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育人价值于主题式教学中
吴熙
◆摘? 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教学要以“关注育人价值”为最终目的,教师应深耕育人价值于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所要传递的价值内涵,确立主题,以“为何做、怎样做、具体做”设计多层次教学活动,搭建出话题、意义、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相统一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建构意义、理解意义,树立正确价值观。
◆关键词:育人价值,主题式教学
王蔷教授说: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我们的教学方式要作出改变,我们倡导英语主题式教学,将知识与技能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在关注思维品质的同时也要关注育人目标,融育人价值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下面,我以主题式课例NSE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1Ill draw the pictures.为例,从“为何做,怎样做,具体做”谈谈如何将育人价值深耕于教学中。
一、为何做——把握主题意义,挖掘育人目标
《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深入研读语篇,把握教学核心内容”,王蔷教授就文本解读提出“what, why and how”的框架:what指的是故事的主旨大意,why指的是作者通過故事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how指的是作者是怎么表现情感和主题的,本课的内容是Lingling邀请其他三个小伙伴合作完成关于学校的英文报,四个小朋友结合特长和需求合理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在解读文本时,很多老师只关注到句型,简单把主题定位为“制定计划”,这样只解读出了what,其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即所谓的why呢?我继续深入解读,注意几个小朋友说话的先后顺序以及对话的对象,认为Daming和Amy因为本身具有特长先承担任务,而后他们关心询问其他两位小伙伴能做什么,合理分工,最后合作完成一份完美的英文报,文本内容所要传递的是分工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在分工过程中既要发挥特长,还要关心每一位组员,做到人人参与其中,培养合作意识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不是简单地把主题定位为“制定计划”,而是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我们的节日——艺术节活动》,我呈现去年学校艺术节照片——有艺术特长的孩子们小组合作完成艺术表演,确立本课的主题“Make a Cooperation Plan——Share out work”, 接着老师告知孩子今年艺术节要到了,学校发出邀请函,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组队合作完成一项艺术表演或是一张手抄报,由此提出本课的任务:学生学会用所学语言“为学校艺术节制定分工合作计划”,为后面的教学也就是how做铺垫。
二、怎样做——设计层次活动,搭建育人支架
我们的教学要服务于文本所表达的内容,主题意义和价值取向,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掌握其语言使用技巧,还应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把握由了解走向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学生达成语言文化学习目标以及教师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育人目标的实现应当顺应学生的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力求有效性,教师应围绕主题和育人目标设计层次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学习,理解和内化进行思维参与和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其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课前通过去年学校艺术节照片学生明白了为何要合作(why)——团结力量大,因此本课的重点在于还要他们明白合作需要了解怎样制定分工计划(how),课堂上我采用双线齐下的方式,一方面,任务提出,文本教学,话题拓展和综合语用都围绕“为学校艺术节制定分工合作计划”这一主题进行设计,主线一致,思路清晰,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在文本问题的设计上注重整体,话题、意义、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相互联系,以文本为载体搭建出语言和育人相统一的支架导图,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我拓展了主题情境,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在习得语言,运用语言,发展思维的同时逐步理解制定合作计划时合理分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结合主题,创新评价机制辅之于主线,对孩子理解主题意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创新评价机制,让学生体验情感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时评价能调空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本课我设计了一张小组评价表,任务提出后,告知孩子本堂课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关心组内每一位成员的课堂表现,活动结束后,小组内评出发言之星,朗读之星,合作之星和表演之星,这样的评价和主题意义以及育人目标相契合,学生能充分发挥特长,积极参与思维活动,关注组员的英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本堂课所折射出的情感态度——合作意识。
2.设计有效问题,让学生学习文本内涵
文本是学生学英语主要载体,文本问题设计关系到学生学习文本的效率,影响着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发展,影响着学生对于文本意义的理解,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是学生进入文本学习和提炼文本核心意义的关键环节。在文本学习中,一般有三个步骤:整体呈现,阅读理解和听音跟读,老师也会结合这三个步骤设计问题,在设计时我们往往只注重语言形式而非语言内容,从而忽略了语言意义的呈现与理解,本课我又是如何设计的呢?
