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学生网络在线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
范文 | 田茂松 摘 要:对高职学生网絡在线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现况进行总结,依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高职学生网络在线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网络在线课程;自我效能感 0 引言 当前,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和网络在线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国内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趋势。因为网络在线课程具有突破时空限制、降低教学成本、操作简单、多重互动、具有针对性和适合个性教育的特点,所以各高校都在积极购买在线教育智能平台,购买在线课程并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在智能平台上自建在线课程。随着各高校网络在线课程的增加,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间逐渐增多,如何提高网络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正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热点和对象。 通过对本校学生网络在线课程学习情况调查,我们发现不少问题,其中问题之一便是在线课程的教学目标整体实现程度低,也就是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没有较好地达到预期程度。在调查过程中,很多学生承认自己属于被动学习,学习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纵然拿到了学分,但并未觉得学到了多少知识或提升了多少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比如说课程设计,内容选择,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但笔者认为,教师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本文拟对自我效能感和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做一探讨。 1 自我效能感及其对网络在线课程学习的影响 1.1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77)提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达到某一行为结果的行为能力的判断,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班杜拉在他的研究中得出: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人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这一行为的坚持程度和付出努力的程度。由此看来,我们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情感表现或情感反应,并通过这种反应对新行为的习得和新行为的表现产生影响。班杜拉通过研究发现,那些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对已经选择的工作任务愿意付出努力,愿意接受挑战,耐心好,对预期结果期盼值高,而且自信心强,遇到困难能理智处理,最终获得理想的结果;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相反,他们常被迫地接受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完成的预期效果不高,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容易受情绪控制,耐心差,在困难面前常表现得无所适从,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发挥。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对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工作任务完成质量高。所以,在在线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极大地提高在线课程教学效果。 1.2 学习自我效能感对网络在线课程学习的影响 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对网络在线课程学习的影响表现为4个方面:(1)影响学生对在线课程学习的态度;(2)影响学生完成在线课程学习的质量;(3)影响学生对在线课程学习获益程度的认可;(4)影响最终在线课程学习的效果。 如前言所述,网络在线课程教学目标整体实现程度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没有较好地达到预期程度,我们认为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不够重视对高职学生网络在线课程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就当前高职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而言,我们认为还很不理想,还需要大力培养。 2 高职学生网络在线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 通过一年的时间对本校学生网络线课程学习情况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网络在线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点。 2.1 对网络在线课程学习态度不积极,被动学习现象比较普遍 网络课程学习和传统的课堂学习不同,网络课程由学生自己选择课外时间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安排学习进度,通过看视频,看PPT,看讲义,做练习完成学习任务,整个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这对习惯传统课堂教学的学生来说,教学缺乏真实性和约束性。在缺乏教师监督和现场管理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对自我效能感差、自制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十分艰难而又痛苦的事情,可是为了拿到必需的学分,他们不得不去完成学习任务,在线课程学习多属于勉强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2 学习信心不足,对网络在线课程的学习效果预期不高 学习自我效能感差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不好,长期的学习失败感,使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网络在线课程,没有他们习惯的师生面对面沟通交流,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得不到教师及时的鼓励帮助和指导,于是,他们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预期通常不高,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完成质量普遍较低,学习效果差。 所以,要想提高网络在线课程教学效果,首先要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网络在线课程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3 高职学生网络在线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为探索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班杜拉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最终他把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概括为4个:第一个因素是个体行为的成败经验;第二个因素是他人的成败经验;第三个因素是他人的言语劝说;第四个因素是对个体的情绪唤醒。班杜拉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自我效能感是有因素影响的,而且自我效能感是可以改变的。班杜拉的研究成果,为教师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提供了方法指导。 我们认为,在网络在线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和增强学生网络在线课程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3.1 网络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 网络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即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评价手段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障碍、认知水平、心理需求、学习方式等因素。教学内容选择以“理论够用,能力为本”为宗旨,安排上从易到难,合理递进,呈现方式丰富多彩,评价手段多种多样,课后测试难度适中,尽量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3.2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学习目标,并教授学生掌握在线课程学习方法 班杜拉认为,一个人在选择去做某个任务的时候,就对自己是否具有完成此任务的能力有一个推测,一旦按照预期效果完成任务,自己对自己能力的推测得到验证,这种成功体验能加强和提升自我效能感。 所以,任课教师在网络在线课程学习之前和之后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还要教给学生网络在线课程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并且,每个学习任务的完成都要可以检测到质量和效果。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要一步一步地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实现一个个学习目标,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一个个的成功带来的愉悦,使他们逐渐相信自己的能力,慢慢地提高网络课程学习自我效能感。 3.3 寻找合适的榜样示范,及时称赞和表扬取得进步的学生 班杜拉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看到一个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的人能完成某个任务,他也会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同样的任务。这一点告诉我们,网络课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留意观察,在不同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中,寻找不同的榜样示范。我们知道,差的学生是不会拿自己和优秀学生相比的,他们只愿意和他们差不多的人比较。所以,教师要关注那些哪怕是有微小进步的所谓差生,随时称赞和表扬,用他们取得的成功激励其他学生,让其他学生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取得同样的成绩。 3.4 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归因,不把失败归因于能力 归因指人们对成败行为的解释。一个人对自己从事某项任务的成功或失败可以有很多解释,比如说运气,任务难易度,其它因素有利或不利影响等。归因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把完成任务的成败主要归因于个人努力的程度,而不是运气、任务难易度或其它,他的自我效能感会得到增加。但如果一个人把成功或者失败归因于能力问题,则不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反之还会降低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所以,在在线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功要做出能力或努力的反馈,引导学生在主观努力方面做出归因。也就是说,在称赞和表扬取得进步、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并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时,要表扬他们付出的努力,要肯定他们的能力,使具有相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同学认为,只有付出努力,他们也有能力完成好学习任务,并取得成功。 4 结束语 在线课程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高职院校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然而对高职学生中自我效能感差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连续投入较长时间独自坐在电脑前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是一项比较艰难的任务。所以,要想使学生能够坐得下来学得进去,任课教师一定要在教学管理和督导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网络课程教学才能实现应有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志琴.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行为及改進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8. [2]吴祥恩,陈晓慧,吴靖.论临场感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 [3]李丽明.高职在线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 [4]刘潇.基于网络资源的院级在职研究生在线课程管理与设计[J].科技资讯,2011. [5]寇冬泉,黄技.自我效能感研究概述[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