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四层四训四养”的非遗传承现代学徒制研究
范文

    张家鹏

    摘 要: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是非遗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按照产教融合的理念,对非遗传承人培养方案和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是非遗企业发展和员工工作所需。本文阐述了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工匠精神的内在联系,提出基于“四层四训四养”非遗传承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提高非遗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关键词:非遗传承;学徒制;培养过程

    中图分类号:F24 ? ? 文献标识码: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5.039

    0 引言

    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弘扬中国历史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措施。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中提出“依托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非遗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方面的技术人才。山东省非遗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世代延续,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

    “德州扒鸡制”素有“中华第一鸡”之誉,形成了十代人薪火传承。“德州扒鸡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德州扒鸡》行业标准(SB/T10611)宣布实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德州扒鸡“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价值,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持续焕发着新的活力。

    1 非遗传承人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

    (1)如何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传承文化和民间技艺相关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从非遗传统技艺技能实践中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职业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如何深入研究非遗传承现代学徒制招生与企业顶岗实习制度问题,通过让学生在拜师学艺中养成工匠行为方式,并能胜任企业提供的岗位,有利于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做到校企互通,全面培养。

    2 “四层四训四养”非遗传承人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策略

    (1)通过“四个层次”根据非遗传承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需要,校企共同制定详细的传统技艺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职业能力需求,树立“四个明确”(明确技能岗位,明确人才培养要求,明确课程体系,明确证书达标)要求,建立“识岗、学岗、熟岗、顶岗”四岗递进的培养层次。根据传统手艺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需要,利用学校平台、企业平台和校企联合平台,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理论疏导、职业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仿真企业分解成若干个工作岗位,实现项目任务化教学,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岗位实际设置,提炼工匠所具备的技能技艺,由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库。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建立考核标准。研究企业的技术规范,职业技能要求,达到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要求等构建相关课程体系。

    德州扒鸡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的建设,将最具有地域特色的德州扒鸡引入课堂,专业和市场直接接轨,适应现代饮食文化等第一线需要,定位培养烹饪行业有一定创新研发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工匠。2013年以来,学校与德州扒鸡股份公司共建冠名班,培养500名学生成为企业等技术骨干;指导的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获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2项;其他各类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50余项。高职毕业生都取得“双证书”顺利进入企业工作,企业高度认可这种培养模式,满意度评价达到95%以上。许多高职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18名学生成立公司实现成功创业,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通过“四个训练”研究非遗传承人实现真实情境中学习和实战演练。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初级阶段以“岗位体验”为主,第二阶段由企业高级技师有针对性的指導开展“学校项目实训”和“企业轮岗实训”,其专业技能的考核要求和实训的操作内容均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第三阶段再到相关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对不同的岗位都全程参与,对学徒进行综合评价。学生毕业时同时取得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定等级的技术工人。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依托德州职教集团,在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德州扒鸡技艺技能工作室”,在校内分别建立“校内职场化实训室”“校内工作室”,既锻炼了老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培养的针对性。

    将德州扒鸡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成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依据职业学院《教科研业绩成果奖励实施办法》等制度,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的协同优势,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工艺改进及研发活动,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并推动产业化的发展,推动德州扒鸡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利用德州扒鸡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专家,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担任技术指导。

    通过单项训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通过综合训练,提高职业综合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大赛训练,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研发训练,实现专创融合,让高职生实现从“学生”到“学徒”的转变。学生在真实岗位掌握职业资格标准、等级认定等有关内容,提升职业素质与综合技能。通过学徒制教学,学生认知企业的实际岗位职责,体验企业文化的内涵,从学习更有明确性和方向性,为自身的职业生涯建立坚实基础。

    (3)通过“四种修养”研究非遗传承人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校园文化体系,用传统文化意蕴来培养学生具有理解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素质,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吸引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成为带徒师傅,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建立双导师培训队伍;通过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为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设计与动手实践——体化,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例如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山东省职业教育德州扒鸡技能技艺传承创新平台等非遗生产性保护模式。经常带学生到德州扒鸡文博馆参观非遗项目,目瞻非遗文化作品,展现老艺人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精甚技艺,协助完成传统文化园区设计,制作非遗传承人文化手册,制作VR影片展播等多种形式的传播活动;在周边农村地区深入普及扒鸡技艺传承和推广,以德州扒鸡工作坊作为研发基地,同时也是德州市技术推广基地,瞄准市场,助力扶贫,在全国各地进行技术推广,让人们在本地就可以吃上新鲜的德州扒鸡系列产品,促进地方经济,对于贫困地区可以免费“传教帮”培训。

    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发系列校本教材。通过各类广泛而持久的社团活动,力争使技艺传承规模化、常态化、产业化、职业化。把传统文化引入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建设校企对接、实景渗透的校园环境,发挥环境文化建设在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的熏陶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四养”能力,即“品德修养、专业素养、文化涵养、实践滋养”,彰显工匠精神,产生学习和实践的强烈兴趣,体验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汲取营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古为今用,将其中的核心元素移植到现代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

    “四层四训四养”能力递进式创新。遵循非遗传承人职业认知规律、职业能力进阶规律、职业能力培养实践规律及专业领域特有规律,彰显工匠精神。能够起到对其他专业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带动推广作用具有示范性,对于深化校企合作,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明.“大师工作室引领、订单促学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一以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为例[J].艺术教育,2019,(9):259-260.

    [2]吴群力.高职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模块化与多样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28-29,45.

    [3]陈红梅.高校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探索与思考[J].艺术教育,2017,(19):130-131.

    [4]徐艺乙.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作用[J].贵州社会科学,2012,(12):5-8.

    [5]孙亿文.“非遗"教育传承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J].2012,(01):40-4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