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情绪智力对其发展的影响及提升策略
兰帆
〔摘要〕高中生由于学业压力、挫折事件等,容易产生情绪管理困难。情绪智力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心理健康和学习两个方面阐述了提升情绪智力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提升中学生的情绪智力提出教育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情绪智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6-0067-03
一、引言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观察情绪、协调情绪,思考、理解和控制情绪以促进自我完善的能力[1]。它近年来成为众多心理与教育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情绪智力是影响一个人工作、生活成败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正在经历青春期,面临着人生发展中的许多重大课题,难免会出现情绪困扰,如果个体管理情绪的能力较低,极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中学生应学会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智力 [2]。情绪智力与友谊质量、社会适应、社会支持、生涯成熟度、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有高度相关性,还能通过社会支持、幽默感等中介因素来影响主观幸福感,高情绪智力还能促进亲子关系。大量研究都证实了中学生情绪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各方面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分析情绪智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的影响,探讨如何有效促进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
二、情绪智力在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中的作用
(一) 情绪智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智力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情绪智力高的人更容易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合理应对各种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决定,即使他们出现了不良情绪,也会对其加以协调和控制,从而减少负面事件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一些中学生因生活中的挫折事件,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情绪智力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可以有效降低此种风险的产生。情绪智力水平的提高会减少心理困扰,使个体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情绪调控能力强的学生较少出现消极状态 [3]。情绪智力通过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来解释消极幸福感(抑郁)[4],情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更有可能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提升主观幸福感。
此外,情绪智力高的学生更有可能表现出心理韧性,即个体面临逆境或巨大压力时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适应能力,降低学业倦怠和自杀风险[5]。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与自杀观念有关联,情绪智力可以缓冲这种关系。换句话说,在情绪智力较高的青少年中,有问题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使用及自杀意念之间的关联性较弱[6]。不仅如此,情绪智力的保护作用还体现在既可以预测高幸福感程度,也可以减少幸福感程度较低青少年的自杀风险[7]。
(二) 情绪智力与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
情绪智力是学业成功的一个预测指标。即使是在经历中等程度的负面情绪,情绪控制良好的学生更有动力去参与学习活动,并能够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8-9]。具有较高情绪智力水平的个体解决相关问题的知识水平也较高,情绪智力维度中的管理和控制情绪能力已被证明对学习成绩作出了独特和重要的贡献。学习者的情绪智力显著预测他们的数学成绩[10]和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11]。同时,情绪智力也是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显著预测因素[12]。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反应性来解释。那些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的个体从朋友、家人和老师那里能獲得更多的情感和学业支持,可以有效降低紧张程度,进而提高学习成绩。综上可以看出,情绪智力影响着中学生的学习成绩,高情绪智力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
三、中学生情绪智力的提升策略
以往研究证实了情绪智力是可以培养和提升的,一些研究者探索出了提升情绪智力的各种方案。 沙利文和梅尔的能力模型把情绪智力分成由低级到高级的四个级别,说明情绪智力的可塑性[13]。戈尔曼[14]总结前人的实验结果,证实情绪智力可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美国在情绪辅导方面经验丰富,纽沃学习中心自我科学班开设的情绪辅导课程堪称情绪智力教育的典范。Di Fabio和Kenny[15]精心设计了情绪智力培养方案,并对中学生实施了干预,结果显示该方案能有效提高情绪评估能力与情绪表达能力。我国关于情绪智力提升的研究比较丰富,除依据情绪智力理论外,还参考理性情绪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等。研究对象有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采取的形式有班集体活动、小团体辅导和个人自我教育;活动方式更是丰富多样,有音乐活动、角色扮演、戏剧、绘本故事分析、绘画、讲座、亲子游戏、案例分析等。总之,情绪智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的。下面从家庭、学校、教师三个方面阐述提高中学生情绪智力的策略。
(一)父母采取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孩子的情绪智力水平[16]。当父母过度控制孩子的行为时,孩子可能会不断试图获得父母的认可或避免父母的不认可,而不是真正地理解他们自己的内部情绪状态并对其进行适当管理[17]。另外,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往往是家庭的权威,而母亲则是孩子温暖的避风港,这就可能出现过度控制和过度保护两种极端的教养方式,这些都是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孩子情绪智力的提升,尤其是处于青春期阶段并且承受巨大压力的高中生。因此,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如果出现亲子冲突,要善于反思,转变教育观念,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例如情感温暖和理解,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经常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努力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树立信心,提高他们观察情绪、管理情绪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开展多种活动和课程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应该开展多种活动和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学校可以举办“525心理健康节”活动,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规律,从内心深处接纳自己。还可以开展心理情景剧活动,使学生通过表演来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学会管理情绪。此外,学校应开发情绪智力培训课程和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中学生憧憬未来,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如果课程形式能够脱离传统模式,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更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学会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智力水平,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
(三)充分發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18]。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管理情绪。另外,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年龄差距,教师阅历比较丰富,具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将自己管理情绪的心得体会或者小技巧教给学生。
四、小结
综合以往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情绪智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与个人的积极品质和幸福体验密切相关,情绪智力能通过培养得以提升。提升情绪智力水平可以有效预防抑郁、焦虑、倦怠等,降低极端行为的发生概率。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家校联动,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Livesey C M W,Ronstain A L. Involving parents/family in treatment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late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rationale,strategies,ethics,and legal isuues[J].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7,26(2):199-216.
[2]Mayer J D,Salovey P.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Salovey P. & Sluyter D. J. (Eds.),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1997.
[3] 文代君,荣炳新.中职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现状调查与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3,4(4):66-69.
[4] Lopez-Zafra E,Ramos-Lvarez M M,Ghoudani K E ,et al. Social suppor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s protective resources for well-being in moroccan adolescents[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9(10).
[5] Fiorilli C ,Farina E ,Buonomo I ,et al.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chool burnout:the mediating role of resilience and academic anxiety in high schoo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0,17(9).
[6] Arrivillaga C ,Rey L ,Extremera N . Adolescents' problematic internet and smartphone use is related to suicide ideation:doe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ake a differenc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20(10):63-75.
[7] Rey L ,Sergio Mérida-López,Nicolás Sánchez-lvarez,et al. When and how d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flourishing protect against suicide risk in adolescent bullying victi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9,16(12):2114.
[8] Goleman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M]. New York: Bantam,1995.
[9] Droppert K ,Downey L ,Lomas J ,et al. Differentiat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resilience on adolescent male scholastic performance[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9,145:75-81.
[10] Ugwuanyi C S ,Okeke C I O ,Asomugha C G . Prediction of learners'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by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ence,self-esteem and self-efficacy[J]. Cyprio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2020,15(3):492-501.
[11] Islami A,Putra A,Deswita R,et al.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n mathematical concepts understand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J]. MaPan,2020,8(1):61.
[12] 李丽.中职生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业成绩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2):85-88.
[13]王晓钧,刘薇.梅耶-沙洛维-库索情绪智力测验(MSCEIT V2.0)的信度、结构效度及应用评价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8,28(2):91-95.
[14]丹尼尔·戈尔曼.情商[M].杨春晓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15]Di Fabio A,Kenny M E.Promot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among Italian high school students[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11,19(1):21-34.
[16] Kokkinos C M ,Vlavianou E .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mong adolescents[J]. Current Psychology,2019(1).
[17] Argyriou E ,Bakoyannis G ,Tantaros S . Parenting styles and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adolescence[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6,57(1):42-49.
[18] Maamari B E ,Majdalani J F . The effect of highly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teachers on their studentssatisfaction[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2019,33(1):179-193.
(作者單位: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9)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