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与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性问题探析

    内容摘要:乡风文明主要是农民的文明,新型职业农民将是未来农民的主体,他们的文明素质高低将很大程度决定乡风文明建设的成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必须郑家乡风文明建设内容,要抓住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要攻克难点,超越农村存在一些不文明的风气;要瞄准创新点,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

    关键词: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主体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思想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更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乡风文明主要是农民的文明,新型职业农民将是未来农民的主体,他们的文明素质高低将很大程度决定乡风文明建设的成色。

    一.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主体性的建构

    乡风文明,最早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出现,在这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中,乡风文明承接上下,既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要求和结果,又是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前提和条件,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时代,新时代赋予了乡风文明建设新的内涵,为此我们不应该忽视乡风文明建设,反而要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发挥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推进新时代职业农民主体性的构建。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之“魂”。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进程中,有两个突出问题一直困扰着乡村社会: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二是乡村内部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的不平衡。农村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农村的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不够。随着乡村社会日益个体化,乡村人际关系日益疏离、乡村公共舆论愈发弱化、伦理道德逐渐式微、公共精神不断衰落。[1]

    从根源上,乡风文明主要在于乡村文化。乡村振兴要留得住乡韵、记得住乡愁,就要努力传承文化基因、保留优秀文化形态、珍惜文化资源、守正文化根脉。应该认识到,任何文化都依托于一定的载体。乡村文化不是空中楼阁,它蕴含于村居建筑、乡村格局、风俗习惯、乡规民约、民间信仰等诸多方面,不仅与山水风情、特色院落、村落农田相得益彰,而且与乡村所具有的道德、习俗、礼仪、风尚紧密相连。也就是说,滋养着乡风文明的乡村文化,其内容是综合性的,既有物质文明,也包括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涉及诸如生产方式、制度规范、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乃至涵盖婚丧嫁娶在内的生活场景。乡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居民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乡土情怀。

    但更加重要的是,乡风文明有利于调动职业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鄉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之魂,可以激发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形态,乡村是农民的物质文化家园,自己才是家园的主人。实现从原来“要我文明”到“我要文明”的转变,积极地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当今有些具有较高积极性的地区,职业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其中,乡村书屋建好了,他们会把自己觉得有用的书籍放到书屋与其他村民共享;种植或者养殖能手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去帮助其他种植或养殖方面有困难的群众;有文艺细胞的村民会自发的组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风貌。[2]

    二.职业农民发挥带头人作用,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要靠政府引导,更要靠乡村人民自觉践行。政府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动员和扶持作用;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核心作用,大力发挥农村共产党员的先锋带动作用,高度重视农村干部的推动作用。乡村人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需要充分发挥村集体和农民主体作用,尤其是新乡贤对乡村治理的重要作用。还需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积极搭建与城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社会团体以及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有机融合的平台来共建乡村乡风文明,通过动用社会力量来帮助村级改善文化条件,发展各种服务,进而实现现代乡村文明新秩序。[1]

    进一步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等,是农民最信服的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是农民培训中的高级培训,他们的素质,如同“同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主要体现在率先垂范、示范引领、扶贫扶志上。率先垂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是“领头雁”,要严以律己,做好表率,打铁还要自身硬。要组织他们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法律是底线,要让他们养成敬畏法律、依法办事的习惯。办企业要遵守法律,讲诚信,同时,也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企业的权益,不受侵犯。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也要对员工进行普法教育。同时进行示范引领,主要是在产业上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是产业发展的优秀代表者,被农民称为是“有两刷子”的人,他们的文明行为具有较高的示范性。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被称为“绿领”,要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在乡村文明建设中要抓住重点、攻克难点、瞄准创新点。首先,所谓抓住重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央“三农”政策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屋建瓴、内容丰富,要整体把握、详细讲解,分析其中的相互关系,并要做到日用而不觉。要宣讲中央“三农”政策,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只有让农民理解这些政策,才能消除他们心中的疑惑。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节日文化、民俗文化、乡贤文化、农耕文化、乡愁文化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

    其次,攻克难点,难点是当下农村存在一些不文明的风气,对于大操大办,主要是农村红白喜事,要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反对铺张浪费,杜绝相互攀比之风。对于厚葬薄养,一方面对于葬礼,要文明葬礼,不扰民,实行绿色葬礼;另一方面,要依法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孝敬老人,“常回家看看”。对于赌博,赌博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案例太多,要坚决禁止开设赌场、聚众赌博,禁止参与大赌、豪赌,远离小赌。对于封建迷信和邪教,要通过普及科学知识,揭露封建迷信和邪教的本质,让广大农民群众相信科学、利用科学,拒绝封建迷信和邪教、不宣传封建迷信和邪教,勇敢同封建迷信和邪教作斗争。[3]

    再次,瞄准创新点,创新点是农村新社区建设。易地搬迁和迁村腾地,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了农村新社区,新社区与原来的生活环境不同,“农民上楼了,文明也要上楼”,如住楼房的农民,特别是高层楼房的,要养成不乱扔杂物的习惯,否则,很危险,不仅仅是文明的问题,甚至还会闹上官司。要重视道路交通文明,农民的条件越来越好,买得起小汽车,要讲驾驶文明,礼让行人、不向外乱扔杂物、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等。[3]总而言之,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理财,刘磊.《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J].《政策》,2018年第4期.

    [2]赵淑暖.《浅谈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J].《南方论刊》,2019年第2期.

    [3]雷奕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风文明建设》[J].《农家参谋》,2019年第5期.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内生动力为视角”(2017SJB1069)。

    (作者介绍:张林,江苏大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