(1)提主题性问题,感知文本传递的内涵
文本学习的第一个步骤是整体感知课文,老师会先提一个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听或观看文本内容,就本课而言,老师往往在呈现时会这样提问:What will they do? 孩子回答:Theyll make an English newspaper. 这个问题显然没有涵盖主题“如何制定分工合作计划”,学生只能知道他们要做报纸,只需播放文本的开头便可得知答案,整体呈现没有意义,这样的问题是片面的。整体呈现课文的问题必须要与主题一致,要让孩子观看完全部或是大部分才能得知答案。本课文本前面四分之三的内容是孩子们合作计划的分工讨论,后面四分之一内容是合作完成报纸,我先告知学生Lingling邀请三位小伙伴一起制作英文报,那么四个小朋友是否都要参与报纸制作呢?这个问题的设计促使学生必须观看课文四分之三的文本内容才能知晓答案,同时迎合本课话题“Cooperation”,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文本所传递的合作意识的内涵,和主题相契合。
(2)提内容性问题,明白语言使用的目的
文本学习的第二个步骤是习得语言,此步骤是重点词句的呈现和操练,因此老师往往会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呈现,提出问题让孩子回答而已,忽略了语言内容,语言使用的目的性没了,先语言内容后语言形式才是正确的语言学习过程,所以我是这么提问的:They make a cooperation plan. They discuss to share out work. How to they discuss? And how do they share out work? Read the pictures, choose and complete the dialogue. 他们制定合作计划,讨论如何分工,那么他们是怎么讨论如何分工呢?这是语言内容的呈现,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图片选择句子完成对话,所选择的句子是文本的重点词句,这是语言形式的呈现,语言内容就是文本价值意义的呈现,语言形式是文本语言知识的呈现,形式应服务于内容,学生在操练习得语言的同时才能深刻理解说这些语言的目的,制定合作计划,讨论如何分工是促使他们使用Ill...,? I am good at..., What will you do? Will you...?的驱动力,语言的使用变得有目的也有意义了。
(3)提思维性问题,归纳语言顺序的意义
在学生习得操练语言后,老师往往让学生跟读课文角色扮演结束文本的学习,没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出场顺序,说话的先后顺序,以及图片中各个角色表情动作等,其实这些也是文本多要传递的信息内涵,在完成两个步骤后,我没有马上让学生听音跟读,而是追加提了这样的问题:他们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分工的?学生仔细观察板书中的语言支架以及图片中几位小朋友说话顺序和表情动作,积极思维,归纳出Daming和Amy因为有画画和英语特长先承担画图和写报告的任务,所以在制定合作计划讨论分工时,特长优先原则,而后Lingling和Amy会询问还没有任务的小伙伴将做什么,从而人人有任务,除了要发挥特长,还关注每一位组员,做到人人参与,老师通过这样的归纳性问题引导学生明白了制定合作计划讨论分工时不能随便应付,而应考虑周到,才能具备团结协作的意义。
3.拓展情境主线,让学生理解主题意义
拓展情境主线是基于教材文本的主题意义,对与主题相关的原有知识和新授内容整合加工的过程,教材文本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搭建好了内容、形式和意义的支架,那么迁移拓展情境主线能帮助学生运用支架,理解内容、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本课文本的内容是四个孩子制定分工计划,合作完成英文报纸,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我拓展了这么一个情境:Ms Smart生日要到了,Lingling邀请Amy,Sam和Tom一起合作个音乐表演节目,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听音获得几个小朋友特长的线索,而后让学生四人小组为单位角色扮演,以四个小朋友的身份根据老师提供的多个句子,选择合适的句子进行分工计划的对话讨论,学生参考板书的思维导图,从思维导图的意义——发挥特长、关注成员、人人参与为出发点,运用语言结构进行讨论分工,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分工过程,进一步理解本課的主题意义,为后面综合语用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三、具体做——培养语用能力,落实育人价值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充足意义上的实践,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历,能促使学生主动使用语言,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任务前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感知和理解怎样做的过程,那么真实任务的完成就是具体做的过程,是从模拟情境迁移到真实情境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其目的不再是机械的语言操练,必须在理解语言意义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任务,本课的任务是让孩子运用所学为即将到来的学校艺术节活动制定分工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演或合作完成手抄报,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历,真实有效,有充足的驱动力,学生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与活动,互相邀请组队,讨论如何进行合理分工,他们通过前面的铺垫获得语言体验和情感体验,懂得在讨论分工时应该遵循特长优先,关注他人,人人参与的原则,因此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已经明确价值取向,语言的交流运用变得有意义,他们热情参与,积极讨论,制定最优合作计划,在综合语用能力提高的同时本课所预期的育人目标也得以落实。最后,我带领学生总结本课所学,进一步强调合理分工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对任务做了延伸,期待他们能根据所制定的分工合作计划认真排练,在艺术节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升华本课主题和内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其最终目的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育人是最终目标,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因此,我们应深耕育人价值于英语教学中,认真分析文本所蕴含的思想价值,确立主题,设计有意义的驱动性任务,以主线一致为原则,建构层次性教学活动,搭建出话题、意义、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知、理解、内化、明确本堂课的价值意义,在培养语用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落实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蔷,张秋会,王蔷.浅析基于英语语篇开展文本解读的五个维度.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1).
[3]陈艳君,刘德军.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本土英语教学理论建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03):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