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把握脱贫攻坚的“时”与“势”
范文

    贾永恒

    摘?要: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摆脱绝对贫困问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至今,六年时间饱含了脱贫攻坚的足迹,扶贫工作的点滴,积累了无数成功经验,凝聚了中国反贫困事业的各方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们应回顾扶贫各时间节点,抓牢脱贫攻坚决胜阶段的时机,明确当前脱贫攻坚的发展趋势,把握制度等各项优势,把握好脱贫攻坚“时”与“势”相结合,明确当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更能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抓准未来发展方向,不断向世界减贫事业输送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关键词:脱贫攻坚;“时”与“势”;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4.062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精准扶贫”思想,为解决困扰我国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指明方向,找到根本性的解决办法,截至2018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由8249万人减少到1660万人,2019年,全国95%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90%以上贫困县摘帽。数据背后饱含着脱贫攻坚工程在短短几年有限的时间内所完成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发展节点也正是脱贫攻坚工程明“时”、审“势”的标志,回顾六年间事态发展的时间节点,把握脱贫攻坚在决胜之年的时机,明确事态发展趋势,抓牢脱贫攻坚工程的各项优势必将增强信心,凝聚力量,充分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向世界继续贡献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

    1?回顾扶贫时间节点,抓牢脱贫攻坚时机

    2013年起,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方略,为脱贫攻坚指明前进方向;六年间,我们艰难度过救济式与开发式扶贫发展阶段,精确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重要举措,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书写了扶贫减贫历史的奇迹;六年后的当下,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得以历史性的解决,中国人民将携手走进小康社会。这六年间事态发展的各种时间节点,就像纪念册记录着中国扶贫工作的点点滴滴。六年间的时间节点凝聚了无数成功经验,让脱贫攻坚总体发展趋势呈现出有利的发展态势,在过程中,我们坚持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坚持农村改革与扶贫工作相统一相结合的发展路线,坚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调动各方资源,精准推动扶贫工作,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图贫攻坚工程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时间节点后,不仅信心满满应对正经历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让我们不断融会贯通,与世界紧密相连,增强自身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的话语权,也更好的展现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脱贫攻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时间的烙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人民饥寒交迫,贫困成为当时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农民的收入年年缩减,内地的省份,人民有田但不肯耕耘,耕耘而无收获。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反贫困事业也开始了最早期的探索。毛泽东早期就开始关注农民问题,推行了一系列主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工农群众团结起来进行罢工、土地革命等斗争,可以说,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农民贫困问题一直是时代的烙印,也一直成为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的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一系列社会制度变革和救济扶贫工作展开,土地改革有了新的进展,原本3亿多土地资源缺乏的农民分得了约7亿的土地,免除了许多地租,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废除,耕者有其田,同时也消除了贫困制度,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开始建设,初步建立长期了农村功效合作及信用合作系统,展开了救济为主的扶贫保障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减贫,但由于当时各项发展条件仍受约束,减贫工作成效仍然不容乐观,截止1978年,仍有2.5亿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这一时期,开发式扶贫工作展开,逐渐以农村制度改革推动减贫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在1984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的通知》第一次把扶贫工作作为国家政策任务,国家对消除贫困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1987年,国家针对贫困地区划定了592个国家级贫困县,通过确立贫困县减贫的新模式,对扶贫开发工作开始了新的进展。由原来的上亿贫困人口减少到了7000万人。时间推移到1994年,国家通过“八七扶贫计划”让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了3209万人,大大提升了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实现了新一轮的变革和增长。中国反贫困事业有了新的进展,国家取消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增加了中西部地区国家级贫困县数量,扶贫工作重心的偏移也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工程的新变化。同时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等创新性扶贫模式开始展开。2012年以后,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文件强调了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社会矛盾的变化以及经济水平的总体提升,让扶贫工作有了一番新的进展,2013年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让脱贫攻坚迈开了新步伐,2020年的到来预示着脱贫攻坚工作将结束这个历史性的难题。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世界形势的复杂演变,站在当今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时度势,抓牢在决胜之年脱贫攻坚工程发展的时机。我们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各方扶贫资源进行整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進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反贫困的伟大成就及其对国际减贫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都是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基础的,从40年来中国新时期扶贫开发历经的四个重要阶段来看,总结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探索经验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也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困难与新挑战,党中央在新时期的反贫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脚步没有停止,更注重从经济增长与区域均衡、循序渐进与生态保护、文化教育等方面深入总结摆脱贫困的中国方案。70年来,我国扶贫工作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这是我国的制度优势,也促成我们在重要的时机面前找准出路。其次还要不断提升贫困治理能力,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不断坐实,完善各项发展制度,强化各项制度体系,加强政府与市场相协同的能力。目前离完成目标越来越近,但更应该保持清醒头脑,明确下一步目标,防止返贫现象的出现,抓牢扶贫发展时机,巩固扶贫发展成果,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2?明确事态发展趋势,发挥脱贫发展优势

