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女教师生育二胎意愿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
范文 | 韩丽华 [摘 要]文章对具有高校理工科出身的女性教师,面对全面二胎化政策将会面临的问题以及带来的影响。研究目的是帮助高校理工科出身的女性教师如何平衡生育需求和如何突破职业瓶颈。通过这一研究,旨在探索生育国策将对未来几十年将产生怎样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二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6.220 1 调查背景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全面二孩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新的生育政策背景下,真正受到冲击的正是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出生为主的独生子女这一历史特殊人群。本次研究的核心是二胎背景下的理工科高校女性教师真实境况。通过此问题的调查研究,旨在改善高等教育女性的生存不利环境,丰富妇女发展理论,深化女性主义理论,为当代高校理工科女教师走出发展困境,进一步提升自己提供新的思考。 2 调查研究的设计 2.1 调查对象 本调查主要以松江大学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50份,成功回收有效问卷120份,从而得到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级别人群对于二胎政策的多方数据。 2.2 样本的基本特征 问卷调查中,样本基本特征通过6个问题设立:性别、年龄、职称程度、您本人是否独生子女、您的配偶是否独生子女、婚育状况。此次被访人中,男性为26人,女性为94人,分别占总数的22%和78%。同时,调查对象集中于本校机械学院、汽车学院等工科学院。 从以上基本特征还可以分析出: (1)30岁到50岁者,总占比86%,而这一人群正是二胎政策会真正影响的主力军,他们的真实意愿对二胎国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2)高校教师基本都是高学历,中级和副高级以上职称者占比88%,也是对二胎政策真正回应的主要对象。 (3)本人非独生子女的占比67%,配偶非独生子女占70%。此数据显示,原生家庭中有弟兄姐妹的经历者仍然占大比例。这有可能是二胎政策正向发展的有利因素。 2.3 调查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网络、报纸、书籍等渠道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引入了“提出问题—设计问卷—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环节,具体的方法如下所示: (1)随机口头调查与问卷调查结合法。通过阅读相关政府文件和网站,了解上海市二胎政策的具体规定,为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同时,通过对问卷进行科学、准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为本报告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为报告的最终结论提供了数据支持。 (2)数量研究法。通过对本次调查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支撑,分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对二胎政策的了解程度。 (3)对比分析法。在对问卷进行整理后,从年龄、职称级别、性别、现有小孩数等多角度对调查对象的生育意愿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一定程度上预测出二胎政策对高校教师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校工会的工作提供了参考。 3 高校教师对“二胎生育意愿”问卷调查 3.1 生育观念 调查人群理想的家庭子女数目,其中只有7%的教师坚定选择只要一个孩子,赞同有两个孩子的人数高达85%。而从自身角度出发,不要二胎的占22%,愿意自己生育二胎的占47%,不一定的占31%。说明出于现实多种原因的考虑,至少15%的教师是放弃理想模式,是迫不得已选择了只要一个孩子。接近一半的教师是选择二胎政策的。 (1)主张生育二胎的原因中,排名依次是一个孩子孤单不利于成长(80%)、危机感(失独危险)20%、其他(10%)、自己未来的保障(7%)、长辈压力(5%)、坚决不要(3%)、头胎男孩想要女孩(3%)。可以分析出,高校教师关注点首先是从头胎孩子的健康成长角度出发,培养更优秀的后代,这也非常符合教师的孩子基本都很优秀的世俗看法,因为父母在教育界,眼界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而出于自身的考虑养育二胎的也有27%,譬如老年的保障和失独的风险。其他出于外界压力的原因也有21%,说明在要二胎的问题上,环境压力有但不居主要原因。 (2)主张不要二胎的原因,排名依次是3岁前无人照顾(60%);养育孩子很费力(50%);高龄生育危险(28%);经济压力(23%);社会保障体系不全,有后顾之忧(22%);影响个人工作事业发展(13%);身体不好,怕孩子不健康(10%);其他(2%)。调查显示,首先不要二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仍然是孩子的抚养和教育,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成长担忧。其次是高龄生育危险的现实,这个二胎政策的实行对目前高校女教师最大的冲击是年龄问题。众所周知,最佳生育年龄是26岁到30岁。此次调查中,30岁到50岁占了86%,所以,高校女教师对生育二胎都有高龄忧患。不要二胎,心有不甘,恐错失机会。要二胎,也有自己身体的担忧。再次是经济压力以及养老问题,我们素来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这也是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观念。最后是高校教师工作事业和孩子健康的影响。 3.2 对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组成中最重要的细胞。二胎政策,最先影响的就是家庭。在调查中,调查对象的25%认为该政策影响大,影响不大或者没影响的占到73%。说明,高校教师相对是个稳定阶层,此项政策对教师家庭发展没有极大影响。在生育二胎对家庭的具体影响上,排名依次是经济状况基本允许(50%);职业生涯影响(22%);家庭负担难以承受(15%);完全能承受(13%);其他(10%)。从家庭经济看,二胎政策对高校教师的家庭负担上不占主要影响,只有15%难以承受。但排名第二的职业生涯影响显示,该项政策对教師个人事业前景的发展上有较重大影响。 3.3 对个体的影响 在直接对个体的影响度上,样本数据中的58%认为对职业发展有影响。这和生育二胎影响因素63%的教师认为来自职场压力不谋而合。同时,针对女教师的影响力中,42%认为会延缓职业发展。由此推断,个体影响中,工作仍然是教师个人最大的保障。换句话说,最大的安全感来自工作。 4 调查建议 在“二胎政策”全面放开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对此项国策还是非常地认同。在高校中,二胎政策的执行,在一定时期内,会引起女教师生育的高峰,特别是高龄生育者。所以建议: 一是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协调配合。以确保生育期间,法律给予母亲充分的福利保障,减轻职业压力,保证再生育女教师的用工、工资、福利、休假等相应的权利,捍卫职工权益,分担养育子女成本。 二是提供有力的卫生健康支持。充分发挥卫生资源丰富的优势,畅通服务渠道,开展生育评估、生育指导、告知风险、提醒日常注意事项等工作,积极引导高校教师的家庭优生优育。特别是面对高龄生育的教师,更要做好以上工作,减轻女教师的心理负担。 三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否愿意养育二胎的教师,很大程度上考虑了第一个孩子的成长感受以及教育资源的运用。所以为了二胎政策的实施,教育部门也要慎重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 四是客观宣传二胎政策的影响,树立正确生育观念。孩子既是个体问题,家庭问题;也是关乎社会,关乎国家未来的大问题。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避免性别歧视问题,降低性别失调比例。 5 结 论 通过此项调查,我们发现本校高校教师对二胎政策有比较全面理性的认识,对国家政策的解读方面也很理性。通过调查,我们也对高校教师在生育意愿、生育观念、生育态度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此次随机调查是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部分工科院系进行的,大量样本是高校理工科出身的女性教师。因此,该调查结果在同类型高校应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生育二胎:“双独夫妇”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2010(5):58-66,188-189. [2]周海旺.上海应普遍允许生育二胎[J].社会观察,2008(8):6-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