项申請,与学生班级(党支部)开展结对活动,通过参加学生党支部生活会、指导学生科研小组活动、帮助困难学生等,发挥教职工党支部引领作用。学生党支部围绕“党徽照我心”“党徽聚我力”“党徽照我行”三大主题,采取项目制运行,强化党员教育。

    [责任编辑: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