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官退民进与轻重倒置:民国时期武汉工业发展的特点
范文

    

    摘 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官营工业占比不断减少,民营工业成为发展的主流;另一方面,清朝末年发轫并且曾经一度在国内颇具影响的武汉重工业,到了民国时期却步履缓慢,轻工业则异军突起,成为民国武汉工业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官退民进;轻重倒置;武汉工业;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F429;K26?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9-0180-02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工业发展官退民进格局的形成

    近代武汉工业在发轫时期官营资本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清末张之洞在武汉地区创办的各类轻重工业企业,既带动了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加速了武汉近代城市化进程。但是自进入民国时期,民营资本逐渐取代官营资本,成为武汉工业的投资主体。民营资本的异军突击,除了武汉地区本来就具有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的条件,还有当地长期积累的商业资本在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关于发展民营工业鼓励政策的激励下以及借助“一战”带来的宽松的外部环境。

    进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1927—1938年,在经历了1927年前后政治上风云激荡的外部不利条件影响后,国民党中央政府通过制定国地分税制财政体制、裁撤厘金改为统税、统一度量衡、着手收回关税自主权等举措[1],推动工业的发展。民营工业受此激励,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取得一定成绩。但官营工业却依然呈现出整体衰落之势,“民国30年代,官办工业与晚清时蔚为大观的情景相比,大批官办企业停工停产,机器老化报废,厂房破损甚至成为难民安置所。到1936年,经拆分组合,武汉地区官办工厂仅剩余20个”[1]。与此同时,民营工业的份额已经上升到支配地位,“30年代,武汉民族工业类型共有纺织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饮食工业、杂类工业及特种工业6大类,共计21种。到1936年,全市共有合工厂登记规则以上规模民族工厂470家,资本总额达到3 721.2万元,年产值1.5亿元,占全市工业年产值的71.4%”[1]。据统计,当时武汉民族工业的种类及牌号如下:

    纺织业:申新、第一、裕华、震寰、民生

    面粉业:福新、胜新、裕隆、五丰

    肥皂业:太平洋、谢荣茂、曹祥泰、汉昌、民生、民信、汉新、美丰、新昌、同和裕、中央女子、宋春庭

    缫丝业:中和、第二

    棉花打包业:汉口、穗丰

    榨油业:立丰、新业、和记、成记、福昌

    火柴业:燧华、楚胜

    玻璃业:汉兴、华利

    黄丹业:复昌

    砖瓦业:广利、广益、富源、恒泰、清善

    机器翻砂业:公记、公平、冠昌、大隆、吕方记、洪发利、顺兴昌、顺昌、正大利、炽昌、汉合记、周恒顺、周洪顺、胡尊记、维昌、瑞昌、德昌、泰昌、义昌、方兴发、邵定兴、朱振生、根华、发昌、周复泰、德发、镒昌、火生、大■、精益昌、刘顺记、锦泰、宁升、茂荣泰、刘洪盛、永泰、宝泰、鑫泰

    肠衣业:燮记、三合、均益、德昌、袁湘和、郑华、合利、春记、守信诚记、万昌、和记、太古风、曾森泰、广兴

    制革业:新昌、天胜、万荣兴、协成、新兴、元通

    丝边业:华胜、钜华顺、春和祥、刘兴隆、汉丰、邵玉泰

    锯木业:邵根记

    香烟业:南洋

    料器业:公记

    砖茶业:兴商[2]

    二、轻重工业发展的倒置

    近代中国工业化在启动阶段由政府出资主导的官营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冶金、军工等大型工矿企业兴建方面。进入民国后,工业化的推动力量发生了变化,由官营资本推动变成民营资本主导,在轻工业方面民营资本更是占据绝对优势,武汉工业格局亦是如此。

    到1938年武汉会战前,武汉地区工业仍以棉纺织、机器面粉业的比重和规模最大,“1936年轻工业的工厂数、资金额、职工数、年产值分別占76%、68%、80%、90%”[3],具体各行业的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工厂数量方面棉纺织业有大小各种工厂56家,在武汉各行业中排在第3位;资本总额1 252.33万元,排在第1位;工人数量16 191人,排在第1位;年产值3 033.4万元,排在第2位。这说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武汉棉纺织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支撑武汉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抗战西迁大后方的武汉工业也是以裕华、申四等几个主要大型纱厂为主,共计“内迁纱锭14万余枚,布机2 000多台”[3]。同样属于轻工业的饮食品业工厂数量最多,达230家;资本额648.2万元,在各行业中排第4位;工人数6 184人,排第2;年产值2 628.6万元,排第3。烟草业也属于轻工业,虽然工厂数不多,只有4家,但是资本额高达1 195.3万元,仅次于纺织业排第2;工人数3 517人,排第5位;年产值10 247.1万元,排第1位。通过纺织、饮食品、烟草三个行业占比分析可以看出,到1936年武汉地区的轻工业已经完全占据优势,在各行业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算上武汉会战爆发前因为东部和华北地区的沦陷,武汉因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原因带来的异于寻常的高速发展外,其轻工业发展成绩更为壮观,“全市80万人口中,工人数约20万—30万人,其中,纺织工人2万余人,铁路工人6 000余人,兵工业工人4 000余人,卷烟业工人3 700余人,印刷工人3 000余人。”[3]

    参考文献:

    [1]? 唐惠虎,李静霞,张颖.武汉近代工业史:上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412-443.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武汉文史资料:第六辑[G].1983:153-154.

    [3]?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工业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26-635.

    [责任编辑 张宇霞]

    收稿日期:2019-08-19

    作者简介:刘岩岩(1983-),男,安徽界首人,副教授,博士,从事经济史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