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周志伟+李谦
[摘要]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邓小平从思想先导、战略部署、战略目标、战略依托等方面对改革开放进行了总体规划,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关键词]改革开放;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总体设计,并且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规划,并且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2]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一、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
社会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一种摸着石头过河“大胆的试、大胆的闯”的首创精神,又需要着眼宏观和长远,从系统上、总体上进行顶层设计。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生动地体现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有机结合。
(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在政治、经济、组织、思想上处于僵化和混乱状态,“左”倾错误尚未清除,“两个凡是”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要想改革开放,就必须解放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大闭幕词中指出:“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标准。”[3]面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积极参与和支持,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理论方面的准备。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篇讲话不仅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更是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党修正了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认识,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突破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误区,科学界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走出了对计划和市场认识的藩篱,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此外,还客观的认识到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差距,正确的分析了国际环境,科学判断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确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
1987年7月,邓小平在会见孟加拉总统时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4]可见,邓小平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从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个方面做出了整体的战略部署,并指出这两个战略与要点相互联系和依存,共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随后,党的十三大在科学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涵的基础上,概括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奋斗目标、中心任务、政治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根本立足点方面对改革开放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自此,“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最生动的实践。
(三)“三步走”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所以,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从客观标准角度看,人的现代化由一系列衡量指数,如衣、食、住、行等标准构成,这些方面又必须以经济的现代化作为物质基础。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阐述中,再一次强调了改革开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确立了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因此,在这一意义上,“三步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的战略重点
改革开放是一场全面系统的变革,涉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和建立的过程。
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从而否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可能性。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虽然在经济体制方面有过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但是,在根本上并没有突破这一观点的束缚。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在农村确立“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经营体制,在城市放宽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放开搞活经济,并且实行对外开放。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大量生产和生活资料涌入到市场中,计划和市场的矛盾在实践中凸显。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5]1981年,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是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发挥市场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提法。邓小平对此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调节在经济活动中的比例逐渐加大,如何进一步认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6]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二、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而改革开放也使得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问题上,曾经出现过两种错误的做法:一种是完全忽视生产力水平和本国国情的实际,从本本出发,对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加以固守,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失去活力;另外一种是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走资本主义主义化的发展道路,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这两种做法的共同点都是割裂了理论和实践之间联系,要么从本本出发,要么从经验出发,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20世纪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这种错误的具体体现。这启示我们,社会主义要想发展,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立足本国国情,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基础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基本国情,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成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提法正是从道路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的。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相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做了科学的表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过程中首先要厘清的问题。十月革命后,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列宁逐渐认识到,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只能建立“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以后,以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例如,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脱离生产力因素,认为完全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上,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在根本上认为社会主义国家,阶级斗争普遍存在。正是这些理论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后来“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错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在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展开的。党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源头活水,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解放思想、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制度是理论变成现实的中心环节,理论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产生现实的力量,产生理论的生命力。因此,制度建设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形成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创新。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苏联建立后,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我们通常称之为“苏联模式”。这种制度对于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进行了适合国情的探索,但是基本上没有突破苏联模式。这种制度设计在当时的中国有其历史必然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制度弊端逐渐凸显。
制度设计的缺陷主要根源于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局限性。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我们突破了传统的对于计划和市场的认识,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们突破了平均主义的认识误区,认识到多种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价值,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们突破了私有制认识的误区,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锐意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使社会主义制度真正进入自我完善和发展轨道的历史。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站在历史新的起点,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用深化改革来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社会矛盾凸显。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所谓颠覆性错误就是指社会主义方向性的问题。
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要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是改革开放的领导者、推动者,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取决于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凝聚力量,形成改革共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到改革的大潮中来。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推动改革的深入,使得改革持续、健康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中国共产党要有壮士断腕的精神,不惧风险、排除干扰,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要处理好制度和体制的关系,保证基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理顺了制度和体制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大胆的探索一系列体制方面的创新。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哪些制度设计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哪些制度设计能够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只有处理好制度和体制的关系,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改革开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改革开放的动力来讲,人民群众是改革的首创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二是从改革开放的目的来讲,改革的成果要惠及人民。
改革开放依靠人民。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成果都是由群众创造出来的。改革开放之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群众首创的典型范例。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在党的层面,我们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政府的层面,我们建立健全群众的利益表达和诉求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进行改革。
改革开放成果惠及人民。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问题,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当前,我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和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的课题。只有加快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领域的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使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亿万人民群众,朝着共同富裕方向迈进。
(三)坚持正确的方法论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毛泽东曾形象地把完成工作任务比喻成过河,把工作方法比喻成过河所需的舟和桥,只有解决好方法的问题,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邓小平把中国改革的方法论形象的比喻为“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有新的方法、新的战略性思维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六大关系”,即“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深刻把握,是对改革开放方法论的科学认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注释]
[1][4][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