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农商银行 矢志不渝 聚力脱贫攻坚

    王青松 陈天航 周淼葭

    今年3月,四川攀枝花農商银行荣获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和四川省总工会联合颁发的“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项殊荣,攀枝花农商银行当之无愧。

    自国家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四川攀枝花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对国家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对四川省联社、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人民银行攀枝花市中心支行相关会议精神第一时间传达、部署、落实,并根据各级精准扶贫要求和攀枝花市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切实强化政策导向,部署重点工作,细分职责任务,明确工作目标。

    精准扶贫优质高效推进

    攀枝花农商银行第一时间成立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总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场客户部,负责全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制度、方案及相关协调督查工作。各支行成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攻坚小组,由行长任组长,副行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辖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开展与落实。相关乡镇的分理处成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实施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其他员工为成员,主要负责辖区贫困户评级授信、贷款发放及管理工作。该行通过夯实组织支撑,形成了三级攻坚模式,清晰了职责划分,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上下联动、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该行对接服务贫困村及插花村248个,贫困户9399户,贫困人口3.69万人。

    在这场只能胜利的战斗中,攀枝花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按照“两个百分百”要求,全面实现评级授信100%覆盖,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实现100%放款。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扶贫信贷118760万元、涉及贫困户7069户,位列全市第一。其中,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0584万元,4206户;发放住房功能完善贷款133.1万元,153户;发放危房重建贷款10701万元,2662户,发放产业项目扶贫贷款97342万元,48户。

    “作为地方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是攀枝花农商银行的永恒使命,而精准扶贫既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也是我们发展的机会。找准金融融合点,用金融手段和资金这股‘活水服务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助推当地老百姓尽快走出贫困。该行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始终努力用好金融手段聚力脱贫攻坚工作。”攀枝花农商银行董事长钱永洪表示。

    转输血为自我造血

    生活基础设施的改善虽然迫切,但是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才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如何有效地加强“造血”功能,使当地老百姓看到脱贫致富的曙光,成为攀枝花农商银行对口帮扶白坡彝族乡的一项重要课题。

    攀枝花农商银行经过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白坡实际的路子:结合实际对特色产业重点扶持。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包括海拔、气候等各有不同,选择特色产业,用当地干部的话来说,就是要“找准路子”。结合白坡彝族乡当地主要种植核桃、芒果等经济作物的实际情况,攀枝花农商银行帮助群众成立了核桃协会和芒果协会。同时,探索特色产品的深加工模式,树立增收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拓宽销售渠道,让特色农产品创出品牌,拓宽销路。

    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是受援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从扶植产业出发,逐步壮大优势产业,加大农民增收的步伐,在竞争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张门扎村的养殖大户晏方权,受益于攀枝花农商银行的一个创新扶贫举措——每年在300万元帮扶资金之外,农商银行另外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农户贴息贷款。

    2014年8月,晏方权从农商银行获得了20万元的贴息贷款,扩建了牛圈,还买了30头“西门塔尔牛”。贷款期限三年,三年内圈里的牛陆续出栏,至少卖了30万元,不仅还清了20万元的贷款,还赚了10余万元,彻底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晏方权说,如果按一般贷款利息计算,需要支付5万多元的利息,没有农商银行的贴息支持,他自己根本不敢贷款扩大养殖规模。

    培育一项新产业、一个新项目,就会带动大量群众脱贫致富,农商银行充分发挥银行业的优势,对具有代表性的种植业养殖业给予贴息贷款扶持,让其做大做强,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同时树立示范户,增强了群众致富信心。

    仅在张门扎村,就有6户村民通过贴息贷款发展养殖业。

    金融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客户、共建美丽家园是农商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攀枝花农商银行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更有效的服务方式、更集约的服务效率、更灵活的应变能力改进和提升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深入基层仔细摸排,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普威镇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西北部,距离县城36公里,属于汉、彝、回等多民族杂居区,幅员面积161.47平方公里,辖内有6个行政村,居民13385人,其中贫困户372户,共计1539人。农商银行借助 “整村整社”开发、“卡贷通”业务推广契机,在普威镇开展了全面评级授信工作。

    实行阳光信贷,确保应贷尽贷。农商银行严格执行“阳光信贷工程”, 坚决不喝贫困户一口水,吃贫困户一顿饭,严控小额扶贫贷款准入标准,不落下任何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不容许任何冒名贷款事件发生,切实维护贫困户享受扶贫小额信贷的权利。同时,依据贫困家庭“诚信度、劳动力占比、劳动技能、人均纯收入”四项主要指标进行评级,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进行用信,对有效信贷需求及时受理、限期办结。让扶贫小额信贷切实发挥杠杆作用,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发展。

    开展整村推进,实现全面授信。农商银行积极参与“整村整社”开发,克服人时间短、任务重的困难多次深入村社对农户进行全面评级授信。

    强化贷款管理,守住风险底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与村风控小组、金融联络员和当地群众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借助群众的眼睛、耳朵收集信息反馈,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做到贷款风险整体可控。同时,积极参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控制小组”组建工作,让风险小组负责对本村的农户评级授信工作进行评价与监督。

    解决有效信贷需求,支持带动产业发展。农商银行以扶贫小额信贷为抓手,统筹做好各类扶贫贷款投放,积极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累计向330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千万余元,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落实联络员机制,建设扶贫前哨站。农商银行员工还主动担当起金融联络员角色,同时,选取具有人缘、地缘优势,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的当地群众充实到联络员队伍。组织实施金融联络员日常工作,建立工作档案,消除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金融扶贫工作盲区。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金融扶贫示范点。西番村位于普威镇北部,是典型的种养结合农业村,也是农商银行着力打造的金融精准扶贫的示范点。农商银行结合实际情况,为西番村发放产业贷款822万元,惠及农户187户。

    同时,农商银行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创新“支部+公司+农户”模式,由政府出面整合贫困户成立专合社,入股专业养殖公司,采取由养殖公司提供统一的技术、管理和销售,贫困户参与具体饲养,年底分红的方式的山羊产业发展模式,协助建成苏尔莫地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盘活了山羊养殖产业,为贫困户脱贫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

    自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农商银行还牢牢把握贫困户自愿和贫困户参与两个基本原则,对有意愿发展生产、信用良好的贫困户给予大力支持。助力发展青花椒、蚕桑等优质产业的发展,使贫困户真正的持续增收。对于当年有高考考生的家庭,主动入户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不让一个学子因为学费问题而失去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