    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这项问题后,中国将继续面临相对贫困的难题,防止返贫问题的出现,贫困的弹性效应也将为脱贫攻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在这样的时机下,我们更要明确事态发展趋势,发挥脱贫攻坚的发展优势。随着决胜之年的到来,一系列问题也将脱颖而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必将带来一系列效应,返贫问题、乡村振兴策略如何更好的协调,城乡低收入人群与相对贫困之间的问题以及教育医疗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同步性等。未来精准扶贫更应强化理论研究,将理论基础扎牢固,不断丰富理论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的扶贫体系,也更应协调各方面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协调性,共同进步,共同发挥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是脱贫攻坚事业的根本保障,党领导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为扶贫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外界环境。另外,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精髓与核心内容,可以说这是脱贫攻坚最有力的理论优势。“扶持誰”“谁来扶”“怎么扶”,弄清楚这三个问题一直是脱贫攻坚工作坚持的理论方向,针对这三个问题我们提出了“扶贫对象精准,因村派人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方式,实实切切的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对扶贫脱贫工作进行指导。“五个一批”的脱贫路径也是精准扶贫思想中准确有力的实践动力和实践优势,展示了中国新时代脱贫攻坚多样化的扶贫手段和方式,也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引。站在新时代,面临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样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把握好脱贫攻坚这一理论优势,将理论优势与实践动力相结合,为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还建立了各项激励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保障扶贫资金精准到户,保障精准扶贫真正做到精准。这一系列的优势都是我们前进的润滑剂,明确事态发展趋势,发挥脱贫攻坚各项优势是我们必将坚持的道路。

    3?时刻把握“时”“势”结合,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2020年重中之重的大人物,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冲刺年,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中国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道路。在这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更应势时而动,顺势而为,注重“时”与“势”的结合,确保第一个百年目标能稳扎稳打取得成功。

    注重脱贫攻坚“时”“势”结合,清醒认识决胜之年的任务与定位,保持清醒头脑完成最终目标。脱贫攻坚工程已经历了几十载的风风雨雨,这几十年的改革建设就是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任务而进行的努力,就是为完成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作出的努力。我们党始终坚持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目标。脱贫攻坚在此重要时间节点,应总结来时路上的宝贵经验,现今路上我们积累的宝贵财富,以及2020年后中国扶贫路上的展望。目前把握脱贫攻坚这一重要目标,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将重要的时间节点与这一总体任务和整体定位进行有效结合,有利于党坚定走下去的信心,时刻不忘根治人民,服务人民,时刻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方向。

    注重脱贫攻坚“时”与“势”结合,有的放矢,坚定中国发展信心,凝聚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面对这样的社会矛盾时,应将脱贫攻坚收官之作与矛盾结合在一起,着重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关注次要矛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解决当前社会主要问题,我们不断的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脱贫攻坚也正是在为人民群众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要将时与势相结合,站在时间节点,回顾经验,总结经验;站在当下,理清头绪,保持清醒头脑;展望未来,增强决胜的信心,将各方力量、各方资源凝聚在一起,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凝聚最宏达的力量,不仅让脱贫攻坚在2020年为人民群众提交满意的答卷,也在世界反贫困事业上提交一份由中国智慧书写的宏伟蓝图,机遇当前,时势结合方能战胜困难。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8.

    [2]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3] 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8.

    [4] 朱信凯.中国反贫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5] 孙琳.新时代新时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N].人民政协报,2017-11-07(